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资源简介

第1课 追求向上向善的道德
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框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一、教学目标
1、认知:认识道德及认识到道德作为国家治理手段所发挥的作用
2、领会:学生对道德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有自己的生活体悟和感性认识
3、提高:学生对本课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意义的认识较为单一片面,辩证理性思维能力有待提升。
二、教学重点
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
在实践中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方法
案例导入法、启发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投影设备、PPT、教材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
课堂播放“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时代楷模”的相关视频,并结合教材第9页的“阅读与思考”导入本课时第一目的教学。
【设置问题】
观看视频,阅读材料,说说“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时代楷模”活动如何体现了坚持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新课学习
【设置问题】
社会主义道德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社会主义道德?
【师生分析】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理想,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发扬中国革命道德,创造形成了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社会主义道德不是凭空产生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社会主义道德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红色基因。中职学生应当自觉继承并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同时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道德的认识并自觉践行。
【设置问题】
阅读教材第9页“相关链接”,思考问题:
什么是中国革命道德?中国革命道德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中国革命道德有什么当代价值?
【师生分析】
中国革命道德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发展,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其主要内容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修身自律、保持节操等思想及道德要求。
中国革命道德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导人们助力正确的道德观,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环节二
【设置问题】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师生分析】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同时,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全面地论述了道德的起源问题,强调道德的社会意识形态属性,为正确理解道德的本质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是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道德领域的反映和体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始终保持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归纳总结】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国,只有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观引领社会文明进步,倡导共产主义道德,才能始终保持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向同行。
【设置问题】
阅读教材第10页“相关链接”思考问题:
什么是共产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具体包括哪些具体要求?
【师生分析】
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的道德类型,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同资产阶级斗争的革命实践中产生的,并在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下逐渐形成科学的体系。它要求人们要以集体主义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以大公无私、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精神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它是人类社会上升到更高的水平的道德,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追求的理想状态。结合六老汉治沙事迹和黄文秀事迹,思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师生分析】
“为什么人服务”是道德的核心问题,决定并体现着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践行的根本宗旨,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集中体现,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遵循的道德要求。
【归纳总结】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每个人都是服务的对象,又都为他人服务,全体人民通过社会分工和相互服务来实现共同利益。只有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激发出内在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追求。
【设置问题】
社会主义道德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归纳总结】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这为我国全体公民确立了明确的道德目标和人生价值取向。只有以“五爱”为基本要求,倡导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才能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之中。
【拓展阅读】
习近平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着眼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密团结在一起,在全民族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持续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分组讨论】
结合材料谈谈对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总体任务的理解。
【归纳总结】
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是一项长期而紧迫、艰巨而复杂的任务。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三)拓展运用
【拓展阅读】
习近平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广大志愿者用青春和奉献提供了暖心的服务,向世界展示了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闭环内数万名工作人员,舍家忘我、坚守数月,展现了感动人心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意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1.8 万余名赛会志愿者在各自工作领域用饱满的热情、周到的服务为赛会顺利举行贡献力量,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让青春的风采绽放在每个场景中,将“微笑的名片”越擦越亮。
【设置问题】
阅读上述文字材料,你有什么感受?
课后总结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对于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具有至关重要作用。新时代青年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
课后作业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结合实际生活写一篇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在生活中有怎样意义的文章。
【学生】完成课后任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