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四思维观念与思维规则贯通模块关联14领会科学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教师用书(5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2024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四思维观念与思维规则贯通模块关联14领会科学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教师用书(5份打包)

资源简介

贯通模块关联领会科学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一)模块内整合贯通:
科学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不是相互孤立、彼此割裂的思维形态。无论哪种思维,都要遵循科学思维的要求,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提高创新思维能力,都要从实际出发,接受实践的检验。
(二)模块间整合贯通:
链接1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链接2 必修2《经济与社会》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发展,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链接3 必修4《哲学与文化》
(1)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2)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时政知识贯通: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对点题组训练]
1.[2023·临沂一中校考阶段练习]预约叫车、预约就医、手机充电、15分钟生活圈查询……上海市街头一个个被人们逐渐遗忘的“街道老朋友”公用电话亭,摇身一变,成为“数字电话亭”,为市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事物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人们的主观需要 ②事物发展的本质是新出现事物替代旧事物 ③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和创造 ④事物价值的转化依赖于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2.[2023·广东高三联考阶段练习]2023年6月3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材料表明(  )
①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②要立足创新思维推进理论的体系化
③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和人民的理论
④理论总是在无限的反复中接近真理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3.[2023·辽宁高三联考开学考试]在2023年“七一”期间,湖南省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以红色旅游为主题,以现代科技手段创新红色文化表现形式,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吸引游客深度参与。优化旅游线路,把红色旅游与观光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相结合,实现产业化联动发展,让红色基因传承千秋万代。这说明,湖南省(  )
①进行逆向思维,对红色旅游功能反向性思考
②坚持创新思维,以新思路新方法发展红色旅游
③坚持联想思维,开拓思路,打破认识的局限性
④立足前瞻性思考,正确研判红色旅游发展趋势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贯通模块关联
[对点题组训练]
1.解析:预约叫车、预约就医、手机充电、15分钟生活圈查询……上海市街头一个个被人们逐渐遗忘的“街道老朋友”公用电话亭,摇身一变,成为“数字电话亭”,为市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这说明事物价值的转化依赖于事物属性的多样性,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和创造,③④符合题意。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事物价值能否实现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需要,①错误。事物发展的本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替代旧事物,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②错误。
答案:D
2.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的内容表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和人民的理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①③符合题意。要立足实际情况,而不是立足创新思维,②错误。“无限接近真理”意味着不能获得真理,属于不可知论,④错误。
答案:B
3.解析:湖南省坚持创新思维和联想思维,并没有对红色旅游功能进行反向性思考,①排除。超前思维要求立足于事物的现实情况,④错误。根据创新红色文化表现形式,将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产业化联动发展说明坚持创新思维,以新思路新方法发展红色旅游;坚持联想思维,开拓思路,打破认识的局限性,②③符合题意。
答案:C核心考点二 概念与判断
【核心整合】
1.概念的外延
比较 种类 图示法
相容关系 全同关系
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  
交叉关系
不相容关系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2.定义与划分的区别
定义 划分
内涵 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
构成 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 母项和子项
逻辑规则 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避免“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②定义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避免“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③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避免“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④定义不能用比喻,避免“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避免“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避免“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避免“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3.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1)结构:性质判断一般由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组成。
(2)种类
(3)准确地运用性质判断
