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版】《家乡》七下 第12课《草原及其保护》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版】《家乡》七下 第12课《草原及其保护》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十二课 草原及其保护
七年级第2学期
内容总览
学习目标
01
新知导入
02
03
04
知识拓展
05
课后总结
06
目录
07
板书设计
吉林省的草原
草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作业布置
08
学习目标
1.了解草原生态环境及其特点,认识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2.了解草原资源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资源现状和相应的保护措施,认识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3.通过阅读教材和课外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获取、选择信息的能力;
4.通过认识保护自然的紧迫性,培养热爱自然的责任感。
新课导入
草原具有维持生态平衡、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与农牧民的生活休戚相关。看到草原,你能想到什么?
新知讲解
草原分为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天然草原包括草地、草山和草坡;人工草地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还草地。
天然草原
新知讲解
人工草地
新知讲解
吉林省草地总面积6900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7%,其中可利用面积约占全省草地面积的70%以上,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丘陵和西部草原。东部草地零散、产草量高;西部草场辽阔,集中连片,草质好,尤以盛产羊草驰名中外,是适宜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地区。
新知讲解
草原不但是吉林省畜牧业的发展基地,还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及防风固沙的作用,在维护生态系统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新知讲解
吉林省的草原
吉林省的天然草原主要分布在松原、白城、四平和辽源地区。
吉林省西部草地除与农田插花分布外,又有集中连片的特点,为农牧业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是我国重要的细毛羊和草原红牛育种和生产基地。
新知讲解
吉林省中西部为平原草甸草原,是欧亚草原带向东延伸的末端,是我国松嫩平原的中心,以盛产羊草驰名中外。
松嫩平原
新知讲解
活动
下面是有关草原作用的描述。
●草原是维系生态安全的重要资源。
●草原是牧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在促进牧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草原还是重要的种质资源库和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对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医药工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讨论:
与小组同学讨论上述观点的含义。
新知讲解
草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长期以来,人们对草地资源一直处于掠夺式的自然放牧状态,加之存在乱垦滥开的现象,导致草地资源面积锐减,造成草地大面积碱化、沙化。
露天采煤
过度放牧
大面积开垦农田
知识拓展
什么是土壤沙化
土壤沙化是指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破坏、沙土裸露的过程。
土壤沙化
知识拓展
土壤沙化的形成原因
土壤沙化原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主要原因)
气候干旱
土壤疏松
风蚀和风力堆积
过度放牧
滥砍滥伐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知识拓展
影响土壤沙化因素
知识拓展
土地沙化的特点
干旱荒漠地区的土壤沙化:沙漠化发展快、面积大,土壤沙化后很难恢复。
半干旱地区土壤沙化:农牧交错的生态脆弱带,土壤沙化有逆转可能。
半湿润地区土壤沙化:沙化面积较小,发展程度较轻,控制和修复是完全有可能的。
知识拓展
土地沙化的危害
危害一:自然资源、土地资源、草原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被破坏。其中耕地受损,土地利用面积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承载力降低,比其他自然灾害更为严重。其危害在于它摧毁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直接威胁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空间,危害的时间可延续几代人甚至不可逆转。现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耕地的40%严重退化,全国有30%左右的耕地不同程度受水土流失危害。
知识拓展
危害二::土地沙化给农牧民带来生存危机,让他们成为生态难民。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1/4生活在沙化地区。沙区即贫区,贫区基本是沙区,沙区集中了全国60%以上的贫困县。土地沙化使沙区灾害频繁,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对沙区人民的生产与生活产生严重影响,沙化危害严重地区人民的生活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全国目前有5万多个村庄经常受到风沙危害。由于风沙的步步进逼,加剧了西部贫困,扩大了东西部发展的差距。目前受沙化影响的人口达4亿左右。
土地沙化的危害
知识拓展
土地沙化的危害
危害三::土地沙化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科研工作者新近完成的一份科研报告表明,全国沙害每年造成的损失达540亿元,约占全球荒漠化造成损失的16%。土地沙化造成的危害,既有突发性,又有持续危害的渐变性、长期性。土地沙化已成为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知识拓展
如何防治土壤沙化
我国土地沙化的治理进程:
1978年三北防护林工程
1958年六省第一次治沙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
1991年防沙治沙工程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
知识拓展
如何防治土壤沙化
治理土壤沙化的战略构想:
整体布局、长远规划
分区治理、突出重点
先保后治、以保为主
除害兴利、治用结合
开源节流、合理调配
知识拓展
如何防治土壤沙化
具体措施:
营造防沙林带
实施生态工程
建立生态复合经营模式
合理开发水资源
控制农垦
完善法制,严格控制破坏草地
新知讲解
实践活动
调查当地的草原(草地)植被状态
1.目的要求
(1)了解当地草原中的生物,记录你所看到的生物。
(2)了解当地的草原状况,认清当地草原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
(3)增强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2.材料用具
笔记本、笔、放大镜、照相机等。
方法步骤:
3.选择调查范围
分成小组,每4人一组。
4.调查内容
(1)调查当地近十年的草原植被变化情况;
(2)结合本地区近十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分析草原植被变化的原因,并写出调查报告;
(3)对各组的调查报告进行分析、归纳,并向全班同学汇报。
新知讲解
近年来,我省先后采取了人工种草、飞播牧草、草原围栏、草原改良、西部治碱、退耕还草、“生态草”建设、草地治虫灭鼠、草原防火、草种基地建设、天然草原保护和禁牧等措施,有效遏制了草原生态逆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草原保护
