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通模块关联1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一教师用书(6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2024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通模块关联1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一教师用书(6份打包)

资源简介

贯通模块关联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一)
模块内整合贯通: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2)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3)生产力发展、私有制、阶级、国家之间的关系
(4)上层建筑的历史演进
(5)“一化三改”是建设和革命同时进行,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二)模块间整合贯通:
链接1 所有制与分配(必修2第1、4课)
(1)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2)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链接2 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必修4第5课)
(1)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2)社会发展基本矛盾的解决。
(三)时政知识贯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对点题组训练]
1.[2023·山东联考]《共产党宣言》指出,“……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那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这一论述从根本上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②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开始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③资本主义所有制作为落后的生产关系必然会被消灭
④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马克思认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构成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相反。这说明(  )
①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②不断进步变化发展的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国家设施、法、艺术以及宗教观念决定物质资料的生产
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3.[2023·辽宁高三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化是世界性潮流,实现现代化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向往,更是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回顾历史,资本主导的西方国家率先走上现代化之路,现代化几乎与西方工业文明相伴而生,与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进程相伴相随。正因如此,西方先行者的现代化经验被视为现代化“模板”。然而在实践进程中,不仅鲜有后发国家复制成功的案例,即使一些发达国家也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因”,也逐步落入贫富两极分化、经济发展停滞、社会矛盾丛生的“怪圈”。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与使命,带领中国人民持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工业化”“四个现代化”、现代化“三步走”战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中国依靠十几亿人民的奋斗,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实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转变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成为和平崛起的典范。
中国基于国情正走出一条超越“西方化的现代化”之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世界表明“走得对、走得通”,也能“走得稳、走得好”。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角度,简要解释中国式现代化必将超越“西方式现代化”的理由。
贯通模块关联
[对点题组训练]
1.解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①说法错误。资本主义所有制在历史上也曾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笼统地说资本主义所有制是落后的生产关系,说法不科学,③不选。故本题选C。
答案:C
2.解析: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①不符合题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③错误。
答案:C
3.答案: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必然落入发展“怪圈”。③中国式现代化既坚持了社会主义根本方向,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实现了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转变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成为和平崛起的典范。这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全新选择,为全世界实现现代化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核心考点二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核心整合】
1.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间 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主要任务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
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
阶级基础 工农联盟
指导思想 ①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②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伟大成就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胜利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历史结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
(1)主心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主心骨。
(2)思想武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思想武器。
(3)正确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4)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5)人民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赢得了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6)精神动力: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中华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容,有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程
恢复国民经济 1949~1952年,在着重完成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
提出“一化三改”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颁布“五四宪法” 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这是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中共八大召开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正确分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提醒] “一化三改”是建设和革命同时进行,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一化”主要强调发展生产力,“三改”则是变革生产关系。“一化三改”以工业化为主体,三大改造为两翼,即“一体两翼”。
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3)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4)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5)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分层演练】
题组一真题研练/保基分
考向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2023·浙江卷]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  )
①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③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题组二易错清零/少失分
1.[2023·临沂市一中高三入学摸底]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
纠正: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
纠正:                                    
3.[2023·江西吉安高三统考]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  )
纠正:                                    
4.“一化三改”的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纠正:                                    
5.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纠正:                                    
题组三衍生预测/拿高分
预测1 依托历史事实,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中国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49年,中国实现了伟大飞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资产阶级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 ②辛亥革命改变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谋求解放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预测2 依托历史事实或历史评价,考查中共八大的历史意义
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的社会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
“党的第八次大会的这一切有历史意义的巨大成就,不但在全党,而且在全国人民中引起了欢腾。这是很自然的,因为一切爱国的人民都可以从这次大会的结果看到我们祖国光明灿烂的未来,看到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富强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的远景。”
——1956年9月29日人民日报社论《一次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大会》
中共八大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  )
①总结成绩和经验,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②结合具体国情,明确当时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调整社会生产关系 ③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其实质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④坚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预测3 依托历史事实或历史评价,综合考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3.[2023·日照联考]综合下面资料信息可知,经过“那个热火朝天的时代”(  )
①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飞跃 ②我国逐步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和转变 ③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核心考点二
[分层演练]
题组一
解析: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①排除。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②排除。材料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进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也说明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③④正确。
答案:D
题组二
1.提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2.提示:×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3.提示:×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4.提示:× “一化三改”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
5.提示:×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题组三
1.解析:无产阶级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①错误。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②错误。
答案:D
2.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①与题意不符。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结合具体国情,明确当时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而不是调整社会生产关系,②与题意不符。
答案:D
3.解析: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图示显示的是我国三大改造,①排除。当时我国正处于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性质经济尚未快速发展,④错误。
答案:C核心考点三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核心整合】
1.改革开放
角度 阐释
内容 工作重点 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改革重点 农村改革、城市改革、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对外开放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政治改革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成就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意义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跨模块链接] “改革开放”相关知识融合贯通
链接1 改革
(1)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必修2第1课)
(2)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改革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必修2第2课)
