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讲化学反应速率-【寒假自学课】2024年高一化学寒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01讲化学反应速率-【寒假自学课】2024年高一化学寒假精品课(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01讲 化学反应速率
【学习目标】
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要求同学们努力达到:
1.能从内因、外因两方面认识化学反应速率;
2.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方法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课前引入】
观察图片可知:不同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不同。爆炸反应几乎能在瞬间完成;食物腐败和钢铁生锈则较为缓慢,一般需要数日至数月;溶洞中钟乳石和石笋的形成则极为缓慢,在短时间内无法观察到明显的变化。
【基础知识】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实验1】进行下列实验,观察并比较两个反应放出氢气的快慢。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0.5mol·L-1”盐酸,再剪取相同大小的镁条和铁片,用砂纸打磨后,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
总结:在上述实验中可以观察到,两支试管中气泡产生的快慢有所不同,镁与盐酸的反应比铁更快。化学反应的快慢通常用化学反应速率来定量表示。
2.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
思考:物理学中是如何定义物体运动速率的?试举例加以说明。
总结:在物理学中,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来表示,即 。
类似地,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者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即,其常用的单位有等。v即化学反应在 t内的平均速率。
举个例子:在一定条件下,某过氧化氢溶液(即双氧水)放置100min后,H2O2的浓度从5×10-2mol/L降到4×10-2mol/L则在这100min中H2O2的浓度减少了10-2mol/L 在此过程中,H2O2分解反应的平均速率是1×10-4mol/(L·min)。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在金属与盐酸的反应中,若保持盐酸的浓度和体积、金属片的形状和大小相同,只改变金属片的材质,化学反应速率出现了较大的差异。
由此可见,化学反应速率会受到反应物自身性质的影响。对于特定的某个化学反应而言,它的反应速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还会受到其他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
【实验探究】完成下列实验,分析影响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1】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 4%的H2O2:溶液,用药匙取少量MnO2粉末,加入其中的一支试管内,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气泡生成的快慢。
【实验2】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 12%的H2O2溶液,将其中一支试管水浴加热,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气泡生成的快慢。
【实验3】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5mL 4%、5mL 12%的H2O2溶液,再各加入2滴0.2 mol/L FeCl3溶液,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气泡生成的快慢。
实验总结:在上述实验中,加入MnO2 (或FeCl3溶液)作为催化剂、加热H2O2溶液或增加H2O2的浓度,都能加快气泡的产生,即增大了化学反应速率。可见,催化剂、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浓度都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
规律总结:1.一般来说,其他条件相同时,加入催化剂能显著地增大反应速率;反应的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2.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反应体系的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3.块状、粉末状的大理石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速率有显著差异。可见,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能增大反应速率。
4.光照等条件对一些化学反应速率也有一定影响。
三、【控制变量法】
多因素问题的研究往往比较复杂,常常需要将其进行分解。每次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研究被改变的因素对事物发展的影响,这样,就将多因素问题拆解为多个单因素问题分别开展研究,化繁为简,再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中。例如,化学反应速率涉及反应物浓度(或气体压强)、温度、催化剂、反应物的表面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次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进行实验,即可分别得出浓度、温度、催化剂、反应物的表面积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结论。
【考点剖析】
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例1
1.计算题
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SO2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O2 2SO3,当反应进行了10 s时,测得SO3的物质的量为0.6 mol,求:
(1)用SO2表示该化学反应速率为多少? 。
(2)若改用O2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又为多少? 。
(3)若要提高反应速率为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写出一条即可)
考点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例2
2.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多种,请在横线上填入与下列各项关系最为密切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填“温度”“浓度”“催化剂”“状态”“物质本身的性质”或“固体表面积”):
(1)夏天的食品易变霉,在冬天不易发生该现象: 。
(2)同浓度不同体积的盐酸中放入同样大小的锌块和镁块,产生气体有快有慢: 。
(3)MnO2加入双氧水中放出气泡加快: 。
(4)实验时,通常要将两种块状或颗粒状的固体药品研细,混匀后再进行反应 。
(5)人们常把固体试剂溶于水配成溶液后再进行化学实验 。
【课堂小练】
3.反应A(g)+3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3mol·L-1·s-1 B.v(B)=0.6mol·L-1·s-1
