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学案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学案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资源简介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课程标准要求】
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了解概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明确概念的方法,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
【政治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理解概念的含义与特征,正确运用概念,搜集经典概念,分析其内涵和外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发扬科学精神,提高辩证思维能力。知道定义的含义、结构和方法、规则,正确认识划分的含义,
公共参与:遵循规则,正确进行下定义、进行划分。明确划分规则。遵循规则,正确运用概念,发扬科学精神,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考情考向分析】
核心考点 考题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2022 ●北京卷T7;
科学思维的特点和意义 2022●北京卷T17
逻辑思维基本规律 2023●浙江6月卷T28;2023●广东卷T16;2023●湖北卷T13;
逻辑思维规则——判断 2022●海南卷T20;2023●山东卷T12;2023●新课标卷T23;2023●浙江6月卷T27;2023●辽宁卷T15;2023●湖南卷T15;2023●湖北卷T19;
逻辑思维规则——归纳 2022●海南卷T22;2023●辽宁卷T19;2023●江苏卷T12;2023●湖南卷T20;
逻辑思维规则——推理
2022●山东卷T18;2022●北京卷T8;2022●辽宁卷T16;2022●海南卷T21;
辩证思维方法 2022●山东卷T8;2022●辽宁卷T20;
创新思维能力 2022●山东卷T13;2023●新课标T40;2023●山东T17;2023●辽宁卷T15;2023●北京卷T6;2023●浙江1月卷T34;2023●广东卷T20;2023●iaao卷T13;2023●湖北卷T14;
【思维体系构建】
《法治与生活》全书逻辑框架的大思路
第二单元知识体系
本专题脉络
【核心考点突破】
第一部分:必备知识
考点一:概念的概述
一、概念的含义
突破提升:比较概念与属性、概念与语词
二、概念的基本特征
突破提升: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突破提升:比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考点二:明确概念的方法
一、概念的含义
虽属虚词,但把它们组合到判断中,却能表达概念。孤立的助词和叹词则通常不表达概念。
二、明确外延的方法
【典例】
一、单选题
1.下列图示表示了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关于不同事物在所指范围上的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①A是中国;B是河北②A是大学生;B是国家运动员
③A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B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④A是关系判断;B是性质判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中国之制”支撑“中国之治”。中国发展稳定奇迹背后的“制度密码”在于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从概念外延的关系看,下列选项与图示相符合的是( )
A.P人民代表大会制度,S基本政治制度
B.P根本政治制度,S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P民族区域自治制度,S基本政治制度
D.P基本政治制度,S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4.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概念出了问题,相关的思维也会不正确。对下列明确概念的句子所犯的错误分析正确的是( )
① 宪法是国家的法律 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② 词语是表达概念的语言单位 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③ 词可分为名词、动词、代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虚词 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④ 邮件有电子邮件、平寄邮件、国际邮件几大类 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某李姓男子听网店商家说有一只金毛犬特价处理后,果断花费了200元购买。然而当他收到快递后,发现收到的竟然是一只金色毛发的中华田园犬。完成下面小题。
5.从法律角度上看,网店商家将中华田园犬当金毛犬售卖的行为( )
①属于严重的欺诈犯罪行为②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③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④利用了“信息不对称”优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由于未收到真正的金毛犬,男子便质问了商家,商家辩解称小狗的名字就叫金毛,是李姓男子没有问清楚。网店商家的辩解所犯的逻辑错误属于( )
A.同语反复 B.自相矛盾 C.“两不可” D.偷换概念
7.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C为A、B共同的属概念,其逻辑关系用学下图表示。下列符合该图体现A与B逻辑关系的是( )
①买卖合同:购房合同
②知识产权:商标权
③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民法典》规定,名誉是指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下列对“名誉”这一定义认识正确的是( )
①“社会评价”是该定义的定义项
②凡是对民事主体品德的社会评价都属于名誉
③品德、声望等揭示了与其他社会评价的区别
④民法中,名誉可以分为自然人名誉和法人名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第三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南海口举办。下面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概念符合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的是(  )
A.新能源汽车指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
B.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C.新能源汽车不是燃烧汽油、柴油等传统能源燃料的汽车,它可以大大减少碳排放量
D.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都是新能源汽车
10.当前广泛认可的数字经济定义源自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通过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即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这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是( )
A.定义项 B.被定义项 C.种差 D.属概念
