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章节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课题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资本主义社会课型 新授课一、教材分析: 本框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篇,围绕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主要阐释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的解体向阶级社会演进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感悟人类社会形态的变化,体会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 本框题分为两个目:第一目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第二目是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阶段探究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且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个痼疾的表现,探究其产生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根源,进而明确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本课学习,帮助学生确立唯物史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导学生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二、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对人类社会基本形态的知识有一定积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明确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政治认同感。三、学习目标: 1.描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特点、建立;知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备条件; 2.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征、主要表现;知道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内容及其主要表现;能够论证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取代。四、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帮助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科学精神: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弘扬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理智看待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是无法调和的,坚信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社会主义社会代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五、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1、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更替基本规律之一。 教学难点:资本主义社会终究要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六、议学活动设计:导入新课: 展示议学材料: 瓦特对联协式蒸汽机进行了改进,增加了一种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使它能适用于各种机械的运动,从而满足了社会对动力能源的需要。自18世纪晚期起,蒸汽机不仅在采矿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冶炼、纺织、机器制造等行业中也都获得迅速推广,工厂开始了大规模的生产,工厂工人取代了手艺工人。它使英国的纺织品产量在20多年内(从1766年到1789年)增长了5倍,为市场提供了大量消费商品,加速了资金的积累,并对运输业提出了迫切要求。议题:从蒸汽机中看资本主义社会教师活动1: 1.展示蒸汽机的图片,创设议学情境,为下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展示议学材料:瓦特对联协式蒸汽机进行了改进,增加了一种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使它能适用于各种机械的运动,从而满足了社会对动力能源的需要。自18世纪晚期起,蒸汽机不仅在采矿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冶炼、纺织、机器制造等行业中也都获得迅速推广,工厂开始了大规模的生产,工厂工人取代了手艺工人。它使英国的纺织品产量在20多年内(从1766年到1789年)增长了5倍,为市场提供了大量消费商品,加速了资金的积累,并对运输业提出了迫切要求。 3.展示议学问题: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 谈谈社会生产关系有哪些新元素?这些新元素意味着什么?并据此概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表现以及特点 4.议学活动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自由发言。 学生活动1: 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自主思考,做好分享准备。 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设计意图: 议题式教学要创设有吸引力的议学情境,做到议学材料丰富。本活动作为第一项活动,以“蒸汽机中看资本主义社会”作为活动,贴近学生的实际,快速调动学生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学生知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特点、建立。议学活动2:思考:①资本主义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②这些东西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呢?教师活动2: 1.做好引导工作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2.展示议学问题:用ppt 展示问题。 3.利用学生思考的时间完成板书。 3.议学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列出发言要点,举手主动发言。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2: 1.结合自己所学,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设计意图: 调动学生思考、将前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明白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做到融会贯通。议学活动3:从仕女行乐图中看封建社会教师活动3: 展示议学材料: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2.展示议学问题: 那创造出不可思议生产力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不是就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形态呢? 4.议学活动要求:小组成员结合自身实际,列出发言要点,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总本组成员观点,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3: 1.结合所学,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资本主义本身有无法克服的痼疾——经济危机议学活动4: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与主要表现教师活动4: 1.播放经济危机产生的视频。 2.展示议学材料: 材料二:1929年,在被称为资本主义大本营的美国,人们疯狂挤兑、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许多旧日白领甚至富翁,沦落到在街头排队领救济甚至乞讨的地步…… 城里人饥肠辘辘的排队找工作,农场主却正在把一桶桶牛奶倒进河里…… 问题思考:根据材料二和视频资料,结合课本第9页探究与分享,讨论总结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与原因。 3.议学活动要求:小组成员结合自身实际,列出发言要点,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总本组成员观点,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4: 1.观看视频,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材料及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设计意图: 以视频和材料的方式吸引学生的主义,引起学生对本议学问题的兴趣与思考,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议学活动5: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基本矛盾及经济危机如何解决? 论证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教师活动5: 留给学生讨论思考时间 利用时间完善板书 听取学生发言,及时点拨,然后总结出知识点 1学生活动5: 学生分小组讨论、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在课本相应位置标注好笔记设计意图: 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能主动的去明白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学以致用 1.马克思说:“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①生产过剩是经济危机中商品流通领域供求矛盾的直接表现 ②危机本身就是通过破坏一部分生产力来达到强制性的综合平衡 ③经济危机的根本矛盾的解决最终依赖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 ④经济危机爆发后,生产资料会逐步向无产阶级转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解】A 【详解】①②: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生产过剩主要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和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是供求矛盾的直接表现:当经济危机爆发后,会迫使国家、政府和企业采取措施缓和矛盾,从而达到综合性平衡,①②符合题意。 ③:经济危机难以治愈,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废除资本主义制度,③说法错误。 ④: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不废除,生产资料就不会向无产阶级转移,④说法错误。 2.2020年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经济受到巨大冲击。如果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这些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将会越来越大。其结果可能是( ) ①大批企业将会破产,工人面临失业 ②人民得不到所需的生活资料,生活水平下降 ③社会生产的商品将超过社会实际需求 ④商家将大幅调低商品价格以减少损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①②:经济危机期间,将会有大批企业破产,工人面临失业,人民收入下降,得不到所需的生活资料,生活水平下降,①②正确。 ③:经济危机是生产的相对过剩,不是产品超过实际需求,排除③。 ④:发生经济危机后,商家不会大幅调低商品价格,排除④。故本题选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