资源简介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使得学生理解并体悟到国家“两个毫不动摇”的措施完善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通过感悟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逐步增强经济制度自信、经济理论自信。
科学精神:通过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及情境,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其自主探究热情,使其在整理、分析资料信息过程中,发展其实践能力,墙养创新精神。并通过应用性问题设置讨论环节,培养其良好的思辨能力,能够用科学辩证法的思维来看待事物、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与创新竞争意识。
公共参与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深入思考,在讨论交流中表达各自的观点,小组讨论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共同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环境中,体验课堂共同参与的乐趣,从而增强公共参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和农村集体经济的措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措施: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教学难点
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的措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措施
教学过程
一、从浦东模式看——如何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1991-1995,浦东新区集中力量建设陆家嘴、外高桥、金桥、张江四个重点功能小区,使之成为招商引资的热点.
进入新世纪后,上海市长担任张江高新科技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制定并开始实施“聚焦张江”战略,有力推动了浦东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十五”期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约7000个,外资企业对浦东经济的贡献率已达70%以上。同时,浦东发挥大跨国公司的技术、管理、资金优势,使国有老企业利用金桥现代制造业基地、张江高科技园区等平台,通过与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的嫁接,实现了产品升级换代,使大批国有企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此外,浦东抓住全球高新技术产业战略转移和重新布局的机遇,充分利用浦东具备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市场潜力,吸引技术含量高的外资项目,形成了以微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进制造业,使浦东成为全国科技创新和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基地。
知识小结:
①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加强和改进党对国企的领导。
③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更多投向国计民生和战略性产业)。
二、从苏南模式看——如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20世纪70年代,作为华西村村支书的吴仁宝提出全村600多亩粮田集体承包给村里的30名种田能手,把绝大多数劳动力转移到蓬勃兴起的乡镇企业工作,将农民变成工人。
80年代末,吴仁宝动员村民们把年终分配的钱投资建厂,将“村民”变成了“股民”,“家家万元户”的目标达成。华西村在集体合作中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落实了农民对集体经济活动的民主管理权利。以此逐步形成了具有华西特色的“集体控股、个人入股”的新型股份制集体经济制度。
1999年7月,华西村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开创了“村庄上市”的先例。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向农业、农村领域渗透,华西村抓住农村电商的机会,做起了农产品淘宝生意,建立自己的电商研发中心,成为了淘宝村。同时,每年华西村会遴选年轻人,将他们送到日本学习现代农业技术,学成后回到华西开始种地,成为职业农民。(他们开着豪车去华西都市农业高品质稻米生产基地上班,换上工作服穿上胶鞋,走进农田,培土、育苗…)
知识小结:
①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
②要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
三、从温州模式看——如何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温州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初期,由于缺乏正规金融支持,温州民营经济不得不依靠各种非正规的融资渠道融资,发生过一些严重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些温州人急功近利,大量制造伪劣产品。欺骗市场,其结果是失去市场。为了重塑温州形象,温州市委、市政府积极加强市场调控,规范市场行为,引导市场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1987年,杭州武林门广场举行了烧毁温州假冒伪劣鞋的活动。从此,温州商品开始走向注重质量和诚信的道路。
进入新世纪,浙江省温州市提出了“以民引外,民外合璧”的口号,积极引导温州企业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鼓励私营企业加强同国际知名企业开展技术与品牌合作,走国际化道路。
如今,温州经济的区域合作、跨国合作风生水起。
知识小结:
①营造支持非公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营造各种所有制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健全支持非公发展的法治环境;贯彻落实市场准入、企业融资等各项政策措施。
②支持和帮助非公提高企业管理和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企业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③促进非公人士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拓展活动
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从国家政府的角度出发要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而作为国民经济细胞的企业又该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请学生自主成组,立足各创立企业的行业环境各抒己见,并总结“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学生课前已成立八个企业小组,请他们立足各创立的企业,结合自身所处的行业环境谈谈如何让自己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三个子议题,课堂教学容量较大,教学时间有限,留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较紧张,自主探究的时间不够充裕。
●课堂探究素材时政性强。一方面,与高考问答题的材料相似,有利于锻炼学生信息提取能力。另一方面,由于高一学生探究和思维水平有限,对于素材的解读、理解和运用能力要求较高,而学生的能力需要渐进性培养。今后素材的选择需要更多考虑学生学情和思维能力。
●拓展活动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思维活跃程度,开展创新性课堂拓展活动能高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此外也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今后教学要充分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得。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