11.人们常说,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细胞出了毛病,机体就会产生故障。同样,概念出了问题,相关的思维也就会不正确。下列是同学们在学习概念的相关知识时产生的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
①山东省与威海市——从概念的外延上看属于属种关系
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③继承包括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犯了“越级划分”的错误
④悲观主义者就是悲观地对待人生的人——犯了“同语反复”的错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著作权是指权利人针对特定作品依法享有的支配和获取利益的权利,著作权分为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从逻辑与思维的角度看,著作权这一概念( )
①其内涵中,种差是“权利人针对特定作品依法享有的支配和获取利益”
②分为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这属于明确著作权内涵的方法
③其外延揭示此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④属于抽象思维,思维表达具有严谨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主观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调解,属于诉讼外调解的一种,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社会公德规范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活动。化解民间纠纷是人民调解的基本任务,及时、便捷地解决民间纠纷则是人民调解的显著特点。
调解是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有同学认为,调解分为诉讼调解、诉讼外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对这一划分进行综合评价。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七届中国诗歌节于2023年9月21日至27日在河南郑州举办。
作为国内最高规格的诗歌艺术盛会,本届诗歌节以“诗在中原歌咏中华”为主题,开展多项活动,包括诗歌采风创作与征集活动。邀请了全国知名诗人深入历史文化重镇、红色革命圣地和现代化建设现场体验感受,创作推出一批优秀诗歌作品;群众性氛围浓厚的诗歌活动以诗歌讲堂、吟诵展演、中秋诗会和市民体验等形式开展;诗歌主题剧目展演邀请了一批弘扬新时代风貌的优秀舞台作品集中展演等。
诗歌节是诗人的盛会,更是人民群众的节日。本届诗歌节以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三馆一站”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为主阵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群众参与度高的活动20多项。诗人以诗意形式表达人民的劳动智慧,群众积极参与各类形式的诗会体验活动,两者共同推动诗意生活成为现代社会风尚。
王同学通过视频观看了中国诗歌节活动,并在朋友圈里感慨到:“这真是一场文化盛宴,参加者中既有文化创作者,也有知名诗人、作家和诗歌爱好者;如果让我给诗歌下一个定义,我认为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请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指出王同学朋友圈中的逻辑错误。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概念 概念的内涵 概念的外延
商品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①
国家 ② 古今中外的一切国家,比如中国、美国、法国、德国等
学校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素质教育的机构 ③
语言 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 世界上一切语言,比如汉语、法语、德语、英语等。
运用“概念内涵和外延”有关知识,按照表格示例,完成表格空白处。
【易混易错】
1.动物与植物这两个概念之间关系是矛盾关系。( )
2.正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是一成不变的。( )
3.划分就是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部分的逻辑方法。划分的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小于母项的外延。( )
4.要明确概念的内涵,消除概念在内涵方面的歧义,就需要运用划分的方法。划分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
5.种差指同一种概念与其属概念之间的差别,即“定义项”与其同属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 )
6.“工人”和“工厂”两个概念的外延关系是种属关系。( )
7.任何概念都有外延。( )
8.概念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具有客观性、具体性。( )
9.每一事物只有一种属性,概念是反映事物属性的思维形式。( )
10.语词和概念完全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课程标准要求】
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了解概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明确概念的方法,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
【政治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理解概念的含义与特征,正确运用概念,搜集经典概念,分析其内涵和外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发扬科学精神,提高辩证思维能力。知道定义的含义、结构和方法、规则,正确认识划分的含义,
公共参与:遵循规则,正确进行下定义、进行划分。明确划分规则。遵循规则,正确运用概念,发扬科学精神,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考情考向分析】
核心考点 考题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2022 ●北京卷T7;
科学思维的特点和意义 2022●北京卷T17
逻辑思维基本规律 2023●浙江6月卷T28;2023●广东卷T16;2023●湖北卷T13;
逻辑思维规则——判断 2022●海南卷T20;2023●山东卷T12;2023●新课标卷T23;2023●浙江6月卷T27;2023●辽宁卷T15;2023●湖南卷T15;2023●湖北卷T19;
逻辑思维规则——归纳 2022●海南卷T22;2023●辽宁卷T19;2023●江苏卷T12;2023●湖南卷T20;
逻辑思维规则——推理
2022●山东卷T18;2022●北京卷T8;2022●辽宁卷T16;2022●海南卷T21;
辩证思维方法 2022●山东卷T8;2022●辽宁卷T20;
创新思维能力 2022●山东卷T13;2023●新课标T40;2023●山东T17;2023●辽宁卷T15;2023●北京卷T6;2023●浙江1月卷T34;2023●广东卷T20;2023●iaao卷T13;2023●湖北卷T14;
【思维体系构建】
《法治与生活》全书逻辑框架的大思路
第二单元知识体系
本专题脉络
【核心考点突破】
第一部分:必备知识
考点一:概念的概述
一、概念的含义
突破提升:比较概念与属性、概念与语词
二、概念的基本特征
突破提升: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突破提升:比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考点二:明确概念的方法
