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巴黎圣母院》课件(共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巴黎圣母院》课件(共21张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巴黎圣母院》
演讲人:XXX
时间:11月1日
目录
CONTENT
作者简介
ONE
01
内容梗概
TWO
02
作品赏析
THREE
03
作品影响
FOUR
04
作者简介
THE AUTHORS INTRODUCE
第一部分
01
作者简介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维克多·雨果
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国籍
法国
职业
作家、诗人
出生地
贝桑松
英文名
Victor Hugo
生卒年
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
代表作
《巴黎圣母院》《九三年》
《悲惨世界》《海上劳工》
01
作者生平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1802年
雨果出生于法国贝桑松的一个军官家庭。
1823年
随着自由主义日趋高涨,雨果的政治态度发生改变,开始明确反对伪古典主义。
1827年
雨果为自己的剧本《克伦威尔》写了长篇序言,即浪漫派文艺宣言。
1830年
法国发生了“七月革命”,雨果热情赞扬革命,写诗哀悼那些在巷战中牺牲的英雄。
1831年
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问世,这部小说是雨果最富有浪漫主义小说。
1851年
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宣布帝制,大肆进行镇压,雨果被迫流亡国外,达19年之久。
1856年
雨果出版了诗集《静观集》。
1862年
雨果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问世,书中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和贫富悬殊。
1870年
拿破仑三世垮台后,雨果回到巴黎,受到巴黎人民的热烈欢迎。
1874年
雨果最后一部重要作品《九三年》问世。雨果自1862 年时开始创作,1872年完成。
1883年
雨果完成《世纪传说》。全书共3卷,以圣经故事、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为题材。
1885年
维克多·雨果在巴黎与世长辞。法国人民为雨果举行国葬。
1852年
出版了《小拿破仑》《罪恶史》
1853年
政治讽刺诗集《惩罚集》问世。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鼓舞爱国志士反纳粹的斗志。
内容梗概
CONTENT
第二部分
内容梗概
《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
本书以1482年的法国为背景,以吉普赛姑娘爱丝美拉达与年轻英俊的卫队长,道貌岸然的副主教以及畸形、丑陋的敲钟人之间的关系为主线,热情呕歌了吉普赛姑娘与敲钟人高尚的品格,深刻鞭挞了卫队长与副主教的虚伪与卑下。
小说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的艺术表现原则,它的发表,打破了伪古典主义的桎梏,标志着浪漫主义的彻底胜利。
02
书籍目录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大厅
彼埃尔·格尔古瓦
红衣主教
雅克·科柏诺
卡西莫多
埃斯梅拉达
圣母院
巴黎鸟瞰
圣马丁修道院主持
这个将要扼杀那个
第六卷
从夏里德到席拉
河滩广场
以德报怨
夜里盯梢美女的诸多麻烦
还有麻烦
摔罐成亲
新婚之夜
善心的人们
克洛德·弗洛罗
不得民心
狗的主人
克洛德·弗洛罗(续)
不受欢迎
对于古代司法的公正一瞥
老鼠洞
玉米饼的故事
一滴水,一滴泪
玉米饼的故事(续完)
02
书籍目录
小红鞋
美丽的白衣女郎
腓比斯结婚
卡西莫多结婚
第十一卷
热昏的疯狂
又驼,又瞎,又跛,又聋
黏土和水晶
红门的钥匙
红门的钥匙(续)
第九卷
把秘密透露给山羊的危险
教士和哲学家
大钟
命运
两个黑衣人
空地上咒骂的后果
莽和尚
临河窗子的妙用
第七卷
第八卷
埃居变枯叶
埃居变枯叶(续)
埃居变枯叶(续完)
抛却一切希望
母亲
三颗人心各不相同
第十卷
贝尔纳僧侣街上格兰古瓦妙计连生
你就去当流浪汉吧
欢乐万岁
好朋友帮倒忙
法兰西的路易先生的祈祷室
衣兜里的小攮头
夏多佩援救来了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02
创作背景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在法国,被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推翻的波旁王朝,在国外封建势力的支持下,于1815年复辟。直到183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结束了波旁复辟王朝的封建统治。
在复辟王朝统治下,法国宫廷和教会狼狈为奸,欺压人民。当时的巴黎,宗教势力邪恶黑暗,封建等级制度十分残酷,封建主义压抑下的人性扭曲堕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下层人民,处于令人深切同情的境地。
饱受压迫的人民群众奋起反抗,与两股势力展开英勇的斗争,最终取得胜利。雨果感受到了封建统治的黑暗与残忍,创作出《巴黎圣母院》,借15世纪的巴黎社会反映现实生活。
《巴黎圣母院》标题所指正是故事的发生地——巴黎圣母院。1829年维克多·雨果着手创作《巴黎圣母院》,也是为了让当时的人们了解这座哥特式建筑的价值。
七月
革命
封建
压迫
群众
反抗
建筑
价值
02
主要人物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卡西莫多
卡西莫多从小被父母遗弃在巴黎圣母院门口,他是一个有着“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难听而忠厚的声音”的畸形儿,作者通过夸张的外貌塑造凸显出他的性格特点。