(3)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修2第3课)
(4)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必修3第1课)
(5)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必修4第5课)
链接2 开放
(1)开放发展理念,开放型经济。(必修2第3课)
(2)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选择性必修1第7课)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道路 理论 制度 文化
地位 必由之路 正确理论 科学制度体系 强大精神力量
关系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要求 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分层演练】
题组一真题研练/保基分
考向1 伟大的改革开放
1.[2023·湖北卷]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1997年中国(大陆)只有4家,2020年以133家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再创新高达到145家,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地位变化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这表明改革开放(  )
①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③极大改变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的面貌
④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2.[2023·浙江卷]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  )
A.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B.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C.经历了由点到面的全方位推进过程
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考向2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2023·浙江6月选考]某班级同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同学们整理的下列材料中,可以作为上述主题论据的是(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②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④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4.[2022·辽宁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了伟大奇迹,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表明(  )
①改革开放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改革开放必须突破制度约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③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参与者和贡献者 ④改革开放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题组二易错清零/少失分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纠正:                                    
2.[2023·湖南郴州高三统考]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改革事业已经完成。(  )
纠正:                                    
3.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主义制度或生产关系。(  )
纠正: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
纠正:                                    
5.[2023·江苏沛县树恩中学阶段练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思想指南。(  )
纠正:                                    
题组三衍生预测/拿高分
预测1 依托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或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有关重要论述,考查改革开放的意义
1.[2023·广东广州联考]“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6%、突破40万亿元、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已设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稳步推进”……这是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一连串亮眼数据。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这是因为改革开放(  )
A.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B.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C.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根基,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进
预测2 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考查党的指导思想
2.[2023·浙江温州统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与民本思想相融合,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天人合一”思想相融合,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③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相融通,形成总体国家安全观 ④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哲学“知先行后”相融合,形成中国改革理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预测3 结合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考查“四个自信”
3.[2023·山东济宁高三联考阶段练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说明(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功典范 ②我国取得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决定性胜利 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④为中国量身定做的中国式现代化仅适合于中国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核心考点三
[分层演练]
题组一
1.解析: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而非改革开放,①排除。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说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极大改变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的面貌,②③正确。改革开放是我国各个领域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④排除。故选C。
答案:C
2.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排除A。改革开放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正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B选项的说法不符合事实。C选项强调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域和领域不断扩大,材料不涉及,排除。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D正确。
答案:D
3.解析: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①②均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都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③④错误。
答案:A
4.解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了伟大奇迹,表明改革开放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参与者和贡献者,①③符合题意。改革开放要突破旧的机制体制的约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排除。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④观点错误。
答案:B
题组二
1.提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提示:×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3.提示:× 改革是在不改变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提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5.提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思想指南。
题组三
1.解析: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B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改革开放的意义,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和题干不能构成因果关系,A排除。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D错误。
答案:B
2.解析:习近平同志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相结合,提出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①正确。习近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的生态思想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相融合,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②正确。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相融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历史积淀,③错误。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哲学“知先行后”相融合,进一步继承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④错误。
答案:A
3.解析:我国还没有取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决定性胜利,与事实不符,故②不选。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既有特殊性,也有共性,不仅仅适合于中国发展,故④错误。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功典范,故①③正确。
答案:A核心考点四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核心整合】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伟大成就 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重要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四次伟大飞跃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意义: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十四亿多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3)怎样实现
主体力量 ①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②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每个人都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国际社会 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根本保证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
具体要求 进行伟大斗争 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伟大斗争(动力),伟大工程(保证),伟大事业(路径),伟大梦想(目标),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建设伟大工程 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推进伟大事业 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战略部署 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青年担当 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时政术语]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内容: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体系。
(2)核心内容:“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我们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发展和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三大时代课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时政术语]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分层演练】
题组一真题研练/保基分
考向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2023·浙江6月]中共中央决定,从2023年4月起,全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根本任务是把这一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开展这一主题教育活动,有利于全党(  )
①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②确立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③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④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考向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2023·辽宁卷,1]习近平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这印证了(  )
①中国的现代化成就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指导下取得的 ②中国式现代化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 ③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④中国的现代化既遵循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实际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3.[2022·北京卷]一百年来,中国共青团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把忠诚书写在党和人民事业中,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把光荣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
时代各有不同 青春一脉相承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只有走十月革命的路,才能救中国!
