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教案
【教学目标】
1.民法保护人身权利的表现知道,阐述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是民法的重要内容。
2.复述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的地位,人们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
3.正确认识“人肉搜索”现象,把行使监督权与尊重他人隐私统一起来侵犯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学会在互联网活动中善于依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教学重点】了解人身权利的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识别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内容:请同学们分为三个专案组,结合课本内容,学法懂法,并推举法律代表点评分析案例。
活动要求:
1.专案组内部可以分工合作,法律代表可以指定一人或多人。
2.办案时间为5分钟
校园霸凌案:
情境:
近日,海南临高一名女孩遭遇校园霸凌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女孩被多人殴打并被迫下跪道歉。调查报告显示:她左耳鼓膜穿孔;眼睛有异物插入,造成了视力下降,有不可逆的损伤。除了身体上的疼痛,女孩这几天的精神状态也不太稳定,“经常做噩梦,有时候会半夜叫喊出声,还时笑时哭的,说有人要剪她的头发,要打她。
任务一:1.案例中施暴人员侵犯了受害人哪些权利?
2.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施暴人员应如何承担责任?
生:分小组讨论,汇集成文字成果。
师:提示学生多角度总结,引导总结。
一、生命健康俱可贵
1.人身权的含义、种类、重要性
含义 是指不以财产利益为内容,不直接具有经济价值且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民事权利。
种类 人格权;身份权
重要性 ①人身自由(身体自由、行为自由、意志自由)是自然人真正成为独立民事主体的前提;②人格尊严(名誉、姓名、肖像等)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权利;③人们在生活中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
2. 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的含义、重要性
含义 ①生命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尊严。如:非法剥夺生命,致死。
②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以身体完整和行动自由受法律保护为内容的权利。如:致残
③健康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以身体和心理健康受法律保护为内容的权利。如:致病。
重要性 ①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
②身体是承载生命健康的物质载体
③自然人的身体健康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
④民法典把这三项权利置于人格权编的前列
拓展:民法知识速递
明星维权案:
情境:
2021年1月21日,绽妍公司在其运营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的文章,被易烊千玺起诉。文章提到,绽妍即将迎来神秘“蓝朋友”——“他,是实力与流量并存的superstar。舞台上的他,是实力舞者;荧幕中的他,是令人惊喜的青年演员,主演的两部电影均超过10亿票房,舞台和荧幕之外,他是身体力行的正能量偶像。”这段文字介绍后还配了一张侧面人物肖像剪影照。接着文章邀请竞猜这位“神秘蓝朋友”到底是谁,还提供了三个线索——粉丝应援色是红色;曾以文化、专业双科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多才多艺,擅长街舞、书法、雕塑。而领取福利则需“点击在看并转发本文至朋友圈”,并在评论区留言说出“蓝朋友”身份,下期公号文章将选出猜对的十名评论网友获得绽妍蓝膜正装一盒。文中提到了绽妍医疗器械天猫旗舰店的宣传推广活动;其精选留言区有大量留言,均提到“易烊千玺”“四字弟弟”等称呼。
任务二:1.医美企业这篇文章中没有直接点名,只配有一张人物头像剪影,为什么最终会认定侵权了呢?
2.《民法典》是如何规定该权利的?
二、姓名肖像受保护
3.姓名权
含义 是自然人对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权利。姓名用来表达自我、区别于他人的符号。
法律保护 ①自然人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②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由父母决定其姓名,成年后有权自己决定继续使用或者改变姓名,但是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③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 艺名、网名、译名、姓名的简称等,参照姓名权加以保护。
法律禁止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
拓展:干涉、假冒、盗用
干涉 指妨害、阻碍他人行使姓名权的行为。
假冒 即冒名顶替,冒充他人进行活动。
盗用 指未经允许,为牟取不正当利益,擅自使用他人姓名。
4. 肖像权
含义 自然人享有肖像权。肖像权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
法律保护 自然人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法律禁止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地铁偷拍案:
近段时间,广州地铁“大叔被疑偷拍自证清白后仍遭川大女生曝光”的事件所引发的关注仍在持续。据媒体报道,该女生怀疑大叔偷拍自己后便要求检查对方手机相册。为了自证清白,大叔同意女生检查,但手机里没有任何偷拍照片。而后该女生仍在网上曝光大叔形象,称其是“猥琐老头”并发表“难道我的权益没有受到侵害,我就不用去维权了吗”等言论,引发大量争议。当事女生则因自己的鲁莽行为被部分网友“人肉搜索”和曝光个人信息,成了“另一种受害者”,该事件发展至今,形成了没有赢家的糟糕局面。
任务三: 1.案例中的谁的权利受到侵犯?《民法典》中是如何保护这些权利的呢?
三、名誉隐私不可侵
5. 名誉权和荣誉权
含义 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荣誉权是国家和社会对社会生产生活中作出突出贡献或者突出表现的民事主体所给与的积极的正式评价。
法律保护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和荣誉权。
法律禁止 ①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也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 ②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6. 隐私权
含义 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法律保护 自然人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法律禁止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