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短文两篇 课件(共39张PPT)+学案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7 短文两篇 课件(共39张PPT)+学案 +素材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2024年春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下册
史料记载:
唐顺宗时,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为朗州司马,此后又被贬为连州、和州刺史。
梦得兄远道而来,老夫有失远迎,城外有一处别院十分僻静,老夫特命人收拾出来,望兄不要嫌弃才是。
怎会?知县有心了。
和州知县见刘禹锡被贬而来,故意刁难,半年内逼刘禹锡搬了三次家。
第一处,刘禹锡赞不绝口。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辨。
来人,给他换个更差的。
第二处让他想起了京城。
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再换!我就不信他还笑得出来。
换到第三处,知县以为刘禹锡无话可说,然而他却提笔写下……
出名,有名。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
神异。
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神异。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这。
德行美好。

托物言志

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寄托感悟。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




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功名的人。
博学的人。
没有功名的人。






可以弹琴,阅读佛经。
调素琴

调弄。
素琴
不加装饰的琴。
阅金经
金经
佛经。
弦乐器。
管乐器。
官府文书。
形体、躯体。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诸葛亮
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扬雄
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去居住。
有人说:“那里太简陋,怎么能住呢?”
孔子说:“有君子住在那儿,有什么简陋的呢?


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类比有“吾”之陋室,说明陋室也可借高尚之士散发芬芳,引出本文的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指出此室可以与古代名贤的居室比美,有引这二人为楷模、同道的意味,意在表明作者自己也有古代名贤的德操和才能。


陋室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居室的陋与不陋不取决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取决于它的主人之德。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陋室主人以诸葛亮、扬雄二人为楷模、同道,心怀大志、品德高尚,所以陋室不陋。
楷模
楷模
楷模
楷模
陋室
子欲居九夷
或曰 陋 如之何
子曰 君子居之 何陋之有
——《论语· 子罕》
本文通过对陋室情景的描绘,极力表现“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虽然我们身处物欲横流的社会,但是只要我们能守住心灵,追求自己的乐趣,刻苦学习,内心充实,就能做自己的主人。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呢?

欣赏歌曲《陋室铭》,并背诵。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
谢 谢,同学们再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 短文两篇(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其各自的写作背景,以及“铭”“说”这两种文体。2.疏通课文大意,积累文言词句。朗读并背诵这两篇短文。(重点)3.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的高洁志趣。(重点、难点)
基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德馨(   ) 鸿儒(   ) 案牍(   )甚蕃(   ) 淤泥(   ) 濯(   )清涟(   ) 不蔓不枝(   ) 亵玩(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往来无白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仙则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可爱者甚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表现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文本感知 4.选文对陋室是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各有怎样的特点?5.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陋室铭》《爱莲说》两文都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写法,《陋室铭》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莲说》则通过赞美莲的形象表达自己的节操,两文都写得较含蓄。
疑难探究 6.《爱莲说》的文末为什么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菊、莲、牡丹”?
参考答案
1. xīn rú dú fán yū zhuó lián màn xiè
2.(1)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2)形体、躯体 (3)出名,有名 (4)多 (5)亲近而不庄重
3.(1)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2)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4.居室环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日常生活:高雅。
5.托物言志 生活态度和情操
6.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