要求 错误举例
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 通过学习,进步很快
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 中学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
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 ①所有的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②你的这个办法很好,我想没有谁不会不同意的
4.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联言判断 选言判断 假言判断
支判断 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 至少包含两个选言支 包含前件和后件,后件依赖前件而成立
联结词 “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相容:“或者……或者……”不相容:“要么……要么……” 充分条件:“如果……那么……”;必要条件:“只有……才……”;充要条件:“……当且仅当……”
逻辑性质 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①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它就是假的;②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它就是假的 ①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②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③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这种条件关系就是充分必要条件关系
【分层演练】
题组一真题研练/保基分
考向 判断
1.[2022·天津统考高考真题]“北京冬奥会的成功,是中国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成功。”这一判断是(  )
A.假言判断B.联言判断
C.关系判断D.选言判断
2.[2022·海南高考真题]当“如果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为真,则下列逻辑判断必为假的是(  )
A.没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却下降了
B.没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就不会下降
C.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却没下降
D.不是只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才会下降
题组二易错清零/少失分
1.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判断是真判断。(  )
纠正:                                    
2.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
纠正:                                    
3.联言判断中多数联言支是真,联言判断就一定真。(  )
纠正:                                    
4.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这样的判断就是假的。(  )
纠正:                                    
题组三衍生预测/拿高分
预测1 结合具体实例,考查学生对概念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1.所谓基本经济制度,就是反映一个国家生产关系的基本制度规定,在整个经济制度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道构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表明(  )
①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与外延共同规定了这一制度的本质属性 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属种关系 ③我国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是反对关系 ④我国的分配制度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是矛盾关系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④
预测2 依托具体生活事例,考查学生对联言判断的分析与运用
2.[2023·浙江丽水高三统考]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步伐加快,被称为银发经济的老年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银发经济既有衣食住行也有诗和远方,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银发经济既有衣食住行也有诗和远方”,该判断(  )
①只有组成它的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判断才是真的 ②是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断定几种情况同时存在 ③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因此可以断定属于真判断 ④属于简单判断中的性质判断,断定认识对象的性质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预测3 依托具体实例,考查学生对选言判断的理解与运用
3.选言判断根据对选言支之间关系的断定情况,可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两种。相容选言判断是断定几个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为真的选言判断。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p或者q。据此判断,如果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它的选言支(  )
①至少有一个是真的②可以都是真的
③没有一个是真的④有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预测4 依托具体实例,考查学生对假言判断的理解与运用
4.[2023·江苏沛县树恩中学阶段练习]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从逻辑思维角度看(  )
①如果该判断的前件真,那么它的后件就一定是真 ②该判断的真假只是取决于前件和后件本身的真假 ③该判断是源于实践并经其检验符合实际的真判断 ④该判断是断定对象间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真判断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核心考点二
[分层演练]
题组一
1.解析:假言判断是断定某种情况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种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判断,材料不体现,A不选。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北京冬奥会的成功,是中国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成功,是联言判断,B入选。关系判断属于简单判断,北京冬奥会的成功,是中国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成功,是复合判断,C不选。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材料不体现,D不选。故本题选B。
