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人口本课教材内容包括“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人口东多西少”两个框题,每个框题各包含一个活动,正文部分主要阐述人口数量、人口增长趋势、人口众多的优势、计划生育国策、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格局,“活动”部分意在让学生理解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让学生感受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的差异,形成正确的人口发展观。本课内容难点不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主要体现在图表资料的解读上,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从图表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分析归纳能力,探询知识的热情高涨,但知识储备有限,思维的深度不够,逻辑推导、分析、鉴别能力需要提高。这部分内容虽然在七年级上册世界地理的学习中接触过,但针对八年级学生认识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有限的特点,仍需教师引导补充。知识与能力 核心素养能够运用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分析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地理实践力通过辩论等形式,分析我国人口特征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综合思维能够根据我国人口增长的变化,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结合人口政策的调整,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人地协调观根据中国人口的分布图,找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说出人口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地理实践力教学重点: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变化趋势;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教学难点: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人口分布特征成因及对我国人口政策的理解。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下列图片: 同学们读图后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我国人口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如果我国人口停止增长,或者不断减少好不好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我国人口的特点和人口政策,解答同学们的疑虑。二、探究新知(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教师提问:结合大家查找的资料,说说最近我国人口普查的人口总数是多少。提示: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约为14.12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5,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1图1.10“中国人口增长示意”,观察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如何。学生读图分析,交流各自的成果。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可以说是比较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阶段,人口曲线可以说呈直线上升。提问: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呢?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人口增长迅速。教师补充:我国人口基数大,是我国人口增长方面最主要的特点。3.讨论:我国人口众多,这样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组织辩论会:人多到底好还是不好?学生1:人多好。人多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学生2:人多能为我们提供广大的消费市场。学生3:人多力量大。学生4:人多不好。人多吃掉的粮食多,用掉的煤等矿产也多。学生5:人多会造成交通堵塞、供水不足、住房紧张等问题。学生6:……在激烈的争论中,教师适当点拨。教师过渡: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同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在一定时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而今,众多的人口却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并产生一系列问题,如交通堵塞、居住拥挤、就业困难等。面对这些问题,我国是如何应对的呢?提示: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4.近年来,针对我国人口现状,我国不断调整人口政策。多媒体出示人口政策调整资料:1982年,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建议一对夫妇只生1个小孩。2002年9月1日,计划生育政策正式实行,规定1对夫妇只生1个孩子,提倡少生、优生、晚婚、晚育。随着计划生育的严格执行,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开始降低。2015年开放全面二孩政策,即父母无论是否是独生子女,都可生育两个小孩。2021年计划生育政策再次调整,当年8月20日,通过了全面三孩政策,规定一对夫妇可以生育3个小孩,希望广大中国夫妻多生、优生。讨论:人口政策的调整有何意义?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总结:将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的供给、减缓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促进人口的均衡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有利于更好地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教师点拨:即使我国的生育政策不断调整,但计划生育仍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教师过渡:我国人口众多,那么是不是全国各地人口都多呢?我国人口分布是否均匀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我国人口的分布。(二)人口东多西少1.读教材P13图1.13“中国人口的分布”。从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画一条直线,将我国划成东部和西部。人口密度在400人/千米2以上和人口密度在10人/千米2以下的地区各主要分布在哪里?学生回答。提问:为什么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密度比西部地区要大?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可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开发时间的长短等方面来总结。练习:感受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差异,比较江苏和青海的人口密度。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说说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提示:东部的江苏省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位于沿海,基础设施好,城镇和产业密集,经济发展较快,因此人口密度大。而青海位于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滞后,所以人口稀少。2.讨论、交流:针对教材P14“活动”第2题中的不同观点,进行交流讨论,谈谈你的看法。教师总结:人口的分布有其必然的自然、经济原因,人口的流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合理的人口流动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不能用行政命令,强行搬迁。政府应加强管理并正确引导,使人口有序流动。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人口的特点和分布,我们知道了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要实行计划生育。由于自然条件不同,我国人口分布不均,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本节知识基本上都要从统计图表中来获取,因此,教学策略的选择应着重体现在读图分析过程的设置上,包括提什么问题、问题出现的前后顺序、哪些问题适合独立分析、哪些问题适合小组讨论等。结合学生学情,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读图指导。本节课教学设计的特点就是进行逐层深入式的探究,让学生理解我国人口问题,并将人口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这一难点,通过问题设问的形式在课堂讲授中巧妙穿插,可以很好地解决教学难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