新知讲解
1.分析吉林省天然草原集中分布区的气候有什么共同点。
吉林省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的东侧,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吉林省气温、降水、温度、风以及气象灾害等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地域差异。
春季干燥风大,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从东南向西北由湿润气候过渡到半湿润气候再到半干旱气候。冬季平均气温在-11℃以下。夏季平原平均气温在23℃以上。吉林省气温年较差在35-42℃,日较差一般为10-14℃。2015年,无霜期一般为100-160天。
吉林省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59-301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400-600毫米,但季节和区域差异较大,80%集中在夏季,以东部降雨量最为丰沛。正常年份,光、热、水分条件可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
2.查找资料,说一说草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的后果是什么。
会造成草场退化,草原生物因为食物的匮乏出现死亡,土地沙漠化,土地水分流失加剧,绿洲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破坏,世界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最终引发沙尘暴。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活动
新知讲解
小资料
科尔沁草原
历史上的科尔沁草原是指东起嫩江、伊敏河,北及蒙古高原东南部,面积大约45万~60万平方千米的区域。科尔沁草原水利资源非常丰富,有240条大小河流和20多座大中型水库。科尔沁草原地域辽阔,物产丰饶。北部是蒙古草原南端和大兴安岭中部山地,林草丰盛。中部是辽河平原和嫩江平原,地肥水美,地域平坦辽阔,宜农宜牧。南部紧邻辽西山地和燕山北麓,是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过渡地带,更适宜农业经济的发展。
19世纪后期,因滥垦沙质草地,砍伐森林,内蒙古赤峰以北的地区变成了茫茫沙地。为防止沙化、草场退化和土壤盐碱化,内蒙古采取了草场封育、翻耕补播、人工种草、引洪淤灌、防止过牧及营造防护林等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课后总结
了解草原生态环境及其特点,认识了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了解草原资源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草原资源现状和相应的保护措施,认识了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草原及其保护
草原的分类
吉林省的草原
天然草原
人工草地
草地
草坡
板书设计
草山
改良草地
退耕还草地
作业布置
结合今天的课堂内容,思考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草原及其保护》教学设计
课题 草原及其保护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家乡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草原及其保护》是一门活动型综合性的地方课程。本课的编写除了有完善三级课程体系的目的之外,其重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旨在通过教师指导下的体验、探究学习,让学生了解吉林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与民俗等知识,使学生了解家乡,培养从小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初步树立将来建设家乡的理想。
学习目标 1.了解草原生态环境及其特点,认识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2.了解草原资源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资源现状和相应的保护措施,认识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3.通过阅读教材和课外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获取、选择信息的能力;4.通过认识保护自然的紧迫性,培养热爱自然的责任感。
重点 森林、草原资源的重要作用、破坏因素和相应的保护措施。
难点 森林、草原资源的重要作用、破坏因素和相应的保护措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草原具有维持生态平衡、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与农牧民的生活休戚相关。看到草原,你能想到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由此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
吉林省的天然草原主要分布在松原、白城、四平和辽源地区。
调查当地的草原(草地)植被状态
1.目的要求
(1)了解当地草原中的生物,记录你所看到的生物。
(2)了解当地的草原状况,认清当地草原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
答:吉林省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的东侧,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吉林省气温、降水、温度、风以及气象灾害等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地域差异。
历史上的科尔沁草原是指东起嫩江、伊敏河,北及蒙古高原东南部,面积大约45万~60万平方千米的区域。科尔沁草原水利资源非常丰富,有240条大小河流和20多座大中型水库。科尔沁草原地域辽阔,物产丰饶。北部是蒙古草原南端和大兴安岭中部山地,林草丰盛。中部是辽河平原和嫩江平原,地肥水美,地域平坦辽阔,宜农宜牧。南部紧邻辽西山地和燕山北麓,是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过渡地带,更适宜农业经济的发展。
19世纪后期,因滥垦沙质草地,砍伐森林,内蒙古赤峰以北的地区变成了茫茫沙地。为防止沙化、草场退化和土壤盐碱化,内蒙古采取了草场封育、翻耕补播、人工种草、引洪淤灌、防止过牧及营造防护林等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学生了解草原分为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学生认识到吉林省草原资源的概况及其重要性学生认识吉林省草原资源的分布特点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学生认识土壤沙化的原因学生认识土壤沙化的特点学生认识土壤沙化的危害学生认识土壤沙化的治理措施 铺垫后续的操作学习铺垫后续的操作学习铺垫后续的操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换信息,更加明白草原资源的作用拓展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知识面
课堂练习 结合今天的课堂内容,思考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了解草原生态环境及其特点,认识了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了解草原资源现状和相应的保护措施,认识了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了解草原资源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总结概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草原及其保护
草原的分类
天然草原——草地、草山、草坡人工草地——改良草地、退耕还草地吉林省的草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