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5.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学目标】
1.结合我国外交活动和外交理念,理解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意义,增强政治认同。
2.结合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理解新型国际关系,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全球治理观、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和价值,树立科学精神。
3.正确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强世界意识。
【教学重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
【教学难点】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框架下最高规格的国际活动,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本届论坛不仅是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最隆重的活动,也是各方共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平台。
本届高峰论坛将充分展示“一带一路”中国倡议、全球响应、世界共赢的鲜明特点,体现党的二十大以来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进展,对外传递世界各国团结、合作、共赢的积极信号,为世界提供正能量、注入稳定性,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探究:谈谈你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解。
新课讲授: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趋势 当今世界,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日益加深
挑战 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协同 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各国人民应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
政治上 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安全上 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经济上 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文化上 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生态上 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阶段小练:补充相关内容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① 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
② 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
③ 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④ 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
情境:
作为联合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和贡献者,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发展,应对全球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迄今,中方已向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数量名列第一;中国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减贫人口占全球70%以上;中国切实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全球抗疫进程中,中国已帮助16个国家打造区域疫苗生产中心,向世界提供了超过15亿剂新冠疫苗。截至目前,中国已同14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全球最大国际合作平台,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思考: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中国在哪些领域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情境:视频:《一带一路》
4.中国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坚持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支持多边贸易体制 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 ①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
②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
③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④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板书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