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全面依法治国
一、新课标 新教材
(一)课程标准要求
本单元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的第三单元,与前两个单元构成了统一的整体,讲述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本单元教学的基本内容包括: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意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结合社会实践活动,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知道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懂得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理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具备有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解读
第三单元围绕“全面依法治国”这一主题,以“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中国建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等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公民参与立法有什么意义、有哪些途径”“如何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为什么说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法治如何让生活更美好”等议题开展学习。
本单元教学建议安排8~10课时,其中综合探究建议安排2~3课时。
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上海市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验本)》,结合区域学情教情,单元教学内容及具体要求制订如下:
内容要求 标引 具体要求
简述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明确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 1 回顾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2 知道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法”的内涵
内容要求 标引 具体要求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 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4 阐释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搜集材料,阐述科学立法、严格 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 本要求 1 知道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必须做到科学立法、严格 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 概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 要求
列举事例,阐明建设法治国家、 法洽政府、法治社会的意义 1 分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内涵
2 阐释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重大意义
综合探究 1 理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2 明确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3* 联系全面依法治国的实际,表达法治使人共享尊严、让社 会更和谐、让生活更美好的感悟
二、新教法 新思路
(一)单元结构图示
依据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教科书,结合区域学情教情,制作本单元结构图示如下:
((二)教材内容衔接(小学、初中教材)
教材 分册 单元 课题 衔接内容 教学建议 基于“生活经验和政治启蒙”
五 年 级 下 册 第二单元 我们的 守护者 4感受生活 中的法律 法律是什么;法律调整社 会关系;法律的作用 了解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对我国宪 法法律的初步认识。在第七课讲授我国 古代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建设成 就等有关内容前,了解学生是否从感性 认识上信服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和至 上权威。同时,也为运用马克思主义关 于法的有关知识探究法的本质和作用, 摸清学生的法治教育的启蒙起点
5宪法是根 本法 我国现行宪法是什么;宪 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必 须树立宪法权威
第三单元 我们是 公民 6公民意味 着什么 公民身份;认识居民身份 证;公民的使命 在学习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前,明确 学生是否知道“公民”的意思;在学习第 二单元的基础上,是否能认识到“公民” 与“人民”的不同。了解学生是否了解公 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权力必须 受到监督等内容。做好本课学情分析
7公民的基 本权利和 义务 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 利和基本义务有哪些;尊 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 宪法原则
第四单元 我们的 国家机 构 10权力受 到制约和 监督 国家机关必须在法定范 围内、依照法定程序行使 权力;必须加强对权力的 监督,对权力的监督来自 多个方面;公民可采取多 种方式参与监督;违法行 为要及时依法纠正
教材 分册 单元 课题 衔接内容 教学建议 基于“生活经验和政治启蒙”
第五单元 法律保 护我们 健康成 长 11 我们受 特殊保护 未成年人得到专门法律 保护 了解学生守法用法的生活经验和启蒙程 度,为本单元综合探究设计提供设计 依据
12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未成年人知法用法,守法 不违法,依法维权
八 年 级 下 册 第一单元 坚持宪 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 权威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 民等宪法基本原则:人权 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 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 展;国家机关如何尊重和 保障人权;宪法组织国家 机构、授予其相应职权而 且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 了解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在过往学 习经历中,对我国宪法基本原则等常识 的掌握程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 经历中,了解其是否已具备一定的宪法 意识;在本课学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 目标和任务之前,掌握学生对“全面推进 依法治国”这一内容的常识经验基础
第二课 保障宪法 实施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 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 活动准则,坚持依宪治 国;全面依法治国要加强 宪法监督,增强宪法意识
第二单元 理解权 利义务 第三课 公民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的基本内 容;依法行使权利程序 了解学生是否已知道公民基本权利和义 务的基本内容,并且能够初步理解权利 和义务的相统一关系,同时能获悉依法 行使权利的主要程序,为开展本单元综 合探究活动储备实践操作基础
第四课 公民义务 公民基本义务的基本内 容;理解权利和义务相统 一的关系
第四单元 崇尚法 治精神 第七课 尊重自由 平等 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法律 面前人人平等的意义;如 何践行自由和平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为主要内容,是学好这两 单元比较重要的前提基础。法治意识素 养的培育基于这两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否 有效落实,教师可以在单元学习前开展 有关学习活动,查摸学生经验、认知、情 感、认同的起点