C.v(C)=0.4mol·L-1·s-1 D.v(D)=0.1mol·L-1·s-1
4.可逆反应X(s)+3Y(g)2Z(g)+Q(g)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X)=0.25mol/(L s) B.v(Y)=3.6mol/(L min)
C.v(Q)=0.1mol/(L s) D.v(Z)=0.3mol/(L s)
5.在密闭容器内,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3B3C,在4s内,反应物A的浓度由2 mol/L降到1.2 mol/L,则C的反应速率为
A.0.2 mol/(L·s) B.0.4 mol/(L·s) C.0.6 mol/(L·s) D.0.8 mol/(L·s)
6.下列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表示的是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
B.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C.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任何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
D.化学反应速率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7.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
实验①(常温下) 实验②(常温下) 实验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列程度的影响
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D.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8.反应2SO2+18O22SO3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充入氮气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B.一段时间后,18O只存在于O2和SO3中
C.增大SO3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SO2与O2能100%转化为SO3
9.用稀H2SO4与铁片反应制取氢气,下列措施不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适当升高温度 B.将所用硫酸改为98.3%的浓硫酸
C.将铁片改为铁粉 D.撒入适量的铜粉
10.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A.镁条与盐酸反应时,增大镁条的用量
B.其他条件不变时,移出合成氨反应中的氨气
C.在AgNO3与NaCl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用木炭与浓硝酸反应时,升高温度(加热)
【过关检测】
11.可逆反应A(g)+3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25mol·L-1·s-1 B.v(B)=0.6mol·L-1·s-1
C.v(C)=0.3mol·L-1·s-1 D.v(D)=0.8mol·L-1·min-1
12.一定温度下,将和置于的恒容密闭反应器中发生反应:,Q、物质的量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2
B.达到反应限度时的浓度为
C.达到反应限度时消耗
D.前平均反应速率:
13.汽车尾气中含有、等有害气体,某新型催化剂能促使、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时,将和充入容积为的密闭容器中,模拟尾气转化,容器中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B.反应开始和平衡时,容器中气体压强之比为
C.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D.反应开始至末,
14.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A和1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测得生成0.8molD和0.2mol·L-1C。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2min时A的反应速率为0.3mol·L-1·min-1
B.2min时,A的浓度为0.9mol·L-1
C.B的转化率为40%
D.x=1
15.向调节好和浓度的废水中加入,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若的初始浓度相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条件下,在内平均反应速率
B.温度为条件下,碱性环境有利于加快降解反应速率
C.由实验①②可知,升高温度可以加快降解反应速率
D.升高温度,有利于加快降解反应速率,但温度过高部分分解使反应速率变慢
16.人们曾认为的N2+3H22NH3化学反应速率小,原料利用率低,不可能用于工业化生产,化学家们不断地研究和改进该反应的条件,如催化剂、温度、压强等,并更新设备,成功地开发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从此,人类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足够的氮肥,缓解了地球上有限的耕地资源与庞大的粮食需求之间的矛盾。下列反应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正确的是
A.增大N2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B.减小H2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C.升高温度的减慢反应速率
D.添加催化剂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17.H2O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验测得70℃时不同条件下H2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慢
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碱性越弱,H2O2分解速率越慢
C.图丙表明,少量Mn2+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快
D.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c(Mn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
18.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A 配制0.4000mol·L 1的NaOH溶液 称取4.0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
B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 向盛有2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 制取并纯化氢气 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盐酸和KMnO4溶液
D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A.A B.B C.C D.D
19.某化学小组用10 mL 0.1mol﹒L-1 KClO3溶液和10 mL 0.3mol﹒L-1 NaHSO3溶液测定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并通过测定c(Cl-)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已知:
(1)该反应在内的化学反应速率v(Cl-) mol﹒L-1﹒min-1。
(2)该小组同学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
ⅰ.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影响因素:
方案 假 设 实验操作
Ⅰ 该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向烧杯中加入10mL 0.1mol﹒L-1 KClO3溶液和10 mL 0.3mol﹒L-1 NaHSO3溶液, ___________。
Ⅱ 反应生成的对反应有催化作用,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取10 mL 0.1mol﹒L-1 KClO3溶液于烧杯中,先加入少量___________固体,再加入10 mL 0.3mol﹒L-1NaHSO3溶液。
Ⅲ 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分别向2只烧杯中加入10 mL 0.1mol﹒L-1 KClO3溶液;烧杯①中加入1 mL水;烧杯②中加入1 mL 0.2mol﹒L-1盐酸。再分别向烧杯中加入10 mL 0.3mol﹒L-1 NaHSO3溶液。
①补全方案 Ⅰ 中的实验操作 。
②方案 Ⅱ 中加入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③在方案 Ⅰ 的假设不成立的情况下,从变量控制的角度思考,该小组同学认为方案 Ⅲ中实验操作设计不严谨,应将1 mL水改为 。
④除方案Ⅰ、Ⅱ、Ⅲ的假设外,请再提出一个可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假设 。
ⅱ.反应后期,化学反应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0.03 mol/(L·s)
(2)0.015 mol/(L·s)
(3)增大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增大压强等
【分析】(1)
当反应进行了10 s时,测得SO3的物质的量为0.6 mol,根据物质反应转化关系可知:10 s内SO2消耗的物质的量为0.6 mol,则用SO2表示该化学反应速率v(SO2)=;
(2)
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速率比等于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的比,则v(O2)=v(SO2)=0.015 mol/(L·s);
(3)
若要提高反应速率为可采取的措施可以有:增大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增大压强等。
2.(1)温度
(2)物质本身的性质
(3)催化剂
(4)固体表面积
(5)状态
【分析】(1)
夏天温度高反应速率大食品易变霉,在冬天温度低反应速率小不易发生该现象,说明温度能影响反应速率。则答案为:温度。
(2)
同浓度不同体积的盐酸中放入同样大小的锌块和镁块,产生气体有快有慢,金属活泼性强的与盐酸反应剧烈,说明反应物的性质决定了反应速率的大小。则答案为:物质本身的性质。
(3)
MnO2加入双氧水中放出气泡加快,说明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则答案为:催化剂。
(4)
实验时,通常要将两种块状或颗粒状的固体药品研细,混匀后再进行反应以加快反应速率,说明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则反应速率越快,则答案为:固体表面积。
(5)
人们常把固体试剂溶于水配成溶液后再进行化学实验,因为溶液中的反应快,说明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状态有关;则答案为:状态。
3.A
【分析】比较反应速率常用的两种方法:(1)归一法:将同一反应中的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转化成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再较小比较;(2)比值法:用各物质的量表示的反应速率(单位相同)除以对应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数值大的反应速率快。
【详解】反应速率的单位相同,用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单位相同)除以对应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数值大的反应速率快:
A.;
B.;
C.;
D.;
故答案为A。
4.D
【分析】因为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所以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转化为同一种物质。
【详解】A.由于X为固体,其浓度视为常数,故不能用其单位时间浓度变化量表示反应速率,故A不选;
B.v(Y)=3.6mol/(L min)=0.06mol/(L s);
C.v(Q)=0.1mol/(L s),v(Y)=3v(Q)=0.3mol/(L s);
D.v(Z)=0.3mol/(L s),v(Y)=3/2v(Z)=0.45mol/(L s);
比较以上数据可得出,选项中D反应速率最快,故选D。
5.C
【详解】由在4s内,反应物A的浓度由2 mol/L降到1.2 mol/L可知,A的的反应速率为=0.2 mol/(L·s),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C的反应速率为0.2 mol/(L·s) ×3=0.6 mol/(L·s),故选C。
6.B
【详解】A.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不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A错误;
B.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来表示,也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B正确;
C.化学反应速率不能用纯液体或纯固体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C错误;
D.化学反应速率都是正值,无负值,D错误;
故选B。
7.A
【详解】A.对比实验①和②,锌的质量相同,稀盐酸的体积相同,反应条件相同,但稀盐酸的浓度不同,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即10%的盐酸溶液比5%的稀盐酸反应更剧烈,故A正确;
B.对比实验②和③,锌的质量相同,稀盐酸的体积相同,因锌和稀盐酸反应的条件(温度)不同,稀盐酸的浓度不同,无法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故B错误;
C.对比实验②和③,锌的质量相同,稀盐酸的体积相同,但稀盐酸的浓度不同,无法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故C错误;
D.对比实验①和②,锌的质量相同,稀盐酸的体积相同,但稀盐酸的浓度不同,无法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故D错误;
故选:A。
8.C
【详解】A.充入氮气,反应体系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故A错误;
B.一段时间后,18O存在于SO2、O2和SO3三种物质中,故B错误;
C.增大SO3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故C正确;
D.该反应是可逆反应,SO2与O2不能100%转化为SO3,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9.B
【详解】A.温度升高,可以使速率加快,故A不选;
B.如果改用18mol/L的浓硫酸和铁反应,铁在浓硫酸中常温下会发生钝化,不生成氢气,故B选;
C.改用铁粉可以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故C不选;
D.加入适量的铜粉,铜和铁构成铁铜原电池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故D不选;