答案:B
2.解析:“如果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为真,这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有效式是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肯定前件式即前件真,则后件必真,有前必有后。否定后件式即后件假,则前件必假,无后必无前。沉迷于手机,是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的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无前未必无后。因此,“没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可能下降了,也可能不会下降”。因此这两个选项的判断可能为真,不能判断必为假,A、B排除。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如果前件真,后件假,则判断一定为假。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却没下降,该选项前件真,后件假,因此该判断一定为假,C符合题意。沉迷于手机,是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的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所以不是只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才会下降,该选项可以为真,D排除。故本题选C。
答案:C
题组二
1.提示:× 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就是真判断,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判断不一定都符合客观实际。
2.提示:× 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3.提示:× 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也就是说,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4.提示:× 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条件关系,这样的判断仍然可以是真的。
题组三
1.解析:题干材料第一句话说明了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是对基本经济制度“质”的规定;“‘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道构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外延,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量”的规定,由此可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属种关系,我国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是反对关系,①错误,②③正确;我国的分配制度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应为反对关系,不是矛盾关系,④错误。故选C。
答案:C
2.解析: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的判断不一定属于真判断,③错误;“银发经济既有衣食住行也有诗和远方”,该判断属于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断定几种情况同时存在,只有组成它的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判断才是真的,④错误。故选A。
答案:A
3.解析:如果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①②正确;如果一个相容选言判断的选言支没有一个是真的,那么这个相容选言判断一定为假,③错误;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有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④错误。
答案:A
4.解析:从逻辑思维角度看,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条件关系的判断。由此可知,该判断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前件真,则后件也真,①应选。该判断来源于社会实践并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是正确的判断,故为真判断,③应选。一定情况下,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条件关系,这样的判断仍然可以是真的,②不选。该判断没有断定对象几种情况同时存在,④不选。故本题选C。
答案:C核心考点三 演绎、归纳与类比推理
【核心整合】
1.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简单判断演绎推理 ①性质判断换质推理: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质”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换质法)②性质判断换位推理: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换位法)③三段论推理: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
联言推理 ①合成式:如果所有联言支都是真的,联言判断就是真的②分解式:如果一个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联言支就都是真的
选言推理 相容选言推理 规则:否定部分选言支,就可以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不能靠肯定部分选言支来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不相容选言推理 规则:肯定部分选言支,就可以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肯定否定式);否定部分选言支,就可以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否定肯定式)
假言推理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规则: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肯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否定后件式);不能靠肯定后件来肯定前件,不能靠否定前件来否定后件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规则: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否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肯定后件式);不能靠否定后件来否定前件,不能靠肯定前件来肯定后件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规则: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肯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肯定后件式);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否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否定后件式)
