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物态变化 第4节升华和凝华 》课件(共28张PPT)+教案+录课+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章物态变化 第4节升华和凝华 》课件(共28张PPT)+教案+录课+素材

资源简介

3.4 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升华,什么是凝华,能用物理语言解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知道升华、凝华的吸放热特点。
3.能用物态变化说明云、雨、雾、雪、露、霜、冰雹、雾凇等自然现象的形成。
4.通过教学活动,提高观察实验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激发求知欲和探索欲。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知道升华、凝华吸放热特点。
难点:用升华和凝华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演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樟脑丸、松树枝、碘、热水、冷水、酒精灯、碘锤、烧杯、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组自然景观图:秋末初冬,物体披霜;冰雪世界,银装素裹;北方寒冬,玻璃冰花;吉林雾凇(“树挂”),与桂林山水、长江三峡、云南石林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
引出主题:初冬的清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白霜,分外妖娆;漫天飘雪之时,各种景物也会包裹上一层银装,素洁美丽;凛冬已至后,窗户的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可谓天公作画;严冬时节,在吉林松花江畔十里长堤上会出现雾凇,与桂林山水、长江三峡、云南石林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雪、霜、冰花、雾凇,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这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对物态变化有关,也就是第三章物态变化的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二、新课讲授
(一)汽化和液化
1.演示实验:将碘锤加热,注意观察加热前后碘的状态变化;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并冷却,注意观察现象。
描述现象(提问):请描述你看到什么现象?有没有出现液态的碘?
预设:碘锤被加热后,固态的碘变成了紫色的碘蒸气;碘锤冷却后,碘蒸气变成了固态的碘。整个过程没有出现液态的碘。
解释现象(追问):该现象说明了什么?整个过程中,碘有什么吸放热特点?
预设:物质的固态和气态可以直接相互转化:固体可以直接变成气体,需要吸热;气体可以直接变成固体,需要放热。
注意事项:
①碘蒸气有毒:(毒理)碘具有比氯更强的对皮肤、粘膜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吸入时主要损伤呼吸道,导致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肿。口服对消化道有强烈腐蚀作用。吸收后作用于组织蛋白引起各组织器官损害,尤以肾脏损害为甚。口服致死量2~3g。
(所以用锤形试管密封,专门用于碘锤实验,而不用普通试管。)
②水浴加热:一标准大气压下,水沸点为100℃,碘熔点为113℃,酒精灯火焰温度为400-500℃。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火焰温度远高于碘熔点,碘会出现熔化现象,影响碘的升华实验;若用水浴法加热,当水沸腾时,温度不再上升,达不到碘的熔点,可证明碘蒸气由固体碘直接转化而成。
(4)归纳总结:物质的固态和气态可以直接相互转化。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sublimation),升华吸热。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deposition),凝华放热。
(5)小结: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特点。
升华现象、凝华现象
1.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结合生活,了解并解释常见的升华现象、凝华现象,然后同位交流。
2.升华现象:(1)樟脑丸: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最后不见了。
(2)寒冬晾衣服:北方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晾干了。
预设:(1)樟脑丸的初态是固态,末态是气态,所以这个是固态直接升华为气态的过程。
(2)衣服上的冰会直接升华为水蒸气,俗称“冻干”。
3.凝华现象:(1)冰花:寒冷的冬天,早晨玻璃上出现冰花。
(2)霜: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冰棍外表挂着一层“白粉”。
预设:(1)在寒冷的冬夜,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窗玻璃,直接凝华成冰晶。
(2)寒冷的冬天,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附着在植物叶子或其他物体上,凝华成固态的冰晶;刚从冷冻室拿出的冰糕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糕,凝华成冰晶颗粒在冰糕表面上。
4.升华&凝华:白炽灯用久后,灯丝会变细,灯泡的玻璃壁会变黑。
预设:钨丝受热升华为钨蒸气,冷却后又凝华成固态的小钨粒附着在灯泡壁上。
[针对训练]
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
A.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深秋,清晨草叶上出现白霜
C.夏天,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出汗” D.冬天,背阴处的雪没熔化却变少
答案:D
