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教学设计(2023最新版)一、教学目标必备知识:党的性质、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党的执政理念。关键能力:通过对课本的梳理,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分析和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二、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相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定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信念。2.科学精神:懂得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是看它在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他政党的特质,看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所起的引领作用。3.公共参与:升华对党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立足实践,并积极投入实践,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教学难点:贯彻落实党的执政理念的具体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视频:《浦江经验20周年》(2024年1月新华社)》展示材料:今年是“浦江经验提出20周年。”“浦江经验”是做好群众信访工作的典范,在20年的创新发展中,“浦江经验”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而言,就在于“浦江经验”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主动践行群众路线,做实沉下去接访,这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生动实践,更体现了党员干部深厚的为民情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引出本框内容2.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2、【学习过程】总议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议题1:党的性质、宗旨、立场探究与分享:展示材料:浦江经验的主要内容是“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通过下访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满足群众心愿,领导干部在急难险重等关键时刻,应该冲在最前列,面对群众信访问题,领导干部也应站在最前面,面对面地做好群众工作。“零距离”倾听民声,面对面解决问题,真心实意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人民,始终相信和依靠群众。领导干部下访,要到矛盾多的地方去,往矛盾“窝”里钻,这样才能取信于民,才能解决一批阶段性的信访问题。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不能含糊,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必须真心实意而不是虚情假意,必须全心全意而不是三心二意,做到“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情景探究:根据视频和材料并结合教材15-16页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么做?交流展示:学生交流并回答。教师总结:通过下访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满足群众心愿(人民立场)领导干部在急难险重等关键时刻,应该冲在最前列,面对群众信访问题,领导干部也应站在最前面,面对面地做好群众工作(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必须真心实意而不是虚情假意,必须全心全意而不是三心二意,做到“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议题一总结:一、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性质:性质: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根本立场:人民立场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践行党的性质宗旨的要求: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议题2:党的执政理念探究与分享1:展示材料:2023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党的二十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考察的第一站是陕西延安市。在南沟村的苹果园,看到乡亲们通过筑水坝、搞滴灌和精细化管理,用苹果“金扁担”挑起好日子,总书记对乡亲们说:“这就是农业现代化,你们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让农民挑上‘金扁担’”。从梁家河一路走来,总书记心里始终惦念着农村、牵挂着农民,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并擘画着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2020年全国两会“下团组”时,总书记讲了一个“金扁担”的故事。当年,乡亲们谈起在吃饱吃好之后更高的愿望时说,将来上山干活就挑着“金扁担”。“‘金扁担’,我把它理解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农业科技工作要突出应用导向,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要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时时放心不下”的牵挂里,既有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的悉心擘画,也有“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殷殷期许,字里行间蕴含着“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相互呼应。“金扁担”挑起乡亲们的幸福生活。情景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p17-18,理解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交流展示:学生交流并回答。教师总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时时放心不下”的牵挂里,既有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的悉心擘画,也有“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殷殷期许,字里行间蕴含着“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相互呼应。(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扶一把老百姓特别是农民”“让农民挑上‘金扁担’”“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殷殷期许;“金扁担”挑起乡亲们的幸福生活。(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究与分享2:展示材料:宁夏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里,看到昔日的稻田变成了产业园区,总书记叮嘱:“发展乡村产业,一定要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始终把保障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剥夺或者削弱农民的发展能力。不能把农民土地拿走了,干得红红火火的,却跟农民没关系。要共同致富。”在内蒙古,田埂上细问土地的流转承包是否惠农;在江苏,大棚里关心草莓产量和农民收入如何……深入群众,倾听民声;行程万里,调查研究。坚实脚步,走出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路径,开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放眼全国,400多万家家庭农场、222万多家农民合作社,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引领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辐射带动农户1.2亿多户。“村‘两委’+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兴农惠农,各类新型经营模式在广袤田野扎根。“金扁担”越挑越稳,成色越来越足,乡村全面振兴连着民族复兴。情景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p18,议一议怎样践行党的执政理念?交流展示:学生交流并回答。教师总结:发展乡村产业,一定要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始终把保障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深入群众,倾听民声;行程万里,调查研究(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保持血肉联系,接受批评监督,加强大团结,形成大合力。)田埂上细问土地的流转承包是否惠农;联农带农,兴农惠农,各类新型经营模式在广袤田野扎根。“金扁担”越挑越稳,成色越来越足,乡村全面振兴连着民族复兴。走出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路径,开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议题二总结:党的执政理念党的执政理念1.是什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确立的依据: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的试金石;人民是历史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立党为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坚持三个代表,都要体现国家民族共同利益、全体人民共同理想;执政为民: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如何贯彻落实党的执政理念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保持血肉联系,接受批评监督,加强大团结,形成大合力。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议题3:党在新时代的宏伟蓝图展示材料:“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传遍希望的田野,回荡在亿万农民的心间。情景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19页回答党在新时代的宏伟蓝图?交流展示:学生交流并回答。教师总结:党在新时代的宏伟蓝图21世纪中叶中国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课堂总结:2.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