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我国的社会保障(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必修二 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我国的社会保障(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必修二 统编版

资源简介

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教学设计
(2023最新版)
一、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了解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了解按劳分配的地位、基本内容、要求、意义。了解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内容、意义。理解居民收入的来源。理解劳动的重要性、要求。理解完善收入分配的原因、措施。
关键能力:培养区分我国分配方式的能力,分析我国完善收入分配的原因、措施。
二、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认识到我国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因,认同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国家的各项社会保障政策。
2.科学精神:认识到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根据我国的国情,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3.公共参与:运用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知识,针对我国当前社会保障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我国社会保障的基本形式、保障措施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社会保障的作用,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农民工暮年谁来保障》提出问题:这些农民工一旦生病将来靠谁?不能打工将来怎么办?我国要如何做才能切实帮助超龄农民工们解决人生难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走进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
2、【学习过程】
总议题:我国的社会保障
议题1:如何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
探究与分享一:
展示视频:
针对部分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人群还存在“漏保”“脱保”“断保”的情况,党的二十大提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人社部指出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政策:养老保险方面要落实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养老保险的户籍限制。在工伤保险方面,巩固建设工程领域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成果等要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失业农民工发放失业保险待遇……由此尽力保障农民工等群体能从社会保险中受益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规范养老院等养老机构市场,同时大力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颁布了“完善基层养老机构体系“、“增加社会养老机构优质供给”等相关指导类政策,积极推动养老院等养老产业的规范化、良性化发展。
人社部、民政部等十二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3年春节期间“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的通知》,其中指出:民政部门要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困难农民工提供社会救助,强化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要落实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政策,加强遭遇急难农民工的救助帮扶。
情景探究:根据视频和材料信息并结合教材说一说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及其具体形式?交流展示:学生交流并回答。
教师总结: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说一说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及其具体形式?
①尽力保障农民工等群体能从社会保险中受益(社会保险)
②我国政府大力规范养老院等养老机构市场,同时大力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动养老院等养老产业的规范化、良性化发展(社会福利)
③民政部门要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困难农民工提供社会救助,加强遭遇急难农民工的救助帮扶(社会救助)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社会保障——社会优抚;还存在大量补充性的社会保障形式,如企业年金、社区服务等
知识梳理:一、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
1、社会保险
地位:社会保障体系核心
对象:全体公民
内容: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
方式: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筹集资金
作用: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医疗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知识拓展:我们除了发挥社会保险保障作用,还可以向大众普及商业保险,构建尽可能完善的保险体系!
2、社会救助
地位:最先形成、历史最悠久、生活生存权利“最后一道防线”
对象: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社会经济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
方式: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给予无偿帮助
作用:保障最低生活水平
内容: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
3、社会福利
地位: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对象: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妇女等
内容:社会化服务、 实物供给、福利津贴
作用:满足社会成员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改善提高
4、社会优抚
地位:褒扬、补偿、优待、综合性的特殊社保
对象: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军烈属
内容: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
5、其他社会保障
除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基本保障外,还存在大量补充性的社会保障形式,如企业年金、社区服务等。
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
充养老保险制度。
社区服务是在政府指导下,以社区组织为依托,在城乡一定层次的社区内以全体社区居民为对象,以特殊群体为重点,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向他们提供福利性服务的一种社会化保障机制。
探究与分享二:
展示材料:
截至2023年8月5日上午,受强降雨影响,河北省已有98个县区883个乡镇遭受洪涝灾害,受灾人口222.29万人。为应对京津冀强降水灾情,国家多个部委、全国总工会、中国红十字会等近日陆续安排、追加救灾及灾后重建资金。截至5日上午,京津冀获批各类救灾、重建资金已超8亿元。
2023年6月,国家医保局对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进行调整,针对部分新药定价偏高、群众负担重的问题,整合13.5亿参保人的用药需求,将341个新药纳入目录,并紧紧围绕药品给患者带来的受益确定价格水平。
2023年3月27日,距“皖惠保”第三季参保通道关闭仅剩一天。政策指导,央企承保。“皖惠保”是中国人保2020年推出的安徽专属补充医疗保险,第三季皖惠保除了延续了低价格、高保障的普惠性特点,在66元400万保障的基础上,增加了99元的升级版,保障额度提升至500万。
情景探究:结合材料思考社会保障的作用?
交流展示:学生交流并回答。
教师总结:结合材料思考社会保障的作用?
①为应对京津冀强降水灾情,国家多个部委、全国总工会、中国红十字会等近日陆续安排、追加救灾及灾后重建资金。(通过社会救助可以给予受灾居民无偿帮助社会保障,能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
②国家医保局对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进行调整,针对部分新药定价偏高、群众负担重的问题,紧紧围绕药品给患者带来的受益确定价格水平(优化基本医疗药品供给,满足患者医疗需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维护居民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生活秩序社会救助)
③皖惠保”是中国人保2020年推出的安徽专属补充医疗保险,第三季皖惠保除了延续了低价格、高保障的普惠性特点,在66元400万保障的基础上,增加了99元的升级版,保障额度提升至500万。(有利于发挥社会互助功能,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知识梳理:二、社会保障的作用
1、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基本生活权利,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稳定,发挥民生保障安全网作用。(保障生存功能—>民生保障)
2、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发挥收入分配调节器作用,调节群体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促公平正义。(调节利益功能—>公平正义)
3、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发挥社会互助共济功能,社会成员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分担互助功能—>持续发展)
议题2: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探究与分享:
展示材料: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有专家指出,“覆盖全民”体现的是普惠性要求,“统筹城乡”突出的是缩小城乡差距,“公平统一”针对的是现实中制度碎片化现象,“安全规范”对应的是制度可靠与规范运行,“可持续”强调的是能够造福世代人民,“多层次”满足的是人民群众不断丰富的美好生活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提“安全规范”的要求,因为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要强化规范管理,同时只有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才能实现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健康持续发展。
可持续的社会保障要求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发展性、战略性和前瞻性,既立足现实解决实际问题,又着眼未来解决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要求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防止落入“福利陷阱”。
情景探究:说明我国应该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交流展示:学生交流并回答。
教师总结:
①“覆盖全民”体现的是普惠性要求(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②“统筹城乡”突出的是缩小城乡差距,“公平统一”针对的是现实中制度碎片化现象(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③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要强化规范管理(要做到权责清晰,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④做到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要求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防止落入“福利陷阱”(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知识梳理:三、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要建立起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保障适度、可持续),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3、要做到权责清晰,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4、总之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课堂总结:4.2我国的社会保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