他被克洛德收养,每天负责敲钟,为报恩他对克洛德言听计从,去绑架埃斯梅拉达;在遇到埃斯梅拉达之后,他真诚善良的本性被复活了,奋不顾身地去救处于危险中的埃斯梅拉达,并且不图任何回报。
埃斯梅拉达
埃斯梅拉达是雨果笔下集真、善、美于一体的完美的艺术形象。她在小时候被吉普赛人从妓女母亲的呵护下偷走,流浪街头以卖艺为生,虽然饱尝人世的艰辛与苦难,但是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善良纯真、乐于助人的心。
当乞丐国王要绞死格兰瓜尔,她承诺要与格兰瓜尔结婚救下了他的命;当卡西莫多接受刑法口渴难耐时,只有她站出来以德报怨为他送水。当克洛德威胁她,只要接受他的爱就能够获得自由时,她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当菲比斯不顾她的安危死活时,却依然痴心执着的爱着他。
02
主要人物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克洛德·弗洛罗
克洛德从小接受了良好的宗教教育,他收养丑陋的卡西莫多、照顾年少的弟弟,能够看出他是有些许善良的。
在成为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遇到美丽的埃斯梅拉达后,内心强烈的占有欲迫使他去跟踪、绑架、强抢埃斯梅拉达。他对埃斯梅拉达的占有欲已经超越了教会思想的束缚,不顾任何人的想法采用极端的做法只能造成悲剧的结局。
菲比斯
菲比斯是一个外表英俊潇洒、看似美好的皇家卫队队长,深受女孩子的欢迎和喜爱,但是内在却是一个口蜜腹剑、风流成性的伪君子。
一方面,菲比斯并不爱他的表妹,却因为表妹的丰厚嫁妆和贵族地位,而同意和表妹结婚;
另一方面,他虚伪地爱着埃斯梅拉达,因其美丽的外表才一时兴起去追求。单纯的埃斯梅拉达却死心塌地爱上了这个男子,当克洛德因嫉妒袭击菲比斯时,他侥幸逃脱一劫,埃斯梅拉达却冤死在了绞刑架上。
作品赏析
ART APPRECIATION
第三部分
03
艺术特点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非同一般
的人物
雨果强调戏剧中表现的人物和思想都应是非凡的。《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如爱斯梅拉达、加西莫多、弗罗洛等都是如此。爱斯梅拉达具有非凡的相貌、非凡的善良、非凡的爱情观、非凡的勇气。这些特点都使她成为浪漫主义小说人物的鲜明代表。
出人意料
的情节
一部浪漫主义作品要想取得成功,夸张离奇的描写是必不可少的。而《巴黎圣母院》则做到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它的情节在保证了离奇的条件下又做到了与现实的高度统一,从而造就了既惊奇又真实的艺术特点。
系统明确
的对比
对比艺术被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通过美与丑的对比,现实生活被全面地展现出来。这些对照包括情节的对照、场面的对照、细节的对照、人物的对照等等。另外还有人物和环境的对照、人物和兽类的对照等。
波澜壮阔
的场面
无论是短篇小说还是长篇巨著,情节的高潮必不可少,而高潮描写又要给人一种波澜壮阔之感。《巴黎圣母院》很重视这些波澜壮阔的场面,因为它往往能带动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
03
作品主题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01
《巴黎圣母院》是善良的无辜者在专制制度下遭到摧残和迫害的悲剧。这些都被雨果以浪漫主义的笔法描写得像噩梦一样可怕。
02
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表现了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的黑暗,突出了作品的反封建的主题。这本书是为了叙说“命运”一语而写作的,雨果寻求的是命运的真实内涵。
03
他们内心的冲突,反映的是那个时代神权与人权、愚昧与求知之间,庞大沉重的黑暗制度与挣扎着的脆弱个人之间的冲突。
03
经典语录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人类的行动都是从两个起点开始,在一个人那里受到尊敬,在另一个人那里却被咒骂。”
“艺术家在这些大建筑物上并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人类的智慧却在那里凝聚、集中起来。时间就是建筑师,而人民就是泥瓦匠。”
“孤立状态能促进一切事物成长。”
“骄傲会使人倒霉,骄傲后面往往紧跟着毁灭和羞辱呢。”
“宽宏大量,是唯一能够照亮伟大灵魂的光芒。”
“这是黄昏的太阳,我们却把它当成了黎明的曙光。”
“人的心只容得下一定程度的绝望,海绵已经吸够了水,即使大海从它上面流过,也不能再给它增添一滴水了。”
“保持健康的秘密就是适当地节制食物、饮料、睡眠和爱情。”
“严酷只能吓唬人们的心,凛冽的北风刮不掉行人的外衣,太阳的光辉照到行人身上,却能使人渐渐热起来,自动把外衣脱掉。”
作品影响
WORK EFFECT
第四部分
04
作品评价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雨果是世界上杰出的浪漫派小说家,他的小说集浪漫主义手法之大成,对照手法运用自如。他善于刻画下层人物的形象,通过大起大落的情节,传奇与写实相交织,将浪漫手法与现实描绘结合在一起,塑造出震撼人心的人物象。

——郑克鲁

雨果的材料相当庞大,他几乎是用了法国几百年的历史,文化,宗教革命,来做材料,不是一砖一瓦,而是大块大块的巨石,所筑成的宫殿便要宏伟得多了。

——王安忆

我非常喜欢雨果充满哲学思想的格言和警句,如: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就有这么一个宽阔而又高贵的胸怀,所以才写出了那么多经典的诗歌和小说。”

——安武林

作为一个诗人,他像暴风一样轰响在世界上,唤醒人心灵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他教导一切人爱生活、美、真理和法兰西。

——高尔基

作品影响
《巴黎圣母院》的文学价值以及社会意义,影响深远。
这部小说,打破了以往
古典主义的桎梏,是浪漫主义作品中一座里程碑。
《巴黎圣母院》面世之后,曾多次改编为电影、动画片、戏剧等。
演示完毕 感谢聆听
THANKS FOR YOUR WATCHING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