第八课 维护公平 正义 公平正义的内容和价值; 如何坚守公平和守护 正义
九 年 级 上 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 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 中国 法治的基本常识;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法 治新蓝图;法治政府的基 本常识;全面推进依法治 国必须厉行法治;法治与 德治的关系
三、新形势 新学情
(一)法治教育区情
二十多年来,杨浦区高中生法治教育始终秉承“修身明理、崇德尚法”的教育理念,引导高中生上好人生法律第一课、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015年出版的区本教材读本《中学生法律常识读本》,凝结了杨浦高中生法治教育的经验结晶,成为系统推进区本法治教育的重要读本载体。
已连续举办18届的杨浦区高中生法治辩论赛是培养高中生明理尚法,明辨是非的重要途径。每一届辩论队都在论辩攻防中磨砺毅力、锻炼思维。在激荡思维和理性讨论中,打开法“眼”看社会,形成杨浦高中学子学法用法相结合、普法守法相一致的法治教育新风尚。
杨浦高中生法治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是杨浦区实施全面依法治教以来的必然结果,学生法治素养的稳步提升也将为大中小幼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学生认知起点
对于学习过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的学生来说,小学五年级和初中八年级、九年级都已学过法律相关常识和基础知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内容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这些为进入高中后,更深层次学习依法治国的有关理论知识打好了坚实基础。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已学习了统编教材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必修2《经济与社会》。在开始本单元学习之前,他们已学习了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他们在学习第一、二单元期间,明确知道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了解到依法治国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本单元学习中,学生也将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全面依法治国”作为主线,进行“最后闭环”式的学习,为必修3的学习画上圆满的句号。
四、单元教学目标
(1)基于必修1和必修3前两个单元已学内容,结合初中所学法律常识,回顾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和古代法制的智慧和资源,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建设成就。简述法的本质、起源和发展规律,懂得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基本观点,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我国法治建设历程。明确全面依法治国原则的含义,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信念。
(2)结合具体法律的立法宗旨、原则和条文,阐述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阐明法治国家的内涵,分析法治国家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列举实例,论证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和价值、结合具体事例,阐释如何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推动宪法和法律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结合政府具体作为,阐释法治政府的总体目标、衡量标准和主要任务。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说明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和措施,分析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意义。联系身边事例和社会生活现象,从法治意识、法律实施和实施效果三个方面,阐明法治社会的内涵,结合自身经验,选择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解决纠纷的案例,说明法治让社会更和谐。联系国家的相关政策或者案例,阐述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并说明如何建设法治社会。分析法治国家、法洽政府和法治社会在法治中国建设“三位一体”工作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增强对我国法律的认同。
(3)结合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了解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之间的关系,明确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目标,必须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制定过程,探究科学立法的内涵,阐明科学立法的重要原则。结合我国具体执法案例,明确严格执法的内涵,阐明严格执法的重要意义。解读公正司法的内涵、理解公正司法的重要意义。结合不同社会主体遵守法律,促进社会进步的具体事例,探究全民守法的内涵,明确全民守法的意义,阐明全民守法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4)结合“十四五”规划制定过程等情境,探究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理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在“法治如何让生活更美好”议题中探究法治与生活、法治与道德的关系,引导学生感悟并明确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5)学生通过本单元学习,应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具体说明如下:
①政治认同素养方面,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牢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②科学精神素养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并研判相关法律事务和问题,领会并感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髓。
③法治意识素养方面,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提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④公共参与素养方面,明确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法治保障,了解民主管理的渠道与程序,热心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增强公德意识和参与能力,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五、教学重点难点
(一)单元教学重点
(1)明确全面依法治国原则的含义,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单元教学设计篇 第三单元 全面体活值/0
(2)分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在法治中国建设“三位一体”工作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结合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了解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之间的关系,明确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目标,必须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二)单元教学难点