2.三段论的七条规则
(1)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大项、中项和小项必须分别出现两次。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如果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不周延,也就是说,两个前提都没有断定中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就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项与中项的一部分外延发生联系,小项与中项的另一部分外延发生联系。这样,大项和小项的关系就不能确定,结论就不能必然得出。
(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4)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结论(双否无效)。如果两个前提都是否定的,那么,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能得出结论,否则会犯双否前提的错误。
(5)如果前提中有一个否定判断,那么结论必为否定判断;如果结论为否定判断,那么前提中必有一个否定判断(一否得否)。
(6)两个特称前提不能推出结论(双特无效)。就质方面来说,两个特称前提只有下列三种可能:两个前提都是否定的;两个前提都是肯定的;一个前提是否定的而另一个前提是肯定的。
(7)如果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那么结论必为特称(一特得特)。
3.区分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分层演练】
题组一真题研练/保基分
考向1 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
1.[2023·湖南卷]某校组织学生深入乡村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经过走访,他们以判断形式形成了关于某村的调查结论:所有家庭都不是贫困户;有些回乡创业的村民是大学毕业生;李家老屋是红色资源。在上述调查结论中(  )
①“贫困户”是不周延的 ②“大学毕业生”是不周延的 
③“回乡创业的村民”是周延的 ④“李家老屋”是周延的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2022·天津统考高考真题]性质判断换位推理是通过改变已知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而得出一个新判断的推理。依据换位推理规则,从“团结的民族是有力量的民族”这一前提判断推出的结论是(  )
A.有力量的民族是团结的民族
B.团结的民族不是没有力量的民族
C.有力量的民族不是不团结的民族
D.有的有力量的民族是团结的民族
考向2 三段论推理
3.[2023·浙江卷]“所有的M岛人都说谎,K不是M岛人,所以,K不说谎。”假定这个三段论的两个前提都是真实的,那么,这个三段论(  )
A.是有效的
B.犯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C.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D.犯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4.[2023·湖北卷]“我怎么可能是一只猫?”漫画中的小狗或许被它自己的结论弄迷糊了。从演绎推理的角度看,小狗犯了(  )
A.“四概念”的错误
B.“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C.“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D.“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考向3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
5.[2023·辽宁卷]雾凇俗称树挂,玉树琼花,宛若仙境。其形成条件严苛,需要独特的气象条件与自然要素。不同地区形成雾凇的条件存在一定差异,但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是形成雾凇的共同条件。以下选项一定为真的是(  )
①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所以雾凇产生了 ②雾凇产生了,所以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 ③湿度小或风力大或气温日较差小,所以雾凇没产生 ④雾凇没产生,所以并非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3·山东卷]我们遭遇的风险挑战风高浪急,这些风险挑战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既有传统的,也有非传统的。“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面对风险挑战,唯有顽强拼搏,坚决斗争,才能赢得尊严、求得发展。据材料,下列判断或推理正确的是(  )
①弘则能胜其重,毅则能致其远 ②我们要赢得尊严、求得发展,就必须坚决斗争 ③以“有些风险挑战是国内的”为前提,不能进行换质位推理
④“有些风险挑战是传统的”通过换质推理可得出“有些风险挑战不是现代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向4 归纳与类比推理
7.[2023·江苏卷]春天的微风中飘散的不仅仅有花粉,一些植物病毒也可以借着花粉在花与花之间传播。某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在农业区采集的花朵携带着100多种不同病毒的基因组片段,而来自人类活动较少的草原上的花朵仅携带12种病毒。该团队认为,如果一块农田的植物物种趋于同质化,就可能使更多的病毒寄居在这里。得出这一结论是运用了(  )
A.求同法B.求异法
C.类比推理D.演绎推理
8.[2023·浙江卷]漫画《相似》(作者:张昕)告诉我们(  )
①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类比的可靠性越高
②相同属性越接近本质属性,类比的可靠性越高
③事物的属性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
④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组二易错清零/少失分
1.换位推理时,前提判断是肯定的,换位后是否定的。前提判断是否定的,换位后是肯定的。(  )
纠正:                                    
2.三段论是以一个共同的项为前提,借助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  )
纠正:                                    
3.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不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不一定真。(  )
纠正:                                    
4.探求因果联系必须运用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  )
纠正:                                    
5.类比推理旨在纠正他人认识中的错误。(  )
纠正:                                    
题组三衍生预测/拿高分
预测1 具体考查学生对换质位推理能力的运用
1.“共享火箭”发射是指一枚运载火箭以“拼团”的形式为多颗卫星提供发射服务,它具有发射成本低、任务适应性好等优势。有人认为:“所有‘共享火箭’都是发射成本低的。”对该判断进行换质位推理正确的是(  )
A.有的发射成本低的是“共享火箭”
B.所有“共享火箭”都不是发射成本高的
C.有的发射成本高的不是“共享火箭”