——共青团创始人之一张太雷表达的心声
把青春献给祖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团员青年喊出的响亮口号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广大团员青年发出的时代强音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代表响亮喊出的青春誓言
共青团的百年征程表明(  )
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 ②共青团作为青年运动的先锋队,引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方向 ③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始终是一代代共青团员的政治信念 ④奋斗是一场历史接力赛,精神传承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考向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4.[2023·新课标卷]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  )
①是新时代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③是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系统回答
④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把握的基本点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5.[2022·辽宁卷]李大钊曾说,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但必须研究它“怎样应用于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情形”。毛泽东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这些论述强调(  )
①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方向 ②马克思主义是为人类求解放的人民的理论 ③党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题组二易错清零/少失分
1.[2023·湖南郴州高三统考]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说明我国已经进入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
纠正:                                    
2.实现伟大梦想,伟大斗争是保证,伟大工程是动力。(  )
纠正: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五位一体”。(  )
纠正:                                    
4.[2023·山东泰安高三开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超越与突破。(  )
纠正:                                    
题组三衍生预测/拿高分
预测1 依托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考查“四个伟大”的内涵及其关系
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中国共产党提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依据在于(  )
①人类社会各种矛盾是在不断斗争中解决的 ②斗争精神源自于传统文化不屈不挠的品质 ③实现伟大梦想是一个复杂艰巨长期的过程 ④我国进入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的时期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预测2 对比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考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2.[2023·云南玉溪校考]中国式现代化是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是一个“串联式”的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200多年时间。中国发展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在很多方面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式现代化(  )
①打破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迷信,宣告了西方现代化的彻底破产 ②是人口规模巨大、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将深刻改变世界面貌 ③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先天性弊端,确立了当今世界现代化的标准 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提供了现代化道路的全新选择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预测3 依托党的重要会议精神,考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
3.[2023·山东烟台模拟]《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以下观点最能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这一论断的是(  )
①全面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②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③立足新时代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④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重要成就和历史经验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核心考点四
[分层演练]
题组一
1.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开展材料中的主题活动有利于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①符合题意。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③符合题意。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④符合题意。党的十九大明确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奋斗目标,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答案:C
2.解析: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①不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即遵循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实际,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②④入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③不选。故本题选C。
答案:C
3.解析:从共青团创始人的心声,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都始终围绕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主题,一代代青年人不断的奋斗,坚定信念,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始终是一代代共青团员的政治信念,①③入选。共青团是青年运动的先锋队,但是并不能引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方向,在思想文化领域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②不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④不选。
答案:A
4.解析:“六个必须坚持”是新时代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也是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①④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六个必须坚持”并没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②夸大了“六个必须坚持”的地位和作用,排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系统回答,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
答案:B
5.解析: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均是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情形,体现了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中国化。从李大钊到毛泽东,再到习近平的论述都说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独特理论品质,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党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③④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方向,是为人类求解放的人民的理论,这是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作用,材料没有体现,①②不合题意。
答案:D
题组二
1.提示:×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2.提示:× 实现伟大梦想,伟大斗争是动力,伟大工程是保证。
3.提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
4.提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题组三
1.解析:阶级社会的社会基本矛盾是通过阶级斗争解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通过改革解决,不能简单的认为人类社会各种矛盾是在不断斗争中解决的,①不选。斗争精神源于社会实践而不是源于传统文化,②不选。中国共产党提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因为我国进入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的时期,实现伟大梦想是一个复杂艰巨长期的过程,这都需要伟大斗争精神,③④入选。
答案:D
2.解析: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迷信,但并没有宣告西方现代化的彻底破产,①错误。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先天性弊端,但并没有确立当今世界现代化的标准,③错误。
答案:D
3.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创性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①③符合题意。该项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②与材料不符。该项强调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总结,④与材料不符。
答案:C专题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构知识体系
核心考点一 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一般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在这一普遍规律的作用下,人类社会不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2.全面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发展
(1)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
(2)主要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但这些措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①实质: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②原因
直接原因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根本原因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4)趋势: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和具体实践(证明马克思是对的)
理论 产生条件 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批判资本主义的弊端,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
历史前提 资本主义的发展,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为科学社会主义认识资本主义本质奠定了社会(经济)基础
工人运动的兴起: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阶级(实践)基础
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诞生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它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实践 实现 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挫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崛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这一伟大实践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提醒] 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三次飞跃:空想到科学的飞跃、理论到现实的飞跃、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飞跃。
【分层演练】
题组一真题研练/保基分
考向1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2023·湖南卷,2]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全面描绘
②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前提
③追求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旨归
④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将摆脱传统分工的束缚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考向2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发展趋势