解析:(考法)六种物态变化一起考查;(解法)依据物质的初末态进行判断,可借助图降低难度。
2.填上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衣柜里的樟脑片变小:__________
(2)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在铁丝网上结成针状的霜: __________
(3)夏天冰棒冒着“白气”: __________
(4)冬天冰冻的衣服自然凉干: __________
(5)冰棒的包装纸上出现一层“白粉”:__________
(6)戴口罩的医护人员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__________
答案:(1)升华;(2)凝华;(3)液化;(4)升华;(5)凝华;(6)液化
解析:进一步了解考法、练习解法;强调“白气”是小水珠,“白粉”是小冰晶。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1.自主学习:阅读材料,结合生活,了解并解释干冰的相关应用,同位交流,尝试描述。
干冰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它是将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压缩、冷却而成的,凝固点为-78.5℃。如果将它放在常温的空气中,它可以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干冰具有良好的制冷作用,可以用来保鲜食品、制造舞台上的雾景、人工降雨等。
2.(1)应用一:保鲜防腐
干冰升华制冷,而且升华后的二氧化碳气体能起到隔氧作用;而食物的腐败正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干冰能抑制细菌的繁殖生长,减少果蔬、海鲜产品的变质,是良好的食品防腐剂、保鲜剂。
(2)应用二:舞台“白雾”
舞台上喷撒的干冰升华需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所谓“白雾”。广泛用于舞台、剧场、影视、庆典、食品等制作烟雾缭绕的效果。
(3)应用三:人工降雨
闷热的夏天有时迟迟不下雨,此时可将装有干冰的炮弹射到乌云密布的天空,不一会儿大雨就倾盆而下。
干冰进入云层,就很快升华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小水珠越结越大,最终下落到地面就形成雨;由于大气温度骤降,所以水蒸气遇冷可能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下落遇到热的气流熔化成小水珠,小水珠越结越大,最终下落到地面就形成雨。
[针对训练]
3.实验室要制造一个低温而又干燥的环境,可以采用下列措施中的( )
A. 大量冰块熔化吸热 B. 用喷雾方法来加速蒸发吸热
C. 用电风扇吹风散热 D. 用“干冰”升华吸热
答案:D
解析:干冰升华制冷。无论是保鲜防腐,还是舞台白雾、人工降雨,干冰的作用都是迅速提供一个较冷的环境。
4.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 ( )
A.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B.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
C.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 D.结束游泳上岸后身上会感到有点冷
答案:B
解析:注意升华吸热与其他吸热原理的区分。
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酒精,是为了提高液体的凝固点
B.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
C.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
D.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E.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F.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
答案:D
解析:熔化、液化、升华吸热制冷;凝固、汽化、凝华放热制热。
(四)水的三态变化
1.边学边练:边阅读(了解水的自然现象),边填空(练习判断物态变化)。
(1)云:陆地和海洋中的水不断蒸发,地面附近的水蒸气上升,越往高空温度越低,到了一定高度。如果高空的温度高于0℃,水蒸气就_______成小水滴;如果高空温度低于0℃,水蒸气就______为小冰晶。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增多就形成了云。
(2)雨:如果云中的水滴增大到一定的程度,在重力作用下就会下落形成降雨;如果小冰晶增大后下落,当到0℃以上的空气层时就会______形成降雨。
(3)雾:在夜间,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较低,如果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较多,气温足够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______,在空中形成很多小水滴,这就是雾。
(4)露:初秋季节,空气比较潮湿,在夜间温度下降,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植物枝叶表面放热______成小水滴,这就是露。
预设:(1)液化;凝华; (2)熔化; (3)液化; (4)液化;
(5)霜:深秋和初冬季节,晚上气温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的茎叶上放热______成小冰晶,这就是霜。
(6)雪:冬季,气温降到0℃以下时,云中的水蒸气______为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周围的水蒸气与其接触而结晶,当其所受的重力足够大时,就下落到地面,这就是雪。
(7)冰雹: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云,遇到上升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水滴______在冰晶上变大,而后下落,经历上升和下落反复几次越来越大,最后当上升气流支撑不住冰雹时,它就从云中落了下来,这就是冰雹。
