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文化的功能(意义、作用)。(1)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基本功能)①文化可以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②文化可以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文化可以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④文化可以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2)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对民族的影响)①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②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前提。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经济、政治的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发展。(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5)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人。(文化对个人的影响)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还具有包容性。(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或在当代中国,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惠民利民、天人合一等思想,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的思想和理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对待优秀传统文化①继承和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经过科学扬弃之后服务实践。②创造性转化: 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③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④传播:要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1、文化具有民族性的重要性:(1)民族文化的地位: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2)民族文化的作用: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2.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地位)(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3.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交流与传播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②加强文化交流有利于借鉴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进步;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有利于增进世界各国的友谊和相互了解,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有利于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各国经济的共同繁荣与发展。3.如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措施)(1)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2)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3)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外来有益文化,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4)又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定文化自信,立足中国国情,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反对文化渗透和文化霸权主义,坚定维护我国文化安全。(5)加强文化对外传播能力建设,不断创新文化传播方式,立足实践,依靠现代科技和大众传媒,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6)要克服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两种错误的倾向,坚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4.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上个问题当中的(1)(2)(3)(4)(6)点。5、发展中国文化必须处理好两对关系①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对待传统文化,要做到“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②处理好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要立足国情,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将外来文化有益成果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6、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文化发展的关系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的前提。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③开展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④文化交流是文化交融的前提、基础,文化交融是文化交流的升华、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发展的作用)(1)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了中华文化新辉煌。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文化(1)重要性: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3、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内涵: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3)作用: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重新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4)基本要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5)根本目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4.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1)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文化发展要为了人民,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我们要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3)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必要性(为什么):①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②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2)措施(怎么做):①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②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6.如何建设文化强国?(1)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2)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4)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①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②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7、坚定文化自信(1)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2)如何坚定文化自信:①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②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③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8.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综合探究)(1)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2)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3)必须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4)必须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文化部分答题点拨根据设问或材料的关键词给文化定性,先点出是某种文化,然后谈其作用和功能。(如:革命家书是革命文化;北斗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1.时间古老久远,内涵丰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优秀传统文化2.根源,来源,根本,扎根人民生活 —— 社会实践,中特社义伟大实践3.各种科技(3D,投屏,数字……)——双创,喜闻乐见,大众传媒4.各种精神——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产业,钱,票房,销量,经济——文化与经济6.多种多样的文化—— 包容性,多样性,博大精深,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7.文化作品,人——出发点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讴歌人民群众的实践展示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8.影响青少年/学生/人——文化功能,文化塑造人生,道德修养科学文化修养9.某某家书,某某瓷器,某某展品,某某古村落—— 文化载体10.对外——多样性认本尊他,交流交融,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立足国情交流互鉴。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11.方向问题,文化安全,指导思想问题,—— 理想信念(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为人处世的作风和信念),主旋律,中特文+中特文发道,马义,习思想,社义核心价值观12.免费,公共,活动室,各种馆——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13.时代/某某具体实践——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时代特征时代风貌,中国特色社义实践,社义核心价值观。14,我国优秀,本国—— 文化自信,优秀传统文化。15.经济—— 文化与经济,经济是文化自信的基础。16.电视节目,综艺,文物,电视剧,舞蹈—— 以人民为中心 喜闻乐见,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文化产品17.发展健康向上的电视节目—— 主旋律正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文化。18.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文化多样性19.某某民族的文化,得到了世界的喜欢——文化交流,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