D.所有发射成本高的都不是“共享火箭”
预测2 通过三段论的形式,具体考查学生对演绎推理能力的运用
2.[2023·亳州市一中模拟预测]“凡做大事者都不拘小节,凡潇洒的人都不拘小节,可见,潇洒的人都是做大事者”,这个三段论(  )
A.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B.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C.没有逻辑错误,是三段论推理的有效式
D.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
预测3 结合生活实例,综合考查学生对复合演绎判断推理的运用
3.某校高三年级举办了一期“超强大脑”活动,在该活动中有一道抢答题:魔法师有三根魔杖,一根是点石成金魔杖,一根是点金为泥魔杖,一根是假魔杖。每根魔杖铭牌上各写有一句话:第一根的铭牌写的是“我是点石成金魔杖”;第二根的铭牌写的是“我不是点石成金魔杖”;第三根的铭牌写的是“点石成金魔杖不是第一根”。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据此断定,点石成金魔杖为(  )
A.第一根B.第二根
C.第三根D.无法确定
4.[2023·山东烟台统考模拟预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深入实际、了解实际,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习语金句引发了高三(5)班学生的热议。下列对习语金句解读正确的是(  )
①如果做到实事求是,就能深入实际、了解实际
②如果没有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就不能做到实事求是 ③如果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就要了解实际 ④只有了解实际,才能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预测4 依托具体实例,考查学生对归纳、类比推理方法的综合运用
5.[2023·山东泰安统考]科学家调研探寻鸟类飞翔的方向规律。万里无云、艳阳高照时,所有鸟都能确定其飞行的正确方向;反之,当阴天无太阳时,它们就迷失方向。科学家作出结论:所有鸟能远航万里而不迷失方向的原因是利用太阳来定向的。下列探究因果联系的方法与材料一致的是(  )
A.用锯锯木头,锯会发热;用锉锉铁,锉也会发热;在石头上磨刀,刀会发热。由此得出:摩擦生热。
B.居里夫人在沥青矿物中提取放射性元素时发现,从一定量的沥青矿物中提取的全部纯铀的放射性强度比同等数量的沥青矿物的放射性强度低数倍,她推断:沥青矿物中还存在其他放射性更强的元素。
C.小明在夜晚观察降雨量,发现凌晨1点,降雨量为5mm;凌晨3点,降雨量为7mm;凌晨四点,降雨量为10mm。据此得出:此次降雨,时间越接近天明,降雨量越多。
D.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对象的一半作为实验组,食用了大量的味精。而作为对照组的另一半没有吃这种味精。结果,实验组的认知能力比对照组差得多。得出:食用大量味精会降低人的认知能力。
6.科研人员发现,具有与人类相同的CMAH突变基因的哺乳动物小鼠,经过高脂饮食喂养后,患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增加了近两倍,因此,人类高脂饮食也会增大患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下列推理与材料中推理形式一致的是(  )
①金受热后体积膨胀;银受热后体积膨胀;铜受热后体积膨胀;铁受热后体积膨胀。所以,所有金属受热后体积都膨胀 ②中科院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合作开展研究,通过离体构建仿生小鼠腹膜,探索出了胃癌发生腹膜转移的机理以及有效的阻断策略 ③化学家通过考察元素周期表零族元素中的元素,发现氦是惰性气体,氖是惰性气体,氩是惰性气体,氦、氖、氩是零族元素中的元素,因此,零族元素都是惰性气体 ④科学家从蝴蝶利用鳞片调节体温上得到灵感,为人造地球卫星设计出了一种高效率的调控温度的装置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核心考点三
[分层演练]
题组一
1.解析:主项看量项:全称单称周延,特称不周延。谓项看联项:肯定不周延,否定周延。“大学毕业生”是谓项,在肯定词后面,因此是不周延的,②正确。“李家老屋”是单称肯定判断的主项,因此是周延的,④正确。“贫困户”是谓项,在否定词后面,因此是周延的,①错误。“回乡创业的村民”是特称肯定判断的主项,因此是不周延的,③错误。
答案:C
2.解析:“有力量的民族是团结的民族”犯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但在结论中周延的错误,A错误。换位推理并不改变判断的性质,“团结的民族不是没有力量的民族”改变了性质,B错误。换位推理并不改变判断的性质,“有力量的民族不是不团结的民族”改变了性质,C错误。换位推理需要在不改变性质的前提下改变主项和谓项的位置,同时遵循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周延,因此“有的有力量的民族是团结的民族”是符合其推理规则的,D正确。故本题选D。
答案:D
3.解析:题中三段论推理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不是有效的推理结构,A错误。在这个三段论推理中,大前提中“所有的M岛人都说谎”的谓项“说谎”是不周延的,而结论中“K不说谎”的“谓项”是周延的,这就犯了大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B符合题意。题中三段论推理中的中项是“M岛人”在大前提中是周延的,在小前提中也是周延的,没有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C错误。“K”是小项在前提和结论中都是周延的,没有犯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D错误。
答案:B
4.解析:漫画小狗的推理中只有三个不同的项,没有犯“四概念”的错误,A排除。三段论推理中,中项必须至少周延一次,漫画小狗的推理中,中项是“四条腿”,在大小前提中不周延,小狗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B正确。漫画小狗的推理中大项是“猫”,大前提中“猫”周延,结论“猫”不周延,所以没有犯“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C排除。漫画小狗的推理中小项是“我”,小前提中“我”周延,结论中“我”也周延,没有犯“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D排除。故选B。
答案:B
5.解析:题干中“不同地区形成雾凇的条件存在一定差异,但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是形成雾凇的共同条件”,可以看出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是形成雾凇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正确的结构是肯后肯前式或者否前否后式。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所以雾凇产生了,这是肯前肯后式得不出必然结论,①不符合题意。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是形成雾凇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正确的结构是肯后肯前式或者否前否后式。雾凇产生了,所以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这是肯后肯前式。湿度小或风力大或气温日较差小,所以雾凇没产生,这是否前否后式,②③符合题意。雾凇没产生,所以并非湿度大、风力小、气温日较差大,这是否后否前式得不出必然结论,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答案:C
