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法治政府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法治政府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8.2法治政府 教案
一、理论基础和依据
本教案以法治政府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法治政府的内涵和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二、课标要求
1. 了解法治政府的内涵和特征。
2. 理解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意义。
3. 掌握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三、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对法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法治政府的内涵和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意义可能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法治政府的内涵和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目标和设计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法治政府的内涵和特征,理解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意义,掌握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为建设法治政府贡献力量。
2. 教学设计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法治政府的内涵和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法治政府的内涵和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法治政府的内涵和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意义。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3 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法治政府的视频或讲述一个相关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10 分钟)
讲解法治政府的内涵,包括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等方面。
介绍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意义,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
3. 案例分析与讨论(15 分钟)
呈现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涉及的法治政府的内涵和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意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案例的理解和看法。
4. 总结与归纳(5 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治政府的内涵和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总结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如推进宪法实施、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善法律实施机制等。
5. 作业布置(2 分钟)
布置一份作业,让学生查找并分析一个与法治政府相关的案例,加深对法治政府的理解。
一、法治政府的内涵
1.法治政府的定义:
法治政府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政府。
法治政府的特点
(1)职能科学的政府
原因:政府不能什么都管,也不能该管的不管,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关系的配置必须科学合理。
要求: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都是法治政府必须承担的基本职能。
注意:政府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医疗、养老、失业保障、户籍、住房、计生社会保障体系,发布台风预警、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政府保障改善民生,免除贫困家庭学生学杂费等,我们可以认为是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之基本职能。
(2)权责法定的政府
原因:如果政府权力没有严格的法律界定,就会出现权力行使的错位、缺位和越位等现象。
要求:需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3)执法严明的政府
原因:只有执法严明,才能保证政府有效履行职能,服务社会公众,确保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要求:执法严明重在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
(4)公开公正的政府
原因:通过公开公正执法,能够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要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公正执法要求将公平正义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将其贯彻于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
(5)智能高效的政府:
政府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促进依法行政,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不断提高服务效能(属于举措)。
(6)廉洁诚信的政府
表现:政府必须清廉,不得利用公权力谋求私人或团体利益。政府要做到诚实守信,不能朝令夕改,言而无信。
举措: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贪腐和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
(7)人民满意的政府:
政府要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风清气正、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属于举措)。
【特别提醒】
(1)拓宽政府职能”说法有误;“转变政府职能”说法正确。“政府履行职能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法治政府意味着政府要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不能写成“改变”政府职能
(2)“我国建立了完备的行政执法和司法体制”这一说法有误,因为我国正在完善这一体制。
(3)对于“确保”需要慎重判断,教材出现的一律对。但是题目出现的,比如“发展民主监督有利于确保政府依法行政”是错的,因为太绝对了,在我国,一般是通过党的领导、完善制度来实现“确保”。
注意:“杜绝或消灭腐败” 不能说,只能说“预防或者防止腐败”。但是有些“杜绝”因为教材出现过,那就可以说,比如“能够有效杜绝西方国家常见的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问题”。
(4)对于政府的权力,我们可以“监督”“制约”,但是不能“约束”“限制”。
二、建设法治政府
1.要求
(1)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2)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2.意义
(1)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对政府)
(2)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对政府与其他的关系)
七、教学案例与探究
例如,在讲解“法治政府的内涵”时,可以引用“孙志刚案”作为案例。通过分析这个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法治政府的内涵,包括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等方面。
八、作业和板书设计
1. 作业:要求学生查找并分析一个与法治政府相关的案例,撰写一篇案例分析报告。
2. 板书设计:
法治政府的内涵
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意义
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通过以上板书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