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荷马史诗》课件(共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荷马史诗》课件(共21张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荷马史诗》
演讲人:XXX
时间:11月1日
目录
CONTENT
ONE
作者简介
01
TWO
内容介绍
02
THREE
作品鉴赏
03
FOUR
作品评价
04
作者简介
ABOUT THE AUTHOR
第一部分
01
作者简介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相传古希腊长篇叙事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即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据此,他生活的年代,当在公元前10~公元前8世纪之间。目前没有确切证据证明荷马的存在或不存在,所以也有人认为他是传说中被构造出来的人物。而关于《荷马史诗》,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当时经过几个世纪口头流传的诗作的结晶。
荷马
古希腊盲诗人。生平和生卒年月不可考。
内容介绍
INTRODUCTION OF CONTENTS
第二部分
02
内容介绍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处理的主题分别是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基琉斯与阿伽门农间的争端,以及特洛伊沦陷后,奥德修斯返回伊萨卡岛上的王国,与妻子珀涅罗珀团聚的故事。
《荷马史诗》是早期英雄时代的大幅全景,也是艺术上的绝妙之作,它以整个希腊及其四周的汪洋大海为主要情节的背景,充分展现了自由主义的情景,并为日后希腊人的道德观念(进而为整个西方社会的道德观念),立下了典范。
总述
继此而来的,首先是一种追求成就,自我实现的人文伦理观,其次 是一种人神同性的自由神学,剥除了精神世界中的神秘恐惧。 《荷马史诗》 于是成了“希腊的圣经”。
《荷马史诗》是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伊利亚特》共有15693行,《奥德赛》共有12110行。
02
内容介绍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伊利亚特》叙述阿开亚人的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Troy)的故事,因特洛伊城又名伊利昂(Ilium),故名《伊利亚特》。
史诗以阿喀琉斯的愤怒为主题,以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勇将阿基琉斯的争吵为楔入点,集中地描写了战争最后几十天发生的事件。
围城的最后一年,阿伽门农与阿波罗祭司的矛盾招致军中瘟疫,在为此召开的会议上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争吵愤其辱己尊严,拒绝再为联军出战。此后经过诸多激烈交战,希腊方一度陷入不利,阿喀琉斯的好友(或兼爱人)代其出战战死,以此为契阿喀琉斯重返战场,并与特洛伊王子赫克托尔决斗,取得胜利。接着阿喀琉斯为挚友举行了葬礼。在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哀求下赫克托尔的尸体被赎回,也举行了葬礼。而《伊利亚特》的故事至此结束。




02
内容介绍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奥德赛》叙述伊萨卡(Ithaca)国王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
它集中描写的只是这十年中最后一年零几十天的事情。
奥德修斯因得罪了海神,受神祇捉弄,在海上漂流了十年,到处遭难,最后受诸神怜悯始得归家。
当奥德修斯流落异域时,伊萨卡及邻国的权贵们欺其妻弱子幼。向其妻珀涅罗珀(Penelope)求婚,迫她改嫁,珀涅罗珀用尽了各种方法拖延。
最后奥德修斯扮成乞丐归家,与其子杀尽求婚者,恢复了他在伊萨卡的权力。



