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法治国家(教案)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 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 法治国家(教案)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 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8.1法治国家
课标要求:列举事例,阐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意义。
学习目标:
1.法治国家的内涵。
2.建设法治国家的具体要求。
3.结合近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分析建设法治国家的重大意义。
4.结合具体事例、阐释如何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推动宪法和法律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
政治认同:坚定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信念,相信依法治国下的中国能够实现公平正义。
科学精神:通过学习,掌握法治国家的内涵、要求和意义。
法治意识:通过学习,自觉做到尊法、懂法、学法、用法、守法。
公共参与: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法治国家建设需要人人参与。
教学重难点:法治国家建设的要求,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出示课题:法治国家
第一目 法治国家的内涵
议题一:什么是法治国家
答①对企业: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少排污少交税,企业节能减排动力大增;增强企业环保意识。
②对国家:提升国家环境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促进法治国家建设;
③“费改税”的过程是一个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听取人民诉求、反映人民意愿、汇聚人民智慧的过程,也是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纳人法治轨道、不断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过程。
一、法治国家的内涵
1、法治国家的内涵
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
2、法治国家的具体表现(基本特征)
(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法治的根本原则
①表现: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②原因: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民众的期望,符合民众的利益,体现了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
(2)坚持良法之治——良法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
①原因: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理,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
②表现:一方面,良法应内容合理,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另一方面,良法应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③要求:必须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方可制定出良法,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国家。
(3)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法治的精髓
①原因: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包括人身权、财产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
②要求: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在法治国家,公民的权利和尊严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过执法和司法加以保障。
(4)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①原因:国家的各项权力,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督权等,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
②要求:需要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不敢腐”是纪律、法治、震慑,侧重于保持高压、持续震慑,是不能、不想的前提;
“不能腐”是制度、监督、约束,侧重于扎紧笼子、堵塞漏洞,是不敢、不想的保障;
“不想腐”是认知、觉悟、文化,侧重于提高思想觉悟、坚定理想信念,是不敢、不能的防线。
第二目 建设法治国家
议题二:怎样建设法治国家
二、建设法治国家
1、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法治国家意味着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
2、建设法治国家的具体措施
(1)推进宪法的实施
①原因: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②要求: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
合宪性审查是指特定的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对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和特定主体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做出处理的制度。
——2022年7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严禁在就业上歧视曾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康复者,对此类歧视现象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
备案审查是指规范性文件在制定颁布后,按法定期限报同级或上一级人大常委会备案,由接受备案的人大常委会在法定期限内依照法定标准和程序对其进行监督审查的活动。
(2)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①原因: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
②要求: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
(3)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①原因:已经制定的法律需要得到有效实施。
②要求:
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
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惩罚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3.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
通过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