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韵新声》第3课《渔舟唱晚》。【教材分析】《渔舟唱晚》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韵新声》第3课欣赏课。《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独奏曲,它的标题选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乐曲的意境优美,好像是一幅水墨画。它表现了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映照在湖面上,远处青山朦朦、白帆点点,随风飘来阵阵欢快的渔歌声,渐渐地,歌声远去,湖边只留下一片寂静。【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对这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感受音乐旋律的特点和乐器音色的特点,以及音乐所刻画夕阳西下、歌声四起、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动人画面。(二)艺术表现能分析鉴赏曲目,并能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的段落、情绪、速度。(三)创意实践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哼唱的方式表现音乐(四)文化理解通过欣赏作品培养学生对中国经典古曲音乐的喜爱和兴趣,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能分析鉴赏曲目,并能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的段落、情绪、速度。(二)教学难点:1、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哼唱的方式表现音乐【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激情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会弹奏古筝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古筝的音色是怎样的?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下面我们通过图片了解一下古筝的结构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作品由古筝独奏的,它的名字叫作《渔舟唱晚》(书写板书《渔舟唱晚》)【设计意图:以教师演唱为切入点,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导入新课】二、师生互动,感受音乐教师:聆听音乐,判断这首作品表现了怎样的意境?(播放音乐)预设:回答问题教师:《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独奏曲,它的标题选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乐曲的意境优美,好像是一幅水墨画。它表现了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映照在湖面上,远处青山朦朦、白帆点点,随风飘来阵阵欢快的渔歌声,渐渐地,歌声远去,湖边只留下一片寂静。通过聆听,判断这首作品由几部分组成?预设:回答问题教师:全曲共分三段。下面我们聆听第一部分,感受第一部分的情绪是怎样的?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第一段:慢板奏出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配合左手揉、吟等装饰手法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湖滨晚景的费美。我们可以用温柔地、安静的、优美的、如歌的、悠扬的词来形容第一段,下面我们跟琴哼唱第一部分旋律预设:跟琴哼唱教师:下面我们聆听第二部分,感受第二部分的情绪和第一部分的旋律有什么区别?情感是怎样的?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旋律从第一段上下八度跳进的曲调中发展而来。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欢歌、破浪行舟的欢乐情绪。下面我们跟着音乐做划桨的动作预设:表演教师:下面我们聆听第三部分,感受第三部分的情绪和第一部分的旋律有什么区别?情感是怎样的?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预设:回答问题教师:第三段:快板奏出一连申模进音符,形象地表现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戮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音乐速度逐步加快,力度加强。同时,作品运用古筝独特的演奏方法表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情景。尾声:音乐在高潮处突然收住,尾声旋律缓缎流出,这是第二段旋律中一个乐句的缩奏,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力度减弱,好像最后一个涟漪消失在月色之中,湖边只留下一片幽静,意境深远。下面我们利用声势动作为第三部分音乐伴奏预设:利用声势动作表现音乐教师:整体聆听预设:整体聆听【教学建议:这是一首古筝独奏曲,教师可以用学过的古琴作品导人,对比欣赏古等作品与古琴作品,让学生对两种乐器的表现力有直观的感受,进而拥有对音色的高度辨识力。这首作品包括三个部分,教师应让学生通过视唱、听辨或乐器演奏等方式,充分熟悉作品主题,从而对作品的段落产生明确地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音乐要素的作用,可以采取对比或练习的方式。】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教师:下面我们表现乐曲,第一乐段哼唱,第二乐段做划桨的动作,第三部分做声势动作为乐曲伴奏预设:表现音乐(教师引导)【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到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教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预设:欣赏视频教师:说说你的感受?预设:讨论【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作品培养学生对中国经典古曲音乐的喜爱和兴趣,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板书设计】《渔舟唱晚》古筝 A+B+C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第五单元《古韵新声》同学们,你们会弹奏古筝吗?古筝的音色是怎样的?下面我们通过图片了解一下古筝的结构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聆听音乐,判断这首作品表现了怎样的意境?《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独奏曲,它的标题选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乐曲的意境优美,好像是一幅水墨画。它表现了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映照在湖面上,远处青山朦朦、白帆点点,随风飘来阵阵欢快的渔歌声,渐渐地,歌声远去,湖边只留下一片寂静。通过聆听,判断这首作品由几部分组成?全曲共分三段。下面我们聆听第一部分,感受第一部分的情绪是怎样的?第一段:慢板奏出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配合左手揉、吟等装饰手法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湖滨晚景的费美。我们可以用温柔地、安静的、优美的、如歌的、悠扬的词来形容第一段,下面我们跟琴哼唱第一部分旋律下面我们聆听第二部分,感受第二部分的情绪和第一部分的旋律有什么区别?情感是怎样的?第二段音乐速度加快,旋律从第一段上下八度跳进的曲调中发展而来。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欢歌、破浪行舟的欢乐情绪。下面我们跟着音乐做划桨的动作下面我们聆听第三部分,感受第三部分的情绪和第一部分的旋律有什么区别?情感是怎样的?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第三段:快板奏出一连申模进音符,形象地表现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戮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音乐速度逐步加快,力度加强。同时,作品运用古筝独特的演奏方法表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情景。尾声:音乐在高潮处突然收住,尾声旋律缓缎流出,这是第二段旋律中一个乐句的缩奏,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力度减弱,好像最后一个涟漪消失在月色之中,湖边只留下一片幽静,意境深远。下面我们利用声势动作为第三部分音乐伴奏整体聆听精彩演绎下面我们表现乐曲,第一乐段哼唱,第二乐段做划桨的动作,第三部分做声势动作为乐曲伴奏点击添加标题轻点此处输入文字内容,PPT模板所有文字图片都可编辑,数据图表都可以修改颜色大小形状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说说你的感受?谢谢感谢您观看与支持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4003001.mp3 04003002.mp3 04003003.mp3 ffb61b83aecc26554e6be1be52a48e9f.mp4 【2022新版课标】小学-音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渔舟唱晚》+《音乐知识》教案.doc 【2022新版课标】小学-音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渔舟唱晚》+《音乐知识》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