6.解析:依据材料,弘毅是胜其重、致其远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对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有效式是否前件式或者肯定后件式,而“弘则能胜其重,毅则能致其远”属于肯定前件式推理无效,①排除。顽强拼搏,坚决斗争是才能赢得尊严、求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其有效式是肯定后件就可以肯定前件,我们要赢得尊严、求得发展,就必须坚决斗争,②正确。“有些风险挑战是国内的”,换质后为“有些风险挑战不是非国内的”。这是一个特称否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不能进行换位推理,③正确。换质推理要把联项“是”改为“不是”,谓项改为与其相矛盾的概念。传统的风险挑战,其矛盾的概念应为非传统,故④错误。故本题选C。
答案:C
7.解析:由题述信息可知,在植物病毒可以借着花粉在花与花之间传播这一相同条件下,与人类活动较少的草原上的花朵携带较少病毒情况相比,农业区植物寄居的病毒更多是被考察的现象,农田的植物物种趋于同质化是差异因素,从而得出农田的植物物种趋于同质化与农业区植物寄居的病毒更多存在因果联系的结论,这是运用了求异法,B正确。求同法是指,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题述信息是根据“农田的植物物种趋于同质化”这一差异因素进行的推断,A不符合题意。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题述信息不涉及类比推理,C不符合题意。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结论的推理。某研究团队是根据农业区采集的花朵比草原上的花朵携带更多病毒进行推断,得出“植物物种趋于同质化就可能使更多的病毒寄居在这里”的一般性结论,这属于归纳推理,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答案:B
8.解析:漫画中树与树之间、人与人之间,既有相似,也有差异,可知事物的属性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在进行类比时,既要看到事物的相同或相似属性,又要看到它们的属性之间的差异性,它们的相同属性越接近本质属性,类比的可靠性越高,②③符合题意。漫画体现的是作为类比推理根据的相同属性越是接近本质属性,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而不是强调类比的根据越多越好,①不符合题意。漫画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相似与差异,没有体现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答案:C
题组二
1.提示:× 前提判断是肯定的,换位后还是肯定的。前提判断是否定的,换位后仍为否定的。
2.提示:× 三段论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
3.提示:×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
4.提示:× 人们常用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有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等。
5.提示:× 类比推理可以帮助我们创新性地解决他人思想上的困惑,纠正他人认识中的错误。
题组三
1.解析:换质推理必须遵循以下规则。第一,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主项和量项。第二,改变前提判断的质。第三,找出前提判断中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为结论性质判断的谓项。对“所有‘共享火箭’都是发射成本低的。”这一判断进行换质推理,应该是“所有‘共享火箭’都不是发射成本高的。”换位推理必须遵循以下规则。第一,推理时不改变前提判断的联项。第二,将前提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互换。第三,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能周延。对“所有‘共享火箭’都不是发射成本高的。”这一判断进行换位推理,应该是“所有发射成本高的都不是‘共享火箭’”,D符合题意。发射成本低换质推理时没有找出前提判断中与谓项相矛盾的概念,作为结论性质判断的谓项。A不合题意。“所有‘共享火箭’都不是发射成本高的。”只进行了换质推理没有进行换位推理,B不合题意。发射成本在前提中是周延的,结论中没必要转换为不周延,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答案:D
2.解析:“凡做大事者都不拘小节,凡潇洒的人都不拘小节,可见,潇洒的人都是做大事者”,在这一推理中,“不拘小节”是中项,其在大、小前提中都不周延,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A正确。这个三段论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B、C、D均排除。故本题选A。
答案:A
3.解析: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假设第一根魔杖的铭牌为真,则第二根魔杖的铭牌也是真的,就出现两个真的,与假设不符;假设第二根魔杖的铭牌为真,则第一根魔杖的铭牌与第三根魔杖的铭牌必有一真,也出现了两个真的,与假设不符;假设第三根魔杖的铭牌为真,则第一根魔杖的铭牌和第二根魔杖的铭牌都是假的,符合要求,这表明第二根魔杖是点石成金魔杖。故选B。
答案:B
4.解析:只有深入实际、了解实际,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这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依据这种逻辑性质进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时,如果否定了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如果肯定了假言判断的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假言判断的前件。如果做到实事求是,就能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如果没有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就不能做到实事求是。这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根据有前必有后,无后必无前的规则,①②判断正确。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是“了解实际”的必要条件,即“只有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才能了解实际”,也可理解为如果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③④理解错误。故本题选A。
答案:A
5.解析:材料运用的是求同求异并用法。“万里无云、艳阳高照时,所有鸟都能确定其飞行的正确方向”。这是求同;“万里无云、艳阳高照时,所有鸟都能确定其飞行的正确方向,反之,当阴天无太阳时,它们就迷失方向”,这是求异,D符合题意。材料“通过锯锯木头,用锉锉铁,在石头上磨刀,得出:摩擦生热”,这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求同法,A不符合题意。“居里夫人从一定量的沥青矿物中提取的全部纯铀的放射性强度比同等数量的沥青矿物的放射性强度低数倍,推断:沥青矿物中还存在其他放射性更强的元素。”这是寻找剩余部分与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运用了剩余法,B不符合题意。“小明通过对不同时间降雨量的变化情况观察,得出此次降雨,时间越接近天明,降雨量越多”,运用的是共变法,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答案:D
