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绿水江南》第3课《江南好》。【教材分析】《江南好》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绿水江南》第3课欣赏课,民乐合奏《江南好》是谭蜜子和金士英根据江南丝竹名曲《欢乐歌》改编的。乐曲既流畅优美,又欢快活泼,具有典型的江南音乐特点,细腻婉转、清澈秀丽。乐曲的旋律基本米自《欢乐歌》,只是做了删繁就简和旋律的变化,使音乐显得更为紧凑、流畅,一气呵成。【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是整个小学段的中间阶段,对于音乐知识也处在萌芽的好奇阶段,对音乐课充满了兴趣,乐于参与课堂教学和音乐表现活动,但是,音乐鉴赏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即要科学的引导,又要充分发挥学生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的能力,同时课堂的耐心程度不高,容易激动,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对这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感受旋律的优美、欢快的情绪、竹笛的音色特点表达的意境。(二)艺术表现能用分析曲式结构,并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朗诵(三)创意实践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为乐曲伴奏(四)文化理解通过学唱歌曲带领学生领略优美的江南音乐,了解江南的风土人情,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对江南音乐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能用分析曲式结构,并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朗诵(二)教学难点:1、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为乐曲伴奏【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激情导入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歌曲《忆江南》你们还记得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演唱一遍预设:演唱教师:这首歌曲表现了什么场景?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作品同样是表现江南的,它的名字叫作《江南好》。(书写板书《江南好》)【设计意图:以问题切入点,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导入新课】二、师生互动,感受音乐教师:聆听音乐,感受这首作品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预设:回答问题教师:通过聆听音乐,说一说这首作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你们熟悉这种乐器吗 这种乐器的音色有什么特点?预设:回答问题教师:这首作品是用中国的传统乐器竹笛演奏,竹笛是我国民族吹管乐器,竹制、横吹,贴有笛膜。分为梆笛和曲笛两种。梆笛音色较为清脆明亮,曲笛音色较为柔和抒情。下面老师介绍一下这首作品《江南好》是谭蜜子和金士英根据江南丝竹名曲《欢乐歌》改编的。乐曲既流畅优美,又欢快活泼,具有典型的江南音乐特点,细腻婉转、清澈秀丽。乐曲的旋律基本米自《欢乐歌》,只是做了删繁就简和旋律的变化,使音乐显得更为紧凑、流畅,一气呵成。再次完整聆听音乐,判断这首作品的演奏形式是怎样的?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这是一首民乐合奏曲目,这首作品由几个部分组成?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乐曲的结构为两大部分。接下来我们聆听第一部分,讨论这段音乐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第一部分中速,优美、婉转的旋律好像把我们带到了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清风、绿柳、红花、小桥、流水、人家,使我们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之中。这一部分由三段旋律构成。分别是:这一部分采用的是我国民间音乐常用的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既有变化,又不失统一。旋律具有江南音乐的特点,围绕着主音用加花的手法,使音乐显得非常流畅、细腻。结构是:引子、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转调之后重复的第一段。这一部分充分发挥了竹笛悠扬的音色,把我们带进优美的江南水乡。下面我们跟琴哼唱第一乐段预设:哼唱教师:下面跟琴哼唱第二段音乐预设:哼唱教师:下面跟琴哼唱第三段音乐预设:哼唱教师:整体演绎第一部分预设:表现音乐教师:接下来我们聆听第二部分,讨论这段音乐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播放音乐)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第二部分由慢渐快,旋律轻快、跳跃,清脆的竹笛声好像把我们从优美的景色之中惊醒。