故选B。
10.D
【详解】A.增加固体的量不能改变反应速率,故A不符合题意;
B.其他条件不变时,移出合成氨反应中的氨气,会减慢反应速率,故B不符合题意;
C.压强对两溶液之间的反应没有明显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
D.升高温度,会加快反应速率,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1.A
【详解】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说明该条件下的反应速率越快,由题意可知,==0.25、==0.2、==0.15、==0.0067,则反应速率最快的是v(A)=0.25mol·L-1·s-1,故选A。
12.D
【详解】A.根据图像中Q和R的浓度变化为2:1,根据系数之比等于浓度变化之比,故a=1,故A错误;
B.平衡时Q生成了0.8mol/L,则M反应了0.4mol/L,则M剩余的浓度为1mol/L-0.4mol/L=0.6mol/L,故B错误;
C.平衡时Q生成了0.8mol/L,则X反应了1.2mol/L,体积为1L,故消耗1.2molX,故C错误;
D.前平均反应速率:,故D正确;
故选D。
13.B
【详解】A.、反应产生氮气和二氧化碳,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正确;
B.反应开始气体总物质的量为1.6mol,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1.4mol,,容器中气体压强之比为,B错误;
C.由图象可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物质的量减少0.4mol,的物质的量也减少0.4mol,浓度为0.4mol÷2L=,C正确;
D.反应开始至末,,正确D;
答案选B。
14.A
【详解】A.2min内生成0.8mol D,故2 min内D的反应速率v(D)==0.2 mol (L min)-1,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A)=v(D)= ×0.2 mol (L min)-1=0.3 mol (L min)-1,反应速率为平均速率,不是瞬时速率,故A错误;
B.根据方程式知,2min末生成0.8molD消耗1.2molA,剩余n(A)=(3-1.2)mol=1.8mol,此时c(A)==0.9mol/L,故B正确;
C.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 D,由方程式3A(g)+B(g) xC(g)+2D(g)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物质的量为:0.8mol×=0.4mol,故B的转化率为×100%=40%,故C正确;
D.平衡时生成的C的物质的量为0.2mol L-1×2L=0.4mol,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0.4mol∶0.8mol=x∶2,解得:x=1,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平均速率,不是2min时的瞬时速率。
15.B
【详解】A.由曲线①可得,降解反应在50~150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p-CP)=8.0×10- 6 mol/(L·s),A项正确;
B.据图示,298 K下,有机物p-CP 的降解速率在pH=3时比pH=10时快,B项错误;
C.由实验①②可知,pH相同,升高温度可以加快降解反应速率,C项正确;
D.升高温度,有利于加快降解反应速率,但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所以反应速率又会变慢,D项正确;
答案选B。
16.A
【详解】A.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选项A正确;
B.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减慢,选项B错误;
C.升高温度能增大反应速率,选项C错误;
D.加入催化剂能增大反应速率,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17.C
【详解】A.图甲中溶液的pH相同,但浓度不同,浓度越大,相同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越大,由此得出相同pH条件下,双氧水浓度越小,双氧水分解速率越慢,故A正确;
B.图乙中H2O2浓度相同,但加入NaOH浓度不同,说明溶液的pH不同,NaOH浓度越大,相同时间内双氧水浓度变化量越大,由此得出双氧水浓度相同时,pH越小双氧水分解速率越慢,故B正确;
C.图丙中少量Mn2+存在时,相同时间内双氧水浓度变化量0.1mol/LNaOH溶液>1.0mol/LNaOH溶液>0mol/LNaOH溶液,由此得出锰离子作催化剂时受溶液pH的影响,但与溶液的pH值不成正比,故C错误;
D.图丁中pH相同,锰离子浓度越大,相同时间内双氧水浓度变化量越大,图丙中说明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受溶液的pH值影响,由此得出,碱性溶液中,c(Mn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故D正确;
答案为C。
18.B
【详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因此溶解后需要冷却到室温下再转移至容量瓶中,A错误;
B.A氯化铁具有氧化性,能被维生素C还原为氯化亚铁,从而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所以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可以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B正确;
C.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得到纯净干燥的氢气,C错误;
D.反应的方程式为,这说明反应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因此无法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错误。
故选B。
19. 2.5 插入温度计 KCl或NaCl 1 mL0.2mol/LNaCl溶液 生成的硫酸根离子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 反应后期由于反应物浓度减小,因此化学反应速率变慢
【分析】(1)根据v=计算;
(2)利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方案Ⅰ、Ⅱ所对应的假设的变化分析;根据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成分分析解答;根据氯离子可能会影响反应速率分析;根据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
【详解】(1)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该反应在内生成氯离子的浓度是0.010mol/L,所以平均反应速率v(Cl-)==2.5mol﹒L-1﹒min-1;
(2) ⅰ.①由于是假设该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因此需要测量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则方案 Ⅰ 中的实验操作为插入温度计;
②方案Ⅰ、Ⅱ相比较Ⅱ 探究反应产物对反应有催化作用,所以方案Ⅱ中的应加入,可加入的物质是KCl或NaCl;
③为防止氯离子对实验的干扰,则需要改进的措施是将1 mL水改为1 mL0.2mol/LNaCl溶液;
④由于反应中还有硫酸根离子生成,则除方案Ⅰ、Ⅱ、Ⅲ的假设外,还可以提出的假设是生成的硫酸根离子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
ⅱ.反应后期由于反应物浓度减小,因此化学反应速率变慢。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