02
创作背景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创作背景
《荷马史诗》其实并非一时一人之作,而是保留在全体希腊人记忆中的历史。
荷马史诗写的是公元前12世纪希腊攻打特洛伊城以及战后的故事。史诗的形成和记录,几乎经历了奴隶制形成的全过程。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在小亚细亚一带就有许多歌颂战争英雄的短歌流传,这些短歌的流传过程中,又同神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增强了这次战争英雄人物的神话色彩。
经过荷马的整理,至公元前八世纪和七世纪,逐渐定型成为一部宏大的战争传说,在公元前六世纪的时候才正式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到公元前三世纪和二世纪,又经亚里山大里亚学者编订,各部为24卷。
这部书的形成,经历了几个世纪,掺杂了各个时代的历史因素,可以看成是古代希腊人的全民性创作。
作品鉴赏
APPRECIATION OF WORKS
第三部分
03
作品主题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歌颂
英雄
史诗的主题思想是歌颂氏族社会的英雄
《伊利亚特》的基调是把战争看成正当、合理、伟大的事业,但同时又描写了战争的残酷、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人民的厌战反战情绪,并通过英雄们的凄惨结局,隐约地表达了对战争的谴责。《奥德赛》是歌颂英雄们在与大自然和社会作斗争中,表现出的勇敢机智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从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制时期的一部社会史、风俗史,具有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的很高价值。
历史
意识
在《荷马史诗》中,已经出现了古希腊人关于“历史”的最初概念,而且在一些篇章中还出现了表示“历史”概念的词语。
尽管这个词语在史诗中使用时的含义并不确定,但是它至少已经包括了这样的意思,即:通过对目击者提供的证词进行调查、从而获得事实真相。
后来希腊语中的“历史”一词,就是直接从这个含义上演变而来。
01
02
自由
主义
《荷马史诗》是早期英雄时代的大幅全景,也是艺术上的绝妙之作,它以整个希腊及四周的汪洋大海为主要情节的背景,展现了自由主义的自由情景,并为日后希腊人的道德观念(进而为整个西方社会的道德观念),立下了典范。
继此而来的,首先是一种追求成就,自我实现的人文伦理观,其次是一种人神同性的自由神学,剥除了精神世界中的神秘恐惧。
《荷马史诗》于是成了“希腊的圣经”。
以人
为本
在史诗中,我们还可看到以人为本思想的反映,赞美人的智慧,嘲笑神的邪恶,赞美、歌颂人间,蔑视上天,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又常常是同歌颂民族贵族英雄主义相结合的。
恩格斯曾经指出,全部《伊利亚特》是以阿客琉斯和阿伽门农争夺一个女奴的纠纷为中心的。掠夺光荣,敢于掠夺者才是英雄,这种思想倾向显然适合当时奴隶主贵族的胃口。
03
04
03
艺术手法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伊利亚特》古卷基本采用古老的伊俄尼亚方言,亦包含许多伊奥尼亚方言的用语,变化及语法特征,有些甚至可以追溯到古老的慕凯奈时代。此外,阿尔卡地亚——塞浦路斯方言也留下了它的足迹。很明显,这场战争处于远古。
Iliad,即《伊利亚特》意为“关于伊利昂的故事”或“伊利昂纪”,作为诗名,最早见于希罗多德的著作,《伊利亚特》因荷马的整理而显示出在古语言方面珍贵的研究型。
03
艺术手法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荷马是一位功底深厚、想象丰富、善于创新的语言大师。《伊利亚特》词章华丽,妙语迭出,精彩、生动的用词和比喻俯拾皆是。荷马知用暗喻(如“战斗的屏障”喻善战的壮勇。“羊群的母亲”喻山地),但却更为熟悉,也更善使用明喻。
《伊利亚特》中的明喻分两类,一类为简单型,另一类则是复杂型。简单型明喻的结构特征是A像B。比如:埃阿斯的战盾“像一堵墙”,兵勇们像狼或狮子似地战斗。另一类即复杂型明喻,结构特征是在A像B之后附加一整段完整的内容,其修饰或解说对象不是接受喻示的A,而是作为喻象物的B。比如:对生命的挚爱,没有使英雄成为生命的奴仆!
03
艺术手法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一般说来,史诗属叙事诗的范畴。《伊利亚特》中的叙述分两种,一种是诗人以讲叙者的身份所作的叙述,另一种是诗人以人物的身份所进行的表述、表白和对话。
《伊利亚特》中,直接引语约占一半左右,而直接引语即为人物的叙述(包括复述),近似于剧中人(dramafis personae)的话白。毫无疑问,此类语言形式为表演式叙述提供了现成的材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伊利亚特》是介于纯粹的叙事诗(即诗人完全或基本上以讲述者的身份叙述)和戏剧(诗)之间的一种诗歌形式。柏拉图认为,荷马史诗属于悲剧的范畴,而荷马是“第一个悲剧诗人”。
03
史诗特色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音乐艺术
荷马史诗采用六音步诗行,不用尾韵,但节奏感很强。这种诗体显然是为朗诵或歌吟而创造出来的,在歌吟时,大概还弹着琴来加强其节奏效果。
由于这种叙事长诗是由艺人说唱,因此常常重复不少惯用的词句,甚至整段重复,一字不改。有时有些形容词的重复使用,只是为了音节上的需要,并不一定对本文意思有多少加强。而许多重复词句的一再出现,象交响乐里一再出现的旋律,又能给人一种更深的美的感受。
这大概是由于古代的某些艺术手法虽然比较简陋,但有经验的说故事的诗人运用技巧非常纯熟,所以才能产生这种成功的效果。
03
史诗特色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超长篇幅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每部都长达万行以上;《伊利亚特》共有15,693行,《奥德赛》共有12,110行,两部都分成24卷。
在公元前 6世纪以前,这两部史诗还没有写下来的定本。公元前 6世纪中叶在当时雅典执政者庇士特拉妥的领导下,学者们曾编订过荷马史诗;
而从公元前5世纪起,每逢雅典4年庆祝一次的重要节日,都有朗诵荷马史诗的文艺节目。从这制度实行之后,史诗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是基本上固定下来了。
03
史诗特色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文学艺术
在史诗的创作艺术方面,首先要提到的,是史诗中已经出现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最基本的创作方法。史诗中描写的战争,描写的人物,既有古代神话传说的因素,但又是希腊社会生活的写照。史诗中塑造的英雄群像,如阿客琉斯、赫克托耳、阿伽门农、俄底修斯等,无一不是现实的,同时又是浪漫的;既具有传奇性,又充满写实性;既有民族英雄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把人物置于重大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他们的语言行动来描写,例如阿客琉斯和阿伽门农的矛盾冲突,阿客琉斯和赫克托耳的矛盾斗争等。其次是史诗的高度艺术概括力和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的结合。特洛亚十年大战,头绪纷繁,人事众多,作者却能去粗取精,以小见大,以卓越的艺术概括才能,截取战争结束后的几个片断来写,紧凑集中,性格鲜明。
作品评价
EVALUATION OF WORKS
第四部分
04
作品评价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正如在其他方面胜过别人一样,在编制整一的情节这一点上——不知是得力于技巧还是凭借天赋——荷马似乎也有他的真知灼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一部杰作已经成立,便会永存不朽。第一位诗人成功了,也就达到了成功的顶峰。你跟随着他攀登而上,即便达到了同样的高度,也绝不会比他更高。哦,你的名字就叫但丁好了,而他的名字却叫荷马。 ——(法)雨果


那些不在乎阅读古人著作的人,永远也不会知道拉辛从荷马那里得到了多大的教益。 ——(法)狄德罗。


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德)恩格斯


在荷马的作品里,每一个英雄都是许多性格特征充满生气的总和,荷马借不同的情景,把这种多方面的性格都揭示出来了。 ——(德)黑格尔


演示完毕 感谢聆听
THANKS FOR YOUR WATCHING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生阅读指导书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