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时 NH3及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掌握实验室制取NH3的方法。2.掌握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原理、装置、收集、净化方法及制备方法的比较。一、氨的实验室制法1.氨的实验室制法制备原理实验装置收集 NH3极易溶于水,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验满 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____________;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______________产生思考 (1)此装置存在的弊端是什么?如何进行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收集NH3时,试管口处为什么加一团棉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氨的简易制法方法及装置 原理及化学方程式氨水具有________和______,受热易分解。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OH固体具有吸水性,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促使氨水分解。 CaO与水反应,使溶剂(水)减少;反应放热,促使氨水分解。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判断正误(1)实验室中可以利用加热NH4Cl分解的方法制取NH3( )(2)由于氨极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3)氨不能用浓硫酸进行干燥,但可以用无水CaCl2干燥( )(4)为加快产生NH3的速率,实验室中可以用NaOH和NH4Cl反应制NH3( )(5)由于氨极易溶于水,所以多余的氨可以用导管直接插入水中进行吸收( )2.(2023·江苏盐城高一联考)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中制取干燥氨气的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备氨气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少量水C.用装置丙收集氨气D.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气(1)制氨气所用的铵盐不能用NH4NO3、NH4HCO3、(NH4)2CO3等代替,NH4NO3加热时爆炸,而NH4HCO3、(NH4)2CO3极易分解产生CO2气体使制得的NH3不纯。(2)消石灰不能用NaOH、KOH等强碱代替,因为NaOH、KOH具有吸湿性,易潮解结块,不利于生成的氨气逸出,而且NaOH、KOH对玻璃有强烈的腐蚀作用。(3)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和收集的容器必须干燥。二、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比较1.常见气体的制备装置装置应用 固体(或液体)+液体气体 固体(+固体)气体 固体(或液体)+液体―→气体 思考 用上表中装置对应的字母填写下列空白:气体 反应试剂 反应装置O2 KMnO4或KClO3分解Na2O2与H2O;H2O2与MnO2SO2 Na2SO3与浓H2SO4Cu与浓H2SO4,加热Cl2 浓盐酸与MnO2,加热浓盐酸与KMnO4H2 稀盐酸与ZnCO2 CaCO3与稀盐酸NH3 NH4Cl与Ca(OH)2,加热浓氨水,加热浓氨水与CaO2.气体的收集方法(1)一般方法收集方法 收集气体的类型 收集装置 可收集的气体(举例)排水法 难溶于水或微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________________等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______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________________等向下排空气法 密度______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________________等(2)创新方法①从a管进气b管出水可收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等。②若将广口瓶中的液体更换,还可以收集以下气体:换成饱和食盐水收集________,换成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收集________________,换成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且与水不互溶)收集________________。3.常用的防倒吸装置尾气处理时,有些气体要防倒吸,常见的防倒吸装置有:实验室制备气体装置选择的基本思路1.判断下列装置是否正确。2.如图为常用玻璃仪器组成的六种实验装置,均可根据不同的实验需要在其中加入不同的液体或固体试剂,请用适宜装置的字母完成下列填空:(1)既能用于收集Cl2,又能用于收集NO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2)能用于干燥CO2气体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实验室制取Cl2并检验Cl2部分性质的实验中,用于除去Cl2中HCl杂质的最佳装置是____________。(4)用于尾气吸收并能防止液体倒吸入反应装置中的是________________。(5)接在气体制备的连续实验装置中间,用于控制气流平稳的装置是____________。解答实验装置题做到“四看”一看发生装置是否有错:①实验是否需加热。②仪器放置是否有错。③夹持仪器的位置是否有错。二看试剂(反应物、干燥剂、尾气吸收剂等)是否符合实验原理。三看收集方法是否有错(导管伸入的位置等)。四看是否缺少尾气吸收装置,对于有毒气体,一定要设计尾气吸收装置,并选择适宜的吸收剂。1.(2023·南昌高一检测)下列是中学化学中常见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Cl2 B.HClC.SO2 D.NO2.(2023·云南玉溪一中高一月考)用所给试剂与图示装置能够制取相应气体的是(夹持仪器略)( )选项 A B C DX中试剂 浓盐酸 双氧水 浓硫酸 浓氨水Y中试剂 MnO2 MnO2 Cu NaOH气体 Cl2 O2 SO2 NH33.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试剂 试纸或试液 现象 结论A 浓盐酸、浓硫酸 湿润的pH试纸 变红 HCl为酸性气体B 浓盐酸、二氧化锰 淀粉碘化钾溶液 变蓝 Cl2具有氧化性C 浓氨水、生石灰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 NH3溶于水显碱性D 亚硫酸钠、硫酸 品红溶液 褪色 SO2具有还原性4.为了在实验室制取干燥的氨气,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三套实验装置:(1)写出实验室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装置和所用样品都正确且能得到干燥氨气的是______(填“甲”“乙”或“丙”)。(3)检验试管里是否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装置中肯定收集不到氨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第3课时 NH3及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一、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向下排空气法 蓝色 白烟思考 (1)此装置缺少NH3的干燥装置,可在NH3的收集装置之前加一个干燥装置。(2)减缓NH3与空气的对流,使收集到的NH3更纯净。2.不稳定性 挥发性 NH3·H2ONH3↑+H2O NH3·H2O+CaO===NH3↑+Ca(OH)2应用体验1.(1)× (2)√ (3)× (4)× (5)×2.A [浓氨水遇碱石灰放出氨气,实验室可以用装置甲制备氨气,故选A;浓硫酸和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故不选B;体系密闭,若用装置丙收集氨气,空气无法排出,故不选C;氨气极易溶于水,漏斗口浸没在水中,若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气,会引起倒吸,故不选D。]二、1.思考 B C C A A C C C B A C2.(1)O2、H2、NO、CO 大于 Cl2、SO2、NO2、CO2 小于 H2、NH3(2)①难溶于水的气体 H2、O2 ②氯气 二氧化碳 HCl或NH3应用体验1.(1)× (2)× (3)× (4)× (5)√ (6)√2.(1)AB (2)AEF (3)A (4)ACE (5)D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1.D 2.B3.D [浓盐酸易挥发,浓硫酸不挥发,且浓硫酸稀释放热,可制备HCl气体,盐酸可以使pH试纸变红,故A正确;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可制备氯气,氯气可氧化KI生成碘,遇淀粉变蓝,故B正确;浓氨水与CaO混合可制备氨气,氨水显碱性,因此氨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C正确;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其漂白性,故D错误。]4.(1)Ca(OH)2+2NH4Cl2NH3↑+CaCl2+2H2O(2)丙 (3)在试管口放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色,则证明氨气已经集满(或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或浓硝酸放在试管口,若产生大量白烟,则证明氨气已经集满)(4)乙 2NH3+H2SO4===(NH4)2SO4(或NH3+H2SO4===NH4HSO4)解析 (1)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2NH3↑+CaCl2+2H2O。(2)甲中没有干燥装置,得到的氨气中含有水蒸气;乙中浓硫酸能够与氨气发生反应;丙中碱石灰与氨气不反应,能够干燥氨气。(3)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遇红色的石蕊试纸显蓝色,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氨气是否已收集满;氨气和氯化氢或硝酸反应可产生大量白烟,所以可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或浓硝酸放在试管口,若产生大量白烟,可证明氨气已经收集满。(4)氨气为碱性气体,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或硫酸氢铵,故乙肯定收集不到氨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