一、概念的含义
二、明确外延的方法
【典例】
一、单选题
1.下列图示表示了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上层建筑包括法律、意识形态、政治等内容,因此,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是种属关系,与该图表述一致,①符合题意。
②: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和客观实在的外延相同,而该图表示物质与客观实在是属种关系,②错误。
③: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是两种不同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二者是反对关系,该图表示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是属种关系,与该图示不符,③错误。
④:国家安全包括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等,因此国家安全和政治安全是属种关系,该图表示正确,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关于不同事物在所指范围上的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①A是中国;B是河北②A是大学生;B是国家运动员
③A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B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④A是关系判断;B是性质判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该图中A与B是属种关系,即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中国与河北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①不符合题意。
②:该图中A与B是交叉关系,即两个概念外延间有一部分重合的关系,②符合题意。
③:该图中A与B是种属关系,即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③排除。
④:该图中A与B属于矛盾关系,即“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简单判断包括关系判断和性质判断,关系判断和性质判断是矛盾关系,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3.“中国之制”支撑“中国之治”。中国发展稳定奇迹背后的“制度密码”在于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从概念外延的关系看,下列选项与图示相符合的是( )
A.P人民代表大会制度,S基本政治制度
B.P根本政治制度,S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P民族区域自治制度,S基本政治制度
D.P基本政治制度,S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答案】C
【详解】A:该图表示的P与S是全同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而非基本政治制度,A不符合题意。
B:该图表示的P与S是属种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B不符合题意。
C:该图表示的P与S是种属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C符合题意。
D:该图表示的P与S是交叉关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二者不是交叉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4.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概念出了问题,相关的思维也会不正确。对下列明确概念的句子所犯的错误分析正确的是( )
① 宪法是国家的法律 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② 词语是表达概念的语言单位 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③ 词可分为名词、动词、代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虚词 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④ 邮件有电子邮件、平寄邮件、国际邮件几大类 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①:作为定义,“宪法是法律,”所犯的逻辑错误是定义过宽,因为它没有揭示出宪法区别于部门法“民法”、“行政法”、“刑法”“民事诉讼法”等概念的差异性。而不是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①错误。
②:词语是指语言中最小的意义单位,是由一个或多个音节组成的,有独立意义的语言符号,不仅仅是表达概念的语言单位,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②正确。
③:词可先分出实词和虚词。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虚词再细分为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因此词可分为名词、动词、代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虚词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③正确。
④: “邮件有电子邮件、平寄邮件、国际邮件几大类”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电子邮件是以邮件的介质为标准划分的、平寄邮件是以邮件的处理方式为标准划分的,而国际邮件是以邮件所达地域为标准划分的,而不是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④错误。
故本题选C。
某李姓男子听网店商家说有一只金毛犬特价处理后,果断花费了200元购买。然而当他收到快递后,发现收到的竟然是一只金色毛发的中华田园犬。完成下面小题。
5.从法律角度上看,网店商家将中华田园犬当金毛犬售卖的行为( )
①属于严重的欺诈犯罪行为②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③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④利用了“信息不对称”优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由于未收到真正的金毛犬,男子便质问了商家,商家辩解称小狗的名字就叫金毛,是李姓男子没有问清楚。网店商家的辩解所犯的逻辑错误属于( )
A.同语反复 B.自相矛盾 C.“两不可” D.偷换概念
【答案】5.C 6.D
【解析】5.①:网店商家将中华田园犬当金毛犬售卖的行为,是不讲诚信,不是严重的欺诈犯罪行为,①说法错误,排除。
②④:网店商家将中华田园犬当金毛犬售卖的行为,消费者很难分辨商品的实际品质,商家利用了“信息不对称”优势,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②④符合题意。
③:消费者购买金毛犬的行为,商家并没有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③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C。
6.A:同语反复是逻辑学中的专用名词,是在定义项中直接包含被定义项。商家辩解称小狗的名字就叫金毛,是李姓男子没有问清楚。材料没有体现同语反复,A排除。
B:自相矛盾是在同一思维或论辩过程中,同一思维或论辩的主体同时作出了两个互相否定的命题或判断,违反矛盾律逻辑要求而产生的一种常见的逻辑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自相矛盾,B排除。