(8)雾凇:夜间温度下降,江面上方的水蒸气_____附着在草木和其他物体上便形成了雾凇。
预设:(5)凝华; (6)凝华; (7)凝固; (8)凝华;
(9)水循环: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_____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当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以后,与冷空气接触,水蒸气便_____成为小水滴,大量的小水滴悬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小水滴相互聚集,就会凝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如果在高空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小水滴就会_____成小冰珠,最后有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到地面。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_____成微小的冰晶,这些冰晶聚集起来,就变成雪花飘落大地。这些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为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
预设:(9)蒸发;液化;凝固;凝华
[针对训练]
6.下列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
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依据物质的初末态进行判断,可借助图降低难度。
7.冬天早晨,在有人居住的房屋窗户上往往会出现冰花,说法正确的是( )
A.出现在窗户的内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B.出现在窗户的内侧,由水凝华而成
C.出现在窗的外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D.出现在窗户外侧,由水凝华而成
答案:A
解析:(强调)冰花是在玻璃内壁形成的。
8.江、河、湖、海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悬浮在空中,这就是云。两个“凝成”所指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
A.汽化 升华 B.液化 凝华 C.凝固 凝华 D.升华 熔化
答案:C
解析:(强调)“凝成”不特指“凝华”。
9.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对以下诗句中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露重蝉鸣急,风多鸟宿难。”露的形成过程要吸收热量
C.“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雨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与雪的形成过程都要放出热量
答案:D
解析:(强调)注意积累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诗词。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受“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霜是由_______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
(2)小华由短文猜出霜形成的条件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小明为了验证小华的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电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验证上述猜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水蒸气;凝华; (2)空气湿润;空气0℃以下;
(3)不能;没有做空气干燥时是否会出现霜的对比实验
解析:(强调)探究影响因素的实验需做对比实验。
三、易错易混知识点
1.“白粉”是小冰晶。 2.“白气”不是气体,而是小水珠。
3.冰花出现在玻璃内壁。 4.“凝成”指可能是凝固,也可能是凝华。
5.“舞台白雾”不是二氧化碳气体,而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四、课堂小结
学生分享收获,教师引导形成思维导图。
五、课后作业
课下活动: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试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加以解释。
预设: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粒,凝华过程要放热,而水蒸气能够向空气中放热的条件是气温低于水蒸气温度,故只有在足够低的气温下,水蒸气才会凝华成霜,因为下霜时气温较低,所以人常感到冷,即“霜前冷”。 下雪天气温度本来就低,下雪后,雪在熔化时要向周围空气吸热,而使本来较低的温度进一步下降,因而“雪后寒”。
六、句子分享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唐·李贺
【板书设计】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一、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升华吸热)
二、凝华:物质从气态变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放热)
三、现象:(1)樟脑丸、寒冬晾衣服、冰花、霜、白炽灯、干冰;
(2)云、雨、雾、露、霜、雪、雹、雾凇、水循环等自然现象。
【备课资料】
生活、生产、科技与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
自然界中的物质在一般情况下以固态、液态或气态三种状态存在,物质的这三种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转化过程中伴随着吸热或放热现象,吸热的物态变化有熔化吸热、汽化吸热、升华吸热。在生活、生产、科技中物态变化吸热现象有什么应用呢?
