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戏曲》第3课《京调》。【教材分析】《京调》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戏曲》第3课欣赏课,《京调》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1960年由上海民族乐团作曲家顾冠仁编曲。乐曲根据京剧音乐中的典型音调连缀而成,结构为引子+A+B+A+B+A+尾声,情绪活泼,构思别具一格。由乐队合奏的引子,运用京剧中胡琴过门的音调,营造京剧音乐的气氛。接着出现A主题的音调,这是由曲笛吹出的清脆明亮的京剧曲牌,模拟大家熟悉的京剧唱腔《苏三起解》,使人感到轻松愉快。中间部分先奏出过门的乐句,随后再由曲笛奏出B主题,使这个舒展的旋律与活波的A主题旋律形成对比。乐曲的最后,突然放慢速度,并由曲笛用散板的京剧唱腔结束全曲。【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是整个小学段的中间阶段,对于音乐知识也处在萌芽的好奇阶段,对音乐课充满了兴趣,乐于参与课堂教学和音乐表现活动,但是,音乐鉴赏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即要科学的引导,又要充分发挥学生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的能力,同时课堂的耐心程度不高,容易激动,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对这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并能分辨乐曲结构的基本结构(二)艺术表现通过聆听、表演、演唱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京剧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三)创意实践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为乐曲伴奏(四)文化理解通过作品,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唱腔、锣鼓经,以及京剧表演形式等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兴趣。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激发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能够分析曲式结构(二)教学难点:1、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为乐曲伴奏【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激情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的国粹是什么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京剧是我国流传最广、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戏曲剧种,已有两百多年历史。那你们知道有关京剧的哪些知识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京剧的艺术表现手段有哪些?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京剧的艺术表现手段有“唱”“念”“做”“打”。那京剧中角色划分几个类型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在京剧中,将性别、年龄、性格、身份不同的人物划分为四个类型,这就是“行当”。这四个行当是生、旦、净、丑,每个行当又可以细分为多个角色。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作品,它的名字叫作《京调》。(书写板书《京调》)【设计意图:以教师演唱为切入点,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导入新课】二、师生互动,感受音乐教师:聆听音乐,判断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风格是怎样的?预设:回答问题教师:有哪些乐器演奏的?演奏的形式是怎样的?预设:回答问题教师:同学们听完这首歌曲,你感觉这首歌曲和京剧的味道一样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京调》是一首民乐合奏曲,表达了欢快、喜悦的心情。再次聆听音乐,你们能听到几个主题?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这段音乐由两个主题音乐构成,下面聆听第一个主题,听听这个主题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节奏有什么特点?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第一个主题的主要乐器是竹笛,情绪是欢快的,乐曲的开始是一段引子,它使用了京剧“过门”的曲调,首先疸染了京剧音乐的气氛。引子由笛子吹出了清脆明亮的旋律,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段京剧唱腔,使人感到轻松愉快。下面我们用声势动作和响板为这段音乐伴奏预设:表现音乐教师:接下来我们聆听第二主题,感受第二主题和第一主题在情绪和节奏方面有什么变化?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通过聆听我们能感受到第二主题音乐节奏变得舒展,旋律流畅,情绪变得优美舒畅。下面我们跟琴哼唱这段音乐预设:哼唱教师:下面跟音乐哼唱预设:哼唱教师:接下来我们继续聆听音乐,听听下面的音乐你们熟悉吗?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第二部分音乐中出现了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的音乐,下面我们第一主题用“A”表示,第二主题用“B”表示,下面再次聆听第二部分并写出这段音乐结构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通过聆听我们知道第二部分是A+B+A,下面我们表现第二部分预设:表现音乐教师:聆听尾声预设:聆听音乐教师:下面整体聆听并记录音乐出现的顺序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结构为引子+A+B+A+B+A+尾声【教学建议:要求听辨主奏乐器的音色,以及两个主题的出现顺序,并熟记主题。】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教师:下面利用道具我们第一部分做声势动作,第二部哼唱表现作品(播放歌曲)预设:聆听音乐,边唱边自由律动(教师引导)【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作品增加学生对我国影视音乐代表作品的了解,并对影视音乐的特点和作用有所认识。激发学生对影视音乐的兴趣。】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教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预设:欣赏视频教师:说说你的感受?预设:讨论【设计意图:通过作品,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唱腔、锣鼓经,以及京剧表演形式等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兴趣。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激发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兴趣。】【板书设计】《京调》民乐合奏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第三单元学戏曲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的国粹是什么吗?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京剧是我国流传最广、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戏曲剧种,已有两百多年历史。那你们知道有关京剧的哪些知识吗?研究背景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Aenean commodo亮亮图文旗舰店https://liangliangtuwen.;京剧的艺术表现手段有哪些?京剧的艺术表现手段有“唱”“念”“做”“打”。那京剧中角色划分几个类型吗?在京剧中,将性别、年龄、性格、身份不同的人物划分为四个类型,这就是“行当”。这四个行当是生、旦、净、丑,每个行当又可以细分为多个角色。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作品,它的名字叫作《京调》。聆听音乐,判断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风格是怎样的?有哪些乐器演奏的?演奏的形式是怎样的?同学们听完这首歌曲,你感觉这首歌曲和京剧的味道一样吗?《京调》是一首民乐合奏曲,表达了欢快、喜悦的心情。再次聆听音乐,你们能听到几个主题?这段音乐由两个主题音乐构成,下面聆听第一个主题,听听这个主题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节奏有什么特点?第一个主题的主要乐器是竹笛,情绪是欢快的,乐曲的开始是一段引子,它使用了京剧“过门”的曲调,首先疸染了京剧音乐的气氛。引子由笛子吹出了清脆明亮的旋律,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段京剧唱腔,使人感到轻松愉快。下面我们用声势动作和响板为这段音乐伴奏接下来我们聆听第二主题,感受第二主题和第一主题在情绪和节奏方面有什么变化?通过聆听我们能感受到第二主题音乐节奏变得舒展,旋律流畅,情绪变得优美舒畅。下面我们跟琴哼唱这段音乐下面跟音乐哼唱接下来我们继续聆听音乐,听听下面的音乐你们熟悉吗?第二部分音乐中出现了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的音乐,下面我们第一主题用“A”表示,第二主题用“B”表示,下面再次聆听第二部分并写出这段音乐结构通过聆听我们知道第二部分是A+B+A,下面我们表现第二部分聆听尾声下面整体聆听并记录音乐出现的顺序结构为引子+A+B+A+B+A+尾声下面利用道具我们第一部分做声势动作,第二部哼唱表现作品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说说你的感受?感谢您的观看!感谢您的耐心观看可爱/纯真/童年/烂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2703001.mp3 02703002.mp3 02703003.mp3 b5c6d04bf759516ca6b8c33bb8b5925a.mp4 【2022新版课标】小学-音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京调》教案.doc 【2022新版课标】小学-音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京调》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