2.[2023·浙江6月选考]《共产党宣言》指出:“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由此可见(  )
①人类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③社会形态的更替不一定是历史的进步
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考向3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3.[2023·新课标卷,12]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  )
①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原则性描述
②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③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
④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4.[2023·湖南卷,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但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脉络,认识其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应该拉长时间尺度,放在世界社会主义演进的历程中去把握。从这一历程来看(  )
①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并已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④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状态得到了根本改变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题组二易错清零/少失分
1.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
纠正:                                    
2.[2023·江苏沛县树恩中学阶段练习]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是资本家占有了工人的劳动。(  )
纠正:                                    
3.[2023·高三重庆南开中学校考]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
纠正:                                    
4.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改革加以根本解决。(  )
纠正:                                    
5.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
纠正:                                    
6.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  )
纠正:                                    
题组三衍生预测/拿高分
预测1 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名言,考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1.[2023·广东梅州统考模拟]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据此,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②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③只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才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④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预测2 结合西方资本主义的现实危机,考查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和基本矛盾
2.[2023·河北保定高三校考阶段练习]从美国股市崩盘,到金融海啸来袭,再到疫情失控,资本主义世界遭遇重大危机,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认真反思资本主义的问题。如由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副教授斋藤幸平撰写的《人新世的“资本论”》。书中明确指出,在不断给地球环境增加负荷、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资本主义制度下,很难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和贫富差距等问题。对上述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
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其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 ②资本主义终究被更先进的社会形态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私有制成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④资本主义国家可以采取一些缓和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
A.①③B.①②
C.②④D.③④
预测3 结合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考查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3.从俄国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再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各国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进行了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同中国人民筚路蓝缕,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这表明(  )
①回看走过的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②比较别人的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既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 ③远眺前行的路,科学社会主义探索需要不断超越现有发展阶段 ④审视自己的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本国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核心考点一
[分层演练]
题组一
1.解析:价值旨归指的是价值归向,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们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干事,这说明追求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旨归,③正确;“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说明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将摆脱传统分工的束缚,④正确;材料描绘的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情形,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部分描绘,而不是全面描绘,①不选;共产主义阶段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因此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前提,②错误。
答案:D
2.解析: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是不可避免,阶级矛盾是必然存在的,②符合题意。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④符合题意。原始社会不存在阶级斗争。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剥削阶级已经不存在,阶级斗争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①说法错误。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主义社会是历史的进步,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答案:C
3.解析: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石,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找到了无产阶级这一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指明了实现人类彻底解放的正确道路,这也是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的地方,③④符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也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图景进行了勾画,但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因此①②不能表明科学社会主义相对于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即不能说明其科学性,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答案:D
4.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①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二十一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③正确;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中“已跨越”说法错误,不选;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成功,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万马齐喑的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转,但不是根本改变,④错误。
答案:B
题组二
1.提示:× 生产力的发展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
2.提示:× 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是资本家无偿占有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榨取了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3.提示:×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
4.提示:×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根本解决。
5.提示:×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6.提示:×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题组三
1.解析: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②不符合题意,而且说法不科学。不一定非要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才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由于自己的历史条件,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③错误。
答案:B
2.解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其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资本主义终究被更先进的社会形态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说法正确,①②符合题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而不是私有制,③错误。资本主义国家可以采取一些缓和措施缓和社会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④错误。故本题选B。
答案:B
3.解析:材料并未涉及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故①不选。科学社会主义探索需要立足现有的发展阶段,而不是超越现有发展阶段,故③不选。
答案:C突破常考题型 “政治小论文类”题型增分突破
【题型特点】
根据贴近最新时政、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围绕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设置情境,要求学生灵活调动高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日常积累的生活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政治小论文必须是政治性强、旗帜鲜明、短小精悍、结构完整、论点突出、说服力强。设问日趋多样性,思维日趋发散性,答案日趋探究性。
【解题思维】
(1)提出论点:这是小论文的“首”,一般为一段,20字左右即可。针对具体的材料或命题,开门见山,三言两语,直接点明中心论题,揭示出本质性的问题。
(2)分析问题:这是小论文的“干”,围绕中心论点进行有理有据、深入本质的分析,要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3)解决论题:这是小论文的“腹”,针对中心论题提出可行的办法,尽量能有所创新。
(4)联系实际:这是小论文的“尾”,是政治小论文不可缺少的部分。总之,政治小论文的结尾要紧扣主题,联系实际,充满感召力。
【题型演练】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以“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解题流程4步走]
第1步:问题逻辑分析(明确设问要求)
第2步:知识逻辑分析(调用知识储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
第3步:材料逻辑分析(分层、提取、迁移)
第4步:答案逻辑生成(知识与材料信息相结合)
                                    
                                    
                                    
                                    
                                    
                                    
                                    
突破常考题型
[题型演练]
答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改革开放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以实际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