1.物质的熔化吸热的应用
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清凉:夏天,我们在喝饮料的时候,常会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冰块在熔化时,要吸热,使饮料变的清凉可口。
冰的熔化冷藏:储存食品时利用冰熔化吸热,使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化雪冷: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化雪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熔化,冰熔化时吸热,使得气温降低,所以人会感到冷。
发射卫星的火箭头部涂了一层特殊的材料,保护火箭:用来发射卫星的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由于火箭头部与空气摩擦使它的头部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它的头部涂了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受热很容易熔化、汽化吸收箭头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可以避免火箭因高速运动时与空气作用产生的高温而被毁坏的危险。
另外,高烧病人用冰块降温,夏天吃冰棒解热,冰镇啤酒都是利用冰的熔化吸热。
2.物质的汽化吸热的应用
夏天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在地上洒了水,蒸发需要吸收热量,水蒸发吸热有降温制冷作用,故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夏天天热,洗把脸就感到凉快:洗了脸后,脸上有水分,水蒸发需要吸收热量,水蒸发吸热有降温制冷作用,所以夏天天热,洗把脸就感到凉快。
擦酒精为中暑病人缓解症状:给中暑病人擦酒精,酒精容易蒸发,蒸发需要吸收热量,蒸发吸热有降温制冷作用,酒精蒸发快,从病人身上带走热量快,使中暑病人缓解症状。
夏天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快:当我们在炎热的夏天使用电风扇的时候,电风扇的工作,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因而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蒸发需要吸收热量,故人们会感觉到凉爽。
沙漠羊皮袋:在沙漠里旅行的人,常用一个羊皮袋来装水,由于羊皮袋中的水不断地渗出,然后蒸发,蒸发吸热有降温制冷作用,使袋中的水温度较低,虽然气温较高,但是水喝起来清凉可口。
夏天食物放在水缸中防变质:夏天,没有冰箱的农村家庭,为了防止饭菜变质,常把饭菜放入菜盆,再把菜盆放入水缸中,让菜盆浮在水面上。由于水缸中的水不断蒸发吸热,使水缸内的温度降低,从而使饭菜的温度降低,不至于使饭菜变质。
手术麻醉:医学上有一种麻醉剂叫氯乙烷,它是一种透明、沸点为13.10 ℃的液体,使用时,将容器口对准需手术部位喷出,喷出的四氯乙烷迅速汽化吸热降温使需手术部位冷冻,使需手术部位麻醉,从而进行手术。
冰箱制冷: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一种制冷剂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内的热搬运至冰箱的外面,制冷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汽化时它吸热,就如搬运工把包裹扛上了肩,液化时它放热,就如搬运工把包裹卸了下来。工作时,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冷凝器)缓慢地进入冰箱内冷冻的管子(蒸发器),在这里进行迅速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生成的蒸气又被电动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次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制冷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内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空调的制冷也是这个道理。
热棒: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铁路要通过“千年冻土”区,“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为解决“冻土”难题,保证路基的稳定性,采取了防护措施,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装在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在温度升高时会汽化,从路基内部吸热,使路基温度降低,路基的温度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温度,不至于使路基变得松软不牢固。
热管:热管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常强大的装置。热管是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的内壁衬了一层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他易汽化的液体,当管的一端受热时,热端吸收芯中的液体受热汽化变成气体,气体沿内管运动到另一端(冷端)。而冷端由于未受热,温度低,气体就会因放热而液化,被冷凝的液体又被吸收芯吸附,通过毛细作用又回到热端。如此循环,热管的热量就不断地从一端输送到另一端。X|k | B| 1 . c |O |m
发射火箭保护发射架:为了保护发射台的铁架不被火箭向下喷射的高温火焰所熔化,工作人员在台底建造了一个大水池。当高温火焰喷到水中时,水池中的水迅速发生汽化,水汽化时吸收了大量的热,不至于使发射台的铁架温度升的很高而熔化,从而保护了发射架。
3.物质的升华吸热的应用
干冰冷藏食品: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升华吸热降温来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舞台烟雾效果:在文艺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用弥漫的白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舞台效果,这种烟雾是由于向空气中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吸热,使气温迅速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有的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雾,有的凝华成小冰晶,形成白烟,这样就造成了舞台上的云雾效果。
人工降雨:人们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特点进行人工降雨。当干冰进入冷空气层,会很快升华,在升华过程中将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冷空气层的气温急剧下降,这时高空中的水蒸气就会变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会熔化而形成雨。
手术麻醉:固态二氧化碳可以直接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同时吸收大量的热,还没有残留物。利用这个特点,可以用在医学科研上,现代医学上有一种“冷冻疗法”,即把干冰放在部分组织(如疣子)上,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迅速降温冷冻,使其组织坏死,达到不用“动刀”而治愈的目的。
总之,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过程在生活、生产、科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应用对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生产、科技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PAGE
