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做守家庭美德的好成员(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做守家庭美德的好成员(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资源简介

第2课 让美德照亮幸福人生
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框 做守家庭美德的好成员
一、教学目标
1、认知:通过掌握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主要内容,明确良好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对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理想的作用,增强培养职业道德行为的自觉性。
2、领会:通过学习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相关法律规范,增强明礼遵规、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在社会、家庭、个人生活中自觉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
3、提高:通过掌握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具体要求,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提高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为建设幸福和睦家庭尽责任
三、教学难点
通过参与社会公德建设的实践,遵守社会规则和公共道德,有序参与公共事务;乐于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四、教学方法
案例导入法、启发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五、教学工具
多媒体投影设备、PPT、教材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8页“阅读与思考”,以“好家规、好家风、好家教”为议题导入,提出问题:家规家教家风对弘扬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稳定有什么作用?
(二)新课学习
1.家庭美德是家庭幸福的精神滋养
(1)家庭美德的内涵
环节一【设置问题】
什么是家庭美德?
【师生分析】
家庭美德是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对塑造公民良好品德,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有重要作用。
(2)家庭美德的作用
环节二【设置问题】
阅读教材第18页“相关链接”材料,再列举类似的家风家训,探讨问题:家庭美德对塑造公民良好品德发挥怎样的作用?
【师生分析】
家庭美德是塑造公民良好品德的起点。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个家庭应注重言传身教,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从小就培养做人的气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环节三【设置问题】
分析案例,思考家庭美德对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发挥怎样的作用。
【案例呈现】
以爱沟通、以身作则、兴趣教育、平等相待,梁启超的家教思想不仅体现了一个父亲对儿女们的深切关爱,还包含着他的人生智慧和哲理,传递出他拳拳的报国热忱,成为优秀家风教育的典范。
【师生分析】
家庭美德是家庭幸福美满的保障,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庭美德为人们处理好家庭关系提供了价值标准,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睦美满。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建设好自己的“小家”,服务好 “大家”,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归纳总结】
家庭美德是塑造公民良好品德的起点。家庭美德是家庭幸福美满的保障,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环节四:
【问题设置】
结合教材第19页“阅读与思考”,查阅资料,分享“最美孝心少年”故事,并谈谈我们如何为建设幸福和睦家庭尽责任。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践行家庭美德?
【教师分析】
自2013年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每年都会举办“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所评选出的最美孝心少年,展现了孝敬长辈、自强不息、阳光向上、自立自强的感人事迹和美好情操。通过树立新时期孝心好少年的榜样,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讴歌具有时代感的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积极营造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汇报家庭、回馈社会的积极家庭风尚,引导更多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积极弘扬践行家庭美德。
2.为建设幸福和睦家庭尽责任
(1)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2)环节一
【播放视频】
播放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作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主题公益广告“家庭美德篇”视频。
【设置问题】
观看视频,回答家庭美德包含了哪些主要内容。
【师生分析】
我们倡导的家庭美德,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建设幸福和睦家庭,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自觉践行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学习金句】
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2)家庭美德的具体要求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
环节二
【合作探讨】
阅读教材第20页“相关链接”材料,并结合实际体会,合作探讨:如何做到“尊老爱幼”?
【师生总结】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树立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爱护幼小的责任意识,保护老人、儿童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和顺美满。
【做法举例】
在生活中要感恩自己的长辈,关心他们的身体和生活。
关心年幼的弟妹,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
【问题探讨】
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如何做到男女平等,夫妻和睦?
【师生总结】
男女平等,是家庭和睦的前提,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要树立男女平等观念,承认和尊重不同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人格平等、地位平等、权利义务平等,要注重发挥家庭成员各自的独特作用。
夫妻和睦,是婚姻美满、家庭美满的基础。夫妻双方要在人格上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在爱情上相互忠诚、相互信任,在家庭生活中共担责任、互谅互让,共舟共济、相濡以沫。
【知识拓展】
“男女平等”不仅是道德层面的要求,而且是法律层面的要求。我国《宪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均有体现“男女平等”的法律条文。
【设置问题】
阅读教材第20页“相关链接”材料,并结合实际体会,合作探讨:如何做到“勤俭持家”?
【师生总结】
勤俭持家,是家庭兴旺和社会富足的保证。要树立幸福源自劳动和奋斗的观念。体谅父母的辛苦操劳,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拒绝奢华和浪费,养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问题探讨】
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如何做到邻里互助?
【师生总结】
邻里互助,是影响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构建守望相助、和睦相处的邻里关系,需要视邻里友情为家庭亲情,本着相互尊重、互谅互让、互帮互助的原则,恰当处理邻里之间的纠纷,热情帮助有困难的邻居,努力实现邻里一家亲。
【做法举例】
见到邻居,礼貌问好。
交谈时注意语言文明,尊重对方隐私。
产生纠纷时,友好协商解决。
……
【启思导行】
结合教材第21页“启思导行”,组织学生搜集我国家训中的经典名篇名句,并与大家分享。
【活动总结】
结合“启思导行”活动体会,对照家庭美德的五方面内容要求,联系自身实际,践行“为和谐家庭尽责任”。
(三)拓展运用
参加班级内组织“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征文比赛和诵读家庭道德古语古训活动。
(四)课后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家庭美德,它是家庭幸福美满的保障,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庭美德为人们处理好家庭关系提供了价值标准,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睦美满。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建设好自己的“小家”,服务好 “大家”,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五)课后作业
1.分享自己家庭暖心故事: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
2.实践作业:自己能为家庭做些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