(1)简述法的本质、起源和发展规律,懂得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基本观点,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我国法治建设历程。
(2)结合“十四五”规划制定过程等情境,探究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理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六、单元典型活动
(一)实施过程建议
内容要求 议题 典型活动 课时安排 活动序列化操作路径
简述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明确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 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公民参与立 法有什么意 义、有哪些 途径? 教育戏剧 2 1.活动准备 (1)背景资料分析; (2)戏剧构思创作 2.活动实施 (1)戏剧大纲制订; (2)剧本集体创作; (3)戏剧创作排演 3.活动展示 (1)戏剧彩排调整; (2)戏剧课堂正演 4.活动评价 (1)戏剧演后研讨; (2)观演互动交流; (3)活动总结归档
搜集材料,阐述科学立法、严格 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 本要求 如何增强政 府的公信力 和执行力? 模拟政府 执法活动 2 1.活动准备 (1)背景资料分析; (2)调研计划制订 2.活动实施 (1)问卷访谈调研; (2)数据资料分析: (3)活动议程撰写 3.活动展示 (1)模拟活动展示; (2)新闻发言展示 4、活动评价 (1)现场提问答辩; (2)观摩互动交流; (3)活动总结归档
内容要求 议题 典型活动 课时安排 活动序列化操作路径
列学事例,阐明建设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意义 为什么说司 法公正是社 会公正的最 后防线? 社会考察 2 1.活动准备 (1)背景资料分析: (2)考察方案制订 2.活动实施 (1)考察资料整理; (2)考察笔记撰写; (3)电子小报制作 3.活动展示 (1)模拟汇报展示; (2)汇报展示正演 4.活动评价 (1)心得体会交流; (2)观摩互动交流; (3)活动总结归档
综合探究:通过探究,理解依法 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基本方式,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 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 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体会坚持党 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 国有机统一;培养法治使人共享 尊严、让社会更和谐、让生活更 美好的认知情感,做社会主义法 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 坚定捍卫者 法治如何让 生活更美好? 演讲辩论 1 1.活动准备 (1)背景资料分析; (2)立论思路探讨 2.活动实施 (1)论证框架制订; (2)论证素材搜集; (3)模块论证排练 3.活动展示 (1)演讲辩论模拟展示; (2)演讲辩论课堂正赛 4.活动评价 (1)演讲辩论赛后研讨; (2)观赛互动交流; (3)活动总结归档
(二)核心素养关联度
活动类型 活动主题 与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关联度
政治 认同 科学 精神 法治 意识 公共 参与
教育戏剧 《我的社区我作主 人民城市我建言》情景剧排演 O O O
模拟政府 执法活动 模拟执法活动、评估执法效果:模拟价格听证会 O O o
社会考察 当地人民法院、检察院等社会考察调研 O
演讲辩论 主题演讲:新时代法治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辩论:建设美好生活,法治更重要还是德治更重要? O O
七、单元作业设计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
(一)情境说明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党和国家法治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要求,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十一个坚持”,具体图示如下: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十一个坚持”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我们将通过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推动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二)学科任务
学科 任务群 任务内容 与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关联度 学科 任务 类型
政治 认同 科学 精神 法治 意识 公共 参与
单 元 任 务 总 任 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 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 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请 综合结合本单元所学,以“全面推进依法治 国,如何走对路?”为主题,做汇报展演并答 辩,题目自拟 · O · O 微课题 报告
子 任 务 一 结合上述情境说明,通过查阅法律资料文 献、书籍论文、时事新闻材料等,以“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 的有机统一为线索,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文献 资料综述 O · O 文献资 料综述
子 任 务 二 在完成上述任务的基础上,撰写课题报告, 制作汇报展示课件,排演汇报内容。在班级 或年级里举办成果展演、汇报、宣讲等活动, 并完成答辩 O O · 。 成果展 演、汇报、 宣讲
注:·强相关 高相关 一般相关
八、单元教学资源
内容要求 议题 单元资源使用建议 重点资源使用推荐
简述我国法治建设的 成就;明确全面推进依 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 公民参 与立法 有什么 意义、有 哪些途 径? 1.法治文献类 (1)《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 (中共中央印发); (2)《全面依法治国文献资料选编》(人民出 版社,2017年9月) 2.规章政策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 3.专著论文类 (1)张晋藩著《中国法制史》,中国政法大学 出版社,2016年1月; (2)李林著《中国法治变革》,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2020年2月 4.文学影视纪录片音乐戏剧动漫类 (1)《法治中国》(政论专题片),2017年 首播; (2)张艺谋执导《秋菊打官司》(电影),1992 年上映; 《法治中国建设 规划(2020-2025 年)》(中共中央 印发)
搜集材料,阐述科学立 法、严格执法、公正司 法、全民守法的基本 要求 如何增 强政府 的公信 力和执 行力? 《习近平关于全 面依法治国论述 摘编》
列举事例,阐明建设法 治国家、法治政府、法 治社会的意义 为什么 说司法 公正是 社会公 正的最 后防线? 《法治中国》(政 论专题片),2017 年首播
内容要求 议题 单元资源使用建议 重点资源使用推荐
综合探究 通过探究, 理解依法治国是党领 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 本方式,坚持依法治国 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 坚持依宪执政;体会坚 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 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 一;培养法治使人共享 尊严、让社会更和谐、 让生活更美好的认知 情感,做社会主义法治 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 守者、坚定捍卫者 法治如 何让生 活更美 好? (3)李路执导《人民的名义》(电视剧),2017 年首播; (4)田水执导《12个人》(话剧),2010年 首演; (5)《代号12348》(动画片),2010年首播 5.纪念场馆基地展览类 (1)上海市宪法教育馆(上海市青浦区沪青 平公路6888号东方绿舟航母第4~5 层); (2)上海杨浦法院博物馆(上海市杨浦区河 间路29号) 上海市宪法教育 馆(上海市青浦 区沪青平公路 6888号东方绿舟 航母第4~5层)
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