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0课 养成遵纪守法好习惯教案(教学设计)第二框 履行遵纪守法义务一、教学目标1、认知:通过认识法律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同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2、领会:如何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不同类型的违法行为;3、提高:认识遵纪守法是公民应尽义务,把遵守社会规则、纪律法律落到实处。二、教学重点如何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不同类型的违法行为教学难点认识遵纪守法是公民应尽义务教学方法案例导入法、启发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设备、PPT、教材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二)新课学习以“网络非法外之地、每位网民都应遵纪守法”为议题,合作探讨以下问题:为什么要增强遵纪守法自觉性?怎样增强遵纪守法自觉性?违法违纪有什么后果?【归纳总结】遵纪守法是公民的义务,也是社会公德的主要规范,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很重要。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对法律与纪律怀有敬畏之心,都要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合作探讨】阅读案例和教材第98页两个“相关链接”材料,探讨问题:●如何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1.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一是加强学习,明确要求。遵纪守法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和掌握法律与纪律知识,明确法律与纪律的要求,依法依纪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长期坚持,养成习惯。遵纪守法要求我们从每一件点滴事情做起,从每天的日常行为做起。遵纪守法自觉性的培养,贵在持之以恒。遵纪守法只有成为自身的习惯,才能转化为一种自觉行为。三是抵制诱惑,学会自律。遵纪守法要求我们充分认识不良行为的危害,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当产生不良行为念头时,不要心存侥幸,不能以“下不为例”“情况特殊”为借口放松要求,甚至放纵自己。2.违法违纪要承担责任合作探讨:阅读教材第99页“阅读与思考”,结合《宪法》和《兵役法》的规定,思考:为什么“拒服兵役”必须承担法律责任?(1)遵纪守法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2)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一般来说,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可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等。(3)违纪也要受到处分违反纪律也要受到相应的处分,包括批评教育、惩戒等。只有这样,才能对违纪者和其他集体成员进行警示教育,保障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维护集体利益。(三)拓展运用结合教材第100页“启思导行”,组织学生列举类似的“小妙方”,并与大家分享。(四)课后总结理解遵纪守法对树立正确职业理想、养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作用,懂得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行为对职业发展和人生成长的意义。【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五)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