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 导言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掌握道德与法律之间的联系与不同
2、领会:理解为什么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
3、提高: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成长为一个更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学重点
掌握道德与法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
如何更好的理解为什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
教学方法
案例导入法、启发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投影设备、PPT、教材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教师自我介绍,并讲一下案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并提问
结合材料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的相关内容,说说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请同学们思考上述问题,稍后分组派代表回答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随机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
道德和法律各有不同,同时又相互联系
(二)新课学习
【教师】讲解新知:认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一)道德的内涵
道德是指做人的规矩和根本原则,是调整人与人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道德是人类根据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自己为自己“立法”的产物。从道德发展的历史看,道德产生于人们调节社会群体内部各种关系以维护一定社会秩序,以及个人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法律的内涵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法律通过规定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秩序。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
【教师】提出问题
怎样理解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相互关系的。
【学生】思考、发言
(三)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共同维持着社会的稳定。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可以相互支持,又可以相互补充。
区别 道德 法律
表现形式 存在于人们的认识和社会舆论中 表现为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法规、条例等规范性文件,是明确的、严格的、具体的
实现方式 依靠社会舆论的约束和教育的力量及人们的觉悟来实现 依靠公民自觉维护和遵守,以及国家强制力来实现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
【教师】讲解新知: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一)依法治国的内涵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
(二)以德治国的内涵
以德治国是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规范。以德治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保障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序,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性。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依法治国的方式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治理国家,确保国家权力正确有效地行使和运用,防止国家权力的异化和滥用,确保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以德治国作为与依法治国并行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在规范人的行为方面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治理功效。“以德治国”中的“德”,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道德,可以弥补“依法治国”中“法”的规范功能和社会功能的不足。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
【教师】讲解新知:提升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包括:首先,有助于学生懂得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促进学生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其次,有助于学生掌握丰富的职业道德和法治知识,增强应对现实中各种挑战的能力,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最后,有助于学生摆正德与才、法与才的关系,真正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
拓展运用
【教师】利用“张某的行为”情景式探索活动法,让大家参与讨论
学习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张某毕业后,与某汽车服务公司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张某承担汽车维修岗位工作,在合同期内不得对外泄露公司的管理营销策略、核心技术、客户信息等商业机密事项,离职后两年内仍有保密义务,如违反约定,应赔偿公司损失。张某三年合同期满后,离职到当地某汽车 4S店从事汽修工作,并把原单位的相关信息透露给新的工作单位。汽车服务公司以张某侵犯商业秘密为由诉至法院。法院审理认定,张某侵犯了汽车服务公司的商业秘密,判决张某向汽车服务公司赔偿经济损失。
【学生】阅读案例
【教师】随机分组、提出问题
张某的行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案例对我们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有什么启示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每组派人发表意见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
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首先要学习职业道德,掌握职业道德知识。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文化素养。
(四)课堂小结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
本节课学习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与法律的内涵,了解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希望大家通过学习,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结合本节课程内容,简单聊聊为了成长为一个优秀且合格的职场工作者,你会从哪些方面出发,提高个人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
【学生】完成课后任务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