5(共28张PPT)
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
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
3.4
升华和凝华
学习目标
1
知道什么是升华,什么是凝华,能用物理语言解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
知道升华、凝华的吸放热特点。
4
通过教学活动,提高观察实验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激发求知欲和探索欲。
3
能用物态变化说明云、雨、雾、雪、露、霜、冰雹、雾凇等自然现象的形成。
知识互动 探究发现
知识互动 探究发现
一、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sublimation)。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deposition)。
熔化
凝固
固态
液态
气态
汽化
液化
凝华
升华
吸热
放热
(吸热)
(吸热)
(吸热)
(放热)
(放热)
(放热)
二、升华现象&凝华现象
二、升华现象&凝华现象
二、升华现象&凝华现象
二、升华现象&凝华现象
二、升华现象&凝华现象
三、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应用一、保鲜防腐
升华
干冰(固态)
二氧化碳气体
吸热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它是将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压缩、冷却而成的,凝固点为-78.5℃。
如果将它放在常温的空气中,它可以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科学视野
干冰
干冰升华制冷,而且升华后的二氧化碳气体能起到隔氧作用;而食物的腐败正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干冰能抑制细菌的繁殖生长,减少果蔬、海鲜产品的变质,是良好的食品防腐剂、保鲜剂。
三、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它是将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压缩、冷却而成的,凝固点为-78.5℃。
如果将它放在常温的空气中,它可以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科学视野
干冰
升华
干冰(固态)
二氧化碳气体
吸热
应用二、舞台“白雾”
液化
水蒸气
小水滴
放热
升华
干冰(固态)
二氧化碳气体
吸热
气温降低
三、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它是将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压缩、冷却而成的,凝固点为-78.5℃。
如果将它放在常温的空气中,它可以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科学视野
干冰
升华
干冰(固态)
二氧化碳气体
吸热
应用三、人工降雨
液化
水蒸气
小水滴
放热
升华
干冰(固态)
二氧化碳气体
吸热
气温降低
凝华
小冰晶
三、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三、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四、水的三态变化
云:陆地和海洋中的水不断蒸发,地面附近的水蒸气上升,越往高空温度越低,到了一定高度。如果高空的温度高于0℃,水蒸气就_______成小水滴;如果高空温度低于0℃,水蒸气就______为小冰晶。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增多就形成了云。
雨:如果云中的水滴增大到一定的程度,在重力作用下就会下落形成降雨;如果小冰晶增大后下落,当到0℃以上的空气层时就会______形成降雨。
雾:在夜间,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较低,如果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较多,气温足够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______,在空中形成很多小水滴,这就是雾。
露:初秋季节,空气比较潮湿,在夜间温度下降,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植物枝叶表面放热______成小水滴,这就是露。
液化
凝华
熔化
液化
液化
四、水的三态变化
霜:深秋和初冬季节,晚上气温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的茎叶上放热______成小冰晶,这就是霜。
雪:冬季,气温降到0℃以下时,云中的水蒸气______为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周围的水蒸气与其接触而结晶,当其所受的重力足够大时,就下落到地面,这就是雪。
冰雹: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云,遇到上升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水滴______在冰晶上变大,而后下落,经历上升和下落反复几次越来越大,最后当上升气流支撑不住冰雹时,它就从云中落了下来,这就是冰雹。
雾凇:夜间温度下降,江面上方的水蒸气_____附着在草木和其他物体上便形成了雾凇。
凝华
凝华
凝固
凝华
四、水的三态变化
水循环: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_____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当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以后,与冷空气接触,水蒸气便_____成为小水滴,大量的小水滴悬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小水滴相互聚集,就会凝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如果在高空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小水滴就会_____成小冰珠,最后有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到地面。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_____成微小的冰晶,这些冰晶聚集起来,就变成雪花飘落大地。这些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为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
液化
凝华
凝固
蒸发
四、水的三态变化
四、水的三态变化
四、水的三态变化
易错易混知识点
“舞台白雾”不是二氧化碳气体,而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白气”不是气体,而是小水珠。
“白粉”是小冰晶。
冰花出现在玻璃内壁。
“凝成”指可能是凝固,也可能是凝华。
课堂小结
碘锤
实验
升华
凝华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水的
三态变化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固态
液态
气态
凝固(放热)
熔化(吸热)
升华(吸热)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凝华(放热)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唐·李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