6.解析:①③属于由个别性的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归纳推理,不符合题意;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是由特殊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类比推理,“通过离体构建仿生小鼠腹膜,探索出了胃癌发生腹膜转移的机理以及有效的阻断策略”“从蝴蝶利用鳞片调节体温上得到灵感”与此推理形式一致。故选C。
答案:C专题十四 思维观念与思维规则
精析核心考点
核心考点一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核心整合】
1.思维形态的分类
划分标准 类型 含义
从思维的方向看 发散思维 向不同方向扩散的思维
聚合思维 向同一方向收敛的思维
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 综合思维 整体地认识对象的思维
分析思维 分别地认识对象的思维
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 辩证思维 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思维
形而上学思维 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思维
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 抽象思维 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形象思维 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2.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
公式 “A是A” “A不是非A” “A或者非A”
要求 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的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它的否定论断“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
错误表现 “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 “自相矛盾” “两不可”
共性 都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都是形成科学思维的必要条件;都是保证思维合乎逻辑的规律
3.科学思维的主要特点
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结果具有预见性 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
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
【分层演练】
题组一真题研练/保基分
考向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1.[2023·浙江卷]近日,6岁萌娃因熟背《滕王阁序》获免票游滕王阁的新闻登上了热榜。有人认为,6岁儿童熟诵《滕王阁序》很大程度上是机械背诵,而机械背诵不利于好奇心与想象力的培养,也不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假设以下陈述为真,对上文观点反驳最有力的是(  )
A.以前曾有4岁的萌娃背《滕王阁序》赢得免票而上热榜的事件
B.小孩子爱背就背,不爱背就不背,只要不是强迫,就没必要较真
C.儿童本来就应该免费游览,而不是等他们熟背《滕王阁序》才免票
D.背诵有一定难度的古诗文,可以让孩子养成专注的习惯,激发其好奇心
2.[2023·广东卷]校运会跳高决赛中,1号、5号两位选手激烈竞逐,吸引了全场师生的目光。
甲说:“5号肯定能打破学校跳高纪录。”
乙说:“如果1号能破学校纪录,那么5号也能破纪录。”
丙说:“我看好1号,但不觉得5号能破纪录。”
丁说:“我觉得他俩都能破纪录。”
结果证明,只有一人预测错误。由此推断(  )
A.只有1号选手打破纪录
B.两位选手都没打破纪录
C.只有5号选手打破纪录
D.两位选手都打破了纪录
3.[2023·湖北卷]某校举办教职工健康长跑比赛,分男女两组记名次。赛后,赵老师说:“我是女子组的最后,但不是全校最后。”钱老师说:“我是女子组的第三。”孙老师说:“我是男子组的最后。”李老师说:“我是男子组的第一,全校第三。”四位老师所言属实,他们到达终点的先后排序是(  )
A.李、钱、赵、孙B.钱、李、赵、孙
C.李、赵、钱、孙D.李、钱、孙、赵
题组二易错清零/少失分
1.故意违反矛盾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  )
纠正:                                    
2.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两不可”。(  )
纠正:                                    
3.从真前提就能推出真结论。(  )
纠正:                                    
题组三衍生预测/拿高分
预测1 依托生活实例,考查学生对思维特征的理解
1.有一次,日本的一个营销人员在一家饭店观察到欧洲人饮茶,由于欧洲人的鼻子较大,当茶水少于半杯时,鼻子便碰到杯沿,若想喝完茶水,必须仰起脖子,既不方便,也有失欧洲人的绅士风度。该营销人员回到日本后,研制生产了“斜口杯”,风靡了欧洲市场。这表明(  )
①创新思维是人们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②思维具有能动性,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③思维创新不能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只能运用非常规的思维方法
④思维具有概括性,能够抓住事物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预测2 结合生活中具体案例,考查学生对逻辑思维基本要求的灵活运用
2.[2023·湖南株洲高三统考]某小区一居民因和女朋友发生口角,于是扔东西发泄情绪,将塑料盘、陶瓷碗等扔出窗外,砸在一辆私家车引擎盖上,致其出现两处凹陷,所幸没有人员受伤。网友对这种高空抛物行为议论纷纷。甲说:“该居民行为恶劣,应该从重处罚。”乙说:“生气在所难免,不应该从重处罚。”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对甲、乙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①甲、乙观点是不相容的,可以支持其中一个观点,但不能都支持 ②甲、乙观点是互相矛盾的,如果一个为真,另一个一定为假,反之亦然 ③若认为两个观点同时为真,则违反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错误 ④若认为两个观点同时为假,则违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美国在中东和南亚地区对一些宗教色彩浓厚的国家,把其宗教文化等同妨碍人类文明进步的罪魁祸首。但欧美国家对中国新疆换了一副嘴脸,好像中国政府为新疆建学校、医院,为新疆发展输入援助物资,就是破坏新疆的文化。这一看法的荒谬之处在于(  )
①违背同一律②违背排中律
③违背矛盾律④犯了“两不可”的错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2023·山东临沂联考]“双减”(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当下最热门的教育话题。有位家长说:“我不赞成‘双减’,因为孩子的学习时间变少了,课外的专门辅导也没了。可是,我也不赞成‘不双减’,毕竟政策的目的是减轻家长和学生的压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该家长(  )
①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②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
③犯了“两不可”的错误④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核心考点一
[分层演练]
题组一