原来,江南不仅有优美的景色,更有江南人的纯朴、豪放,他们载歌载舞表达着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这一部分由三段旋律构成,演奏顺序是:第一段、第二段、第一段、第三段。音乐渐快、渐强,最后在热烈的情绪中结束。下面我们用乐器为第一段伴奏预设:伴奏教师:下面我们用声势动作为第二段伴奏预设:伴奏教师:下面我们模拟竹笛演奏姿势表现第三段预设:模拟表演教师:整体表现第二部分预设:表现音乐教师:整体欣赏预设:欣赏【教学建议:聆听乐曲导人,初步听辨乐曲所具有的江南风格。乐曲较长,可先分段欣赏再完整聆听。了解乐曲两个部分的情绪与结构。欣赏第二部分时,可让学生先试着哼唱并记忆三段旋律,并能分辨三段旋律出现的顺序。乐曲的主奏乐器是竹笛,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词语形容竹笛的音色,初步了解民乐合奏这种演奏形式。】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教师:下面我们第一部分哼唱,第二部分分别用乐器、声势动作、模拟演奏的方式表现作品(播放歌曲)预设:聆听音乐,边唱边自由律动(教师引导)【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作品增加学生对我国影视音乐代表作品的了解,并对影视音乐的特点和作用有所认识。激发学生对影视音乐的兴趣。】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教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预设:欣赏视频教师:说说你的感受?预设:讨论【设计意图:通过学唱歌曲带领学生领略优美的江南音乐,了解江南的风土人情,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对江南音乐的兴趣。】【板书设计】《江南好》民乐合奏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第一单元绿水江南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歌曲《忆江南》你们还记得吗?下面请同学们跟着钢琴演唱一遍这首歌曲表现了什么场景?《江南好》你们熟悉这种乐器吗 这种乐器的音色有什么特点?这首作品是用中国的传统乐器竹笛演奏,竹笛是我国民族吹管乐器,竹制、横吹,贴有笛膜。分为梆笛和曲笛两种。梆笛音色较为清脆明亮,曲笛音色较为柔和抒情。下面老师介绍一下这首作品《江南好》是谭蜜子和金士英根据江南丝竹名曲《欢乐歌》改编的。乐曲既流畅优美,又欢快活泼,具有典型的江南音乐特点,细腻婉转、清澈秀丽。乐曲的旋律基本米自《欢乐歌》,只是做了删繁就简和旋律的变化,使音乐显得更为紧凑、流畅,一气呵成。再次完整聆听音乐,判断这首作品的演奏形式是怎样的?这是一首民乐合奏曲目,这首作品由几个部分组成?乐曲的结构为两大部分。接下来我们聆听第一部分,讨论这段音乐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第一部分中速,优美、婉转的旋律好像把我们带到了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清风、绿柳、红花、小桥、流水、人家,使我们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之中。这一部分由三段旋律构成。分别是:这一部分采用的是我国民间音乐常用的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既有变化,又不失统一。旋律具有江南音乐的特点,围绕着主音用加花的手法,使音乐显得非常流畅、细腻。结构是:引子、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转调之后重复的第一段。这一部分充分发挥了竹笛悠扬的音色,把我们带进优美的江南水乡。下面我们跟琴哼唱第一乐段下面跟琴哼唱第二段音乐下面跟琴哼唱第三段音乐整体演绎第一部分接下来我们聆听第二部分,讨论这段音乐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第二部分由慢渐快,旋律轻快、跳跃,清脆的竹笛声好像把我们从优美的景色之中惊醒。原来,江南不仅有优美的景色,更有江南人的纯朴、豪放,他们载歌载舞表达着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这一部分由三段旋律构成,演奏顺序是:第一段、第二段、第一段、第三段。音乐渐快、渐强,最后在热烈的情绪中结束。下面我们用乐器为第一段伴奏下面我们用声势动作为第二段伴奏下面我们模拟竹笛演奏姿势表现第三段整体表现第二部分整体欣赏下面我们第一部分哼唱,第二部分分别用乐器、声势动作、模拟演奏的方式表现作品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说说你的感受?感谢观看感谢您观看与支持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0603001.mp3 00603002.mp3 61ea9657de65b0a6109382ef6b40893c.mp4 【2022新版课标】小学-音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江南好》教案.doc 【2022新版课标】小学-音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江南好》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