C:“两不可”违反排中律,表现为对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或者两者都肯定,或者两者都否定。材料没有体现“两不可”,C排除。
D:偷换概念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是用一个概念去代换另一个不同的概念而产生的逻辑错误。 消费者要买一直金毛犬,商家给的是一只金色毛发的中华田园犬,商家辩解称小狗的名字就叫金毛,是李姓男子没有问清楚。商家的辩解所犯的逻辑错误属于偷换概念,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7.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C为A、B共同的属概念,其逻辑关系用学下图表示。下列符合该图体现A与B逻辑关系的是( )
①买卖合同:购房合同
②知识产权:商标权
③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图表中的C为A、B共同的属概念,且A与B反对关系——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①:买卖合同和购房合同是属种关系,①不符合题意。
②:知识产权和商标权是属种关系,②不符合题意。
③:诉讼分为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因此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是反对关系,③符合题意。
④:社会形态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反对关系,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8.《民法典》规定,名誉是指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下列对“名誉”这一定义认识正确的是( )
①“社会评价”是该定义的定义项
②凡是对民事主体品德的社会评价都属于名誉
③品德、声望等揭示了与其他社会评价的区别
④民法中,名誉可以分为自然人名誉和法人名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①:定义项是一般由“种差+属概念”构成,“社会评价”是属概念,①错误。
②:被定义项和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与名誉的外延相同,因此凡是对民事主体品德的社会评价都属于名誉,②符合题意。
③:“种差”是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品德、声望等揭示了与其他社会评价的区别 ,③说法正确。
④: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民事法律主体分为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该划分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④错误。
故本题选C。
9.第三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南海口举办。下面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概念符合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的是(  )
A.新能源汽车指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
B.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C.新能源汽车不是燃烧汽油、柴油等传统能源燃料的汽车,它可以大大减少碳排放量
D.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都是新能源汽车
【答案】B
【详解】A: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该定义的定义项含有新能源汽车,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A排除。
B:该定义正确地认识了新能源汽车,把握了新能源汽车的本质属性,采用了种差加属概念的形式,符合下定义的规则,B正确。
C: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定形式只是说明被定义项不是什么,而没有揭示它究竟是什么。该定义违反这一逻辑规则,犯了“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C排除。
D:“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用定义联项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种差加属概念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该选项采用的是划分的方法,D排除。
故本题选B。
10.当前广泛认可的数字经济定义源自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通过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即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这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是( )
A.定义项 B.被定义项 C.种差 D.属概念
【答案】D
【详解】D: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数字经济是指具有某些特点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这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是属概念,D正确。
A:定义项,指的是用作定义、描述某些对象的内容的项,这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并不是定义项,A排除。
B:被定义项就是其内涵被揭示的概念。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
C:种差,被定义项与其所在属概念下的其它种概念之间本质差别,这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并不是“种差”,C排除。
故本题选D。
11.人们常说,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细胞出了毛病,机体就会产生故障。同样,概念出了问题,相关的思维也就会不正确。下列是同学们在学习概念的相关知识时产生的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
①山东省与威海市——从概念的外延上看属于属种关系
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③继承包括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犯了“越级划分”的错误
④悲观主义者就是悲观地对待人生的人——犯了“同语反复”的错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②④: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悲观主义者就是悲观地对待人生的人犯了“同语反复”的错误,②④符合题意。
①:山东省与威海市从定义的外延看属于全异关系,①说法错误。
③:继承包括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犯了“多出子项”的错误,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2.著作权是指权利人针对特定作品依法享有的支配和获取利益的权利,著作权分为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从逻辑与思维的角度看,著作权这一概念( )
①其内涵中,种差是“权利人针对特定作品依法享有的支配和获取利益”
②分为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这属于明确著作权内涵的方法