1.解析:材料中6岁萌娃因熟背《滕王阁序》获免票游滕王阁的新闻登上了热榜,而选项A中曾有4岁的萌娃背《滕王阁序》赢得免票而上热榜,与材料中事件具有相似性,属于同类事件,与材料中的思维具有一致性,不能反驳材料观点,A排除。材料观点强调机械背诵的弊端,而B选项中“小孩子爱背就背,不爱背就不背,只要不是强迫,就没必要较真”强调背不背的问题,属于“偷换论题”,不能反驳材料观点,B排除。材料观点强调机械背诵的弊端,而C选项“儿童本来就应该免费游览,而不是等他们熟背《滕王阁序》才免票”,强调儿童免票不免票的问题,属于“偷换论题”,不能反驳材料观点,C排除。材料观点强调机械背诵的弊端,D选项强调背诵古诗文的优点,与材料观点相互矛盾,形成鲜明的对比,违背了思维的一致性要求,可以有力反驳材料观点,D正确。故本题选D。
答案:D
2.解析:只有1号选手打破纪录,那么甲、乙、丁都判断错误,而只有一人预测错误,A不符合题意。两位选手都没打破纪录,那么甲、丙、丁都判断错误,而只有一人预测错误,B不符合题意。只有5号选手打破纪录,那么丙、丁都判断错误,而只有一人预测错误,C不符合题意。两位选手都打破了纪录,只有丙判断错误,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答案:D
3.解析:根据“赵老师是女子组的最后,但不是全校最后”和“孙老师是男子组的最后”可以推断孙老师是全校最后,赵老师在四位老师中第三个到达终点,孙老师在四位老师中最后一个到达终点,故D排除。根据“钱老师是女子组的第三”和“李老师是男子组的第一,全校第三”可以得知全校第一第二是女老师,但是钱老师是女子组的第三,所以钱老师的成绩位于李老师之后。故李老师在四位老师中第一个到达终点,钱老师在四位老师中第二个到达终点,B、C排除。根据四位老师所言分析,可以得出他们到达终点的先后排序是李、钱、赵、孙,A正确。故选A。
答案:A
题组二
1.提示:× 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
2.提示:× 违反排中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两不可”。
3.提示:× 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题组三
1.解析: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②错误;思维创新可以运用常规的思维方法,也可以运用非常规的思维方法,③错误。
答案:B
2.解析:若认为两个观点同时为真,则违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③错误;若认为两个观点同时为假,则违反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错误,④错误。
答案:A
3.解析:美国在中东和南亚地区对一些宗教色彩浓厚的国家,把其宗教文化等同妨碍人类文明进步的罪魁祸首,但欧美国家对中国新疆换了一副嘴脸,违背了同一律和矛盾律,用双重标准衡量是非,自相矛盾,①③正确。排中律,通常被表述为“A或者非A”,传统逻辑首先把排中律当作事物的规律,意为任一事物在同一时间里具有某属性或不具有某属性,而没有其他可能。材料中,美国在宗教问题上对不同地区有两副嘴脸的做法违背同一律和矛盾律,不是违背排中律,没有犯“两不可”的错误,②④排除。
答案:B
4.解析:材料中“我不赞成‘双减’”和“我也不赞成‘不双减’”是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二者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故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犯了“两不可”的错误,故①③符合题意。同一律要保持同一思维过程中的确定性,违反同一律会犯“偷换论题”或“偷换概念”的错误。该家长的说法没有违反同一律,故②不符合题意。矛盾律表明,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真,否则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该家长的观点没有违反矛盾律,故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A突破常考题型逻辑与思维中“推理类”主观题(分析说明类)
【题型特点】
试题多选取经济社会发展中热点问题为情境,一般与《哲学与文化》《法律与生活》两个模块,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等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查。
【解题思维】
第一步:必须明确所给命题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还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这是推理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步:分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理清材料的逻辑关系,也就是依据法律条文和案件事实,分析前件与后件的关系,与教材理论进行对照,建立知识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得出结论,同时注意答案要点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题型演练】
[2023·湖北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方某在电梯内劝阻一位老人吸烟,两人发生争执,老人因为情绪激动诱发心脏病,倒地死亡。视频记录显示,两人并未发生肢体冲突,老人也一直没有熄灭手里的烟。事后老人家属与方某在派出所就赔偿金额未能达成协议,于是到法院起诉方某,索赔40万元。一审法院认为,方某的行为与老人死亡并无必然因果关系,但考虑“公平原则”,判决方某补偿老人家属1.5万元。
一审判决后,当地媒体对案件进行了报道,随后事件发酵,扩散到全国,引起热议。网民甲说:“人死比天大,家属应该直接找当事人闹的,肯定赔的比法院判的多。”法科生乙说:“就我所学的民法知识,我觉得一分钱都不应该赔。”控烟专家丙对记者说:“这个判决让我很担心,将对热心劝阻吸烟者造成巨大冲击,会严重阻碍中国控烟的进程。”①丁对戊说:“我觉得方某的行为不但没有错,而且应该鼓励。”联言判断②戊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方某的行为没错我不反对,但鼓励我认为谈不上。”联言判断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③丁反驳说:“你既然不同意我的观点,却又承认方某没错,这不是自相矛盾吗?”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老人家属认为一审法院判赔金额太少,依法提起上诉。二审法院最终撤销了一审判决,改判方某不承担侵权责任。事后方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后遇到在公共场所的抽烟者,我还是会理性劝阻的。”
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判断丁戊的对话中谁的话不合逻辑并说明理由。
[解题流程4步走]
第1步:问题逻辑分析(明确设问要求)
第2步:知识逻辑分析(调用知识储备)
《逻辑与思维》知识:联言判断、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第3步:材料逻辑分析(分层、提取、迁移)
第4步:答案逻辑生成(知识与材料信息相结合)
                                    
                                    
                                    
                                    
                                    
突破常考题型
[题型演练]
答案:丁反驳的话,不合逻辑。丁对戊说:“我觉得方某的行为不但没有错,而且应该鼓励。”,这是一个联言判断,戊不同意丁的观点,戊认为这个联言判断是假的,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戊否定了要鼓励,即认为联言判断有的联言支不真,并没有与承认方某没错产生自相矛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