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学心育课教学设计:积极看成败——察觉我的归因方式教学理念:韦纳认为,人们对于从事过的成败的经验的分析集中在能力、努力、难度、运气、身心状况、他人因素六个方面,对这六个因素的分析和归因将决定人们从事该事件的后续动机。中学生的学习归因方式对于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都有重要影响,不同的归因方式将导致不同的结果。教学目标:1、理解学习归因的含义。2、觉察自己的归因方式并学会正确看待。教学重点:觉察自己的成就归因方式教学难点:多种归因方式相结合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对象:初二年级教学地点:教室活动准备:PPT课件、音乐、纸张活动过程:暖心时刻:穿针引线通过游戏使学生体会到只有进行了合理归因的失败才能走向成功1、每组派两位同学参加,一位拿针,一位同学拿线,在5秒钟内合作将线穿过针孔,其他同学进行倒计时。2、请没有完成的同学分析失败的原因并请他们重复游戏。3、请同学们分析成功、失败的原因4、小结:多次失败不一定就能成功,导致失败的原因也是多样的,需要我们合理进行分析,这就是“归因”。(简单介绍韦纳的归因理论)10分钟讨论:让我欢喜让我忧通过本环节,考察同学们是否能将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方式结合起来,从而对学习上的失败作出合理的解释1、呈现案例2、分小组讨论案例主人公成绩下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然后派代表发言。3、结合以上学生的发言介绍中学生们常见的归因方式及其产生的结果,并总结正确的归因应该是外界归因和内部归因的结合。4、小结:合理的归因将使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坚信我们一定能成功。希望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搭乘合理归因的助力车,让合理归因帮助你们在学海中奋力前行。20分钟自我探索:我的归因方式本环节旨在通过心理测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面对失败时常见的归因方式。1、指导学生根据指导语进行自己的学习归因方式的自测.[测题见附件]2、老师小结:选择单数题较多的常做外部归因的人,选择双数题较多的人常做内部归因的人。5分钟欣赏音乐:《从头再来》旨在让学生感受歌词中的那种豪迈,积极看成败,不气馁不放弃,从头再来播放音乐,将歌词呈现出来,并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5分钟韦纳的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1、控制点(因素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3、可控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这两种不同的归因会对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韦纳的归因理论的主要论点:1、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2、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3、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案例分析:芳芳是某中学一初三学生,初一初二的时候,她的成绩在班上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老师、同学们都说她肯定能考个好高中的。升初三后,她学习更加努力了,但是期中考试前一天,她感冒发烧了,第二天挂着输液瓶坚持参加考试,发现考试题目都很难,几天后成绩出来了,芳芳的名字排到了中间位置,本来还在为自己能克服困难参加考试而感到自豪的芳芳在看到成绩单后伤心极了,大家帮芳芳分析一下,她这次考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让她重新振作起来呢?面对失败时,中学生常见归因方式及产生的不同结果小结:⒈有一部分同学总是把学习的失败归结于“自己天生脑子笨和能力低”这样一类稳定的内因,他们可能在心里认为“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赶上其他人,无法取得成功”。这些同学在失败后,就很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与动力,更难以做到坚持不懈,往往是自卑甚至自暴自弃。⒉另一类同学可能把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主观努力程度不够”这个相对不稳定的内因,而这个内因是可以改变的,而且改变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些同学在失败后,一般会“知耻而后勇”,反而会激发和增强他们行为的坚持性,增强自己主观努力的程度,促使他们加倍努力地学习。⒊再有一类同学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偶然的外因”(比如遭受突发性事件,身体不舒适、粗枝大叶等),这些原因并不是经常性的出现,所以对他们的心理造成的压力不大,导致的挫折感不是很强,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的每一次运气都那么坏。因此他们虽然也面对失败,但却不一定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可能依然会坚持努力下去。⒋还有一些同学把失败归因于“自己面临的某个学科甚至整个学习任务太重、太难”等稳定的外因,认为自己现有的能力无法解决问题。这种归因和第一种归因有“异曲同工之‘谬’”。因为他同样承认自己的能力不能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也就最终影响了自己的自信心。这样一来,他们所经历的失败就会降低他们的自信心、成就动机,甚至丧失行为的坚持性,最终,他们更加失败。如何正确归因:1、面对失败时:同学们应该把失败地主要原因归结于自己努力程度不够、学习方法失误和复习方向偏离等这些相对不稳定的内因,不要把原因都推到自身因素之外。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找一找自身努力之外的某些不稳定的偶然的外因,比如身体原因、环境干扰、家庭变故和试题难度太大等等。这两种归因有利于增强自己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增强责任心与自信心,防止自卑感产生甚至自暴自弃现象的发生,促使自己加倍努力地去学习,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复习的方向性,能够做到坚持到底。此外,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一次或者几次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智商低、能力低”,更不能因此贬低甚至否定自己的价值。2、面对成功之时:对成功的归因的指导原则是——肯定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己的努力而取得的结果。同学们要积极暗示自己:今天的“秋雨”是昨天的“春风”的结果,今天的“春华”又必将导致明天的“秋实”!事实证明,让“事实说话”,从而可以使自己在一种喜悦的情绪状态之中再次肯定“爱拼才会赢”的真理,可以提高自己对成功的必然性的认识,为自己以后的坚持不懈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此外,在面对成功时,还要沉着冷静、志存高远,与时俱进,而不要得意忘形、自以为是乃至故步自封!歌词: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致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致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