③其外延揭示此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④属于抽象思维,思维表达具有严谨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①: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种差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权利人针对特定作品依法享有的支配和获取利益”便是著作权内涵中的种差,①正确。
②: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多少”,“分为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属于明确著作权外延的方法,而不属于明确著作权内涵的方法,②排除。
③: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③错误。
④:“著作权是指权利人针对特定作品依法享有的支配和获取利益的权利,著作权分为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属于抽象思维,思维表达具有严谨性,④正确。
故本题选B。
二、主观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调解,属于诉讼外调解的一种,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社会公德规范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活动。化解民间纠纷是人民调解的基本任务,及时、便捷地解决民间纠纷则是人民调解的显著特点。
调解是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有同学认为,调解分为诉讼调解、诉讼外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对这一划分进行综合评价。
【答案】①划分要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②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都属于诉讼外调解,诉讼外调解与诉讼调解是同一级。因此,这一划分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与诉讼外调解并列在一起是不正确的划分,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分析】背景素材:调解是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
考点考查:概念的划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有同学认为,调解分为诉讼调解、诉讼外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对这一划分进行综合评价。解答时首先明确概念划分的逻辑规则,然后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调解分为诉讼调解、诉讼外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可联系教材知识划分要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都属于诉讼外调解,诉讼外调解与诉讼调解是同一级。因此,题干的划分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七届中国诗歌节于2023年9月21日至27日在河南郑州举办。
作为国内最高规格的诗歌艺术盛会,本届诗歌节以“诗在中原歌咏中华”为主题,开展多项活动,包括诗歌采风创作与征集活动。邀请了全国知名诗人深入历史文化重镇、红色革命圣地和现代化建设现场体验感受,创作推出一批优秀诗歌作品;群众性氛围浓厚的诗歌活动以诗歌讲堂、吟诵展演、中秋诗会和市民体验等形式开展;诗歌主题剧目展演邀请了一批弘扬新时代风貌的优秀舞台作品集中展演等。
诗歌节是诗人的盛会,更是人民群众的节日。本届诗歌节以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三馆一站”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为主阵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群众参与度高的活动20多项。诗人以诗意形式表达人民的劳动智慧,群众积极参与各类形式的诗会体验活动,两者共同推动诗意生活成为现代社会风尚。
王同学通过视频观看了中国诗歌节活动,并在朋友圈里感慨到:“这真是一场文化盛宴,参加者中既有文化创作者,也有知名诗人、作家和诗歌爱好者;如果让我给诗歌下一个定义,我认为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请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指出王同学朋友圈中的逻辑错误。
【答案】①对参加者概念外延的划分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文化创作者”包括知名诗人、作家和诗歌爱好者。②对“诗歌”的定义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违背了定义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即种差加属概念。
【分析】背景素材:第七届中国诗歌节
考点考查:明确概念的方法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指出王同学朋友圈语言中的逻辑错误,需要调用明确概念的方法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参加者中既有文化创作者,也有知名诗人、作家和诗歌爱好者→可联系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关键词②:给诗歌下一个定义: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可联系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概念 概念的内涵 概念的外延
商品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①
国家 ② 古今中外的一切国家,比如中国、美国、法国、德国等
学校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素质教育的机构 ③
语言 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 世界上一切语言,比如汉语、法语、德语、英语等。
运用“概念内涵和外延”有关知识,按照表格示例,完成表格空白处。
【答案】①市场上售卖的产品,如超市的苹果、酸奶、面包等。②是阶级社会中所特有的政治实体,是 阶级矛盾 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统治、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③各种形式的学校,如成人教育学校、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等。
【分析】背景素材:一组概念表格
考点考查: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有关知识,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商品的外延→可联系教材知识市场上售卖的产品。
关键词②:国家的内涵→可联系教材知识是阶级社会中所特有的政治实体,是 阶级矛盾 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统治、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关键词③:学校的外延→可联系教材知识各种形式的学校。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易混易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