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五十六朵花》第2课《快乐的罗梭》【教材分析】《快乐的罗梭》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五十六朵花》第2课欣赏课。《快乐的罗梭》是一首弹拨乐合奏曲,作曲家张式业根据彝族民间音调改编而成。首乐曲短小精致,旋律简单、优美流畅,情绪轻快活泼,具有很强的舞蹈律动感,是一富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乐曲,刻画了玮族人民载歌载舞、歌唱美好生活的形象。【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要从把握歌曲的情绪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一年级属于小学段的低学段,自我管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管控学生,管理课堂纪律,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通过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和所表现的意境(二)艺术表现能用欢快、优美的歌声哼唱主题音乐(三)创意实践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去表现歌曲(四)文化理解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熟悉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能用欢快、优美的歌声哼唱主题音乐(二)教学难点:1、能用简单的肢体动作去表现歌曲【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彝族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下面我们通过图片来欣赏一下彝族的风采?预设:欣赏图片教师:欣赏完你有什么感受呢?预设:回答问题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作品,它的名字《快乐的罗梭》,书写板书《快乐的罗梭》。(播放歌曲)【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导,激起学生学习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二、师生互动,感受音乐教师:聆听音乐,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再次聆听音乐,该作品表现了怎样的画面?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快乐的罗梭》是一首弹拨乐合奏曲,作曲家张式业根据彝族民间音调改编而成。首乐曲短小精致,旋律简单、优美流畅,情绪轻快活泼,具有很强的舞蹈律动感,是一富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乐曲,刻画了玮族人民载歌载舞、歌唱美好生活的形象。同学们你们知道“罗梭”是什么意思吗?预设:讨论回答教师:“罗梭”是彝族的意思,下面我们分段聆听,首先聆听第一部分,听听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情绪是怎样的?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这一主题是由月琴主奏的,月琴是彝族人民较喜爱的乐器。主题在高音区重复演奏一遍后接着又在其他音区、调性上反复演奏,并且运用了不同的乐器、不同的力度、给人一种循环往复、不断变化的感觉。这段音乐主题只有两个乐句,第一乐句由“1”“3”“5”三个音组成,第二乐句以“6”“1“3”为骨干音,对比强烈,这也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常有的特点乐曲首先是一段简短的前奏,然后直接进人乐曲的主题。下面我们哼唱主题预设:哼唱教师:下面我们边哼唱主题边模拟月琴演奏表现音乐预设:表现音乐教师:聆听第二部分,听听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情绪是怎样的?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乐曲转人中段,琵琶主奏,由四二拍转为四三拍,旋律抒情、优美,与第一段形成对比,仿佛月亮初升,一对对青年男女围坐在篝火旁互诉衷肠。下面模拟琵琶演奏音乐预设:模拟琵琶演奏音乐教师:聆听第三部分,听听这段音乐你熟悉吗?情绪是怎样的?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乐曲第三部分,完整再现主题。先由扬琴主奏,速度越来越快,舞蹈速度也随之加快。紧接着乐队合奏,仿佛欢乐的人群情绪高涨,姑娘们的舞裙在快速旋转,簿火也越饶越旺。音乐就在这样的高潮中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下面我们边听音乐边跟着老师学跳彝族舞蹈动作预设:跳舞教师:下面我们完整的欣赏预设:欣赏【教学建议:介绍月琴、琵琶、扬琴等乐器,聆听、了解它们的音色和演奏特点。观看《快乐的罗梭》舞蹈视频,感受音乐欢快、热烈的情绪。飞建业通过视频或图片资料介绍彝族相关文化与音乐。学习几个彝族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教师:下面上台第一部分哼唱,第二部分模拟演奏,第三部分跳舞的形式表现音乐预设:表现【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到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欣赏视频预设:欣赏视频教师:欣赏完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呢?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下面集体进行表演唱预设:表演【设计意图:从有声的音乐到无声的休止符,丰富学生的音乐感受,培养学生的内心节奏感。通过生动、有趣的音乐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五、结语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板书设计】《快乐的罗梭》1=F 2/4 小快板民乐合奏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第五单元五 十 六 朵 花同学们,你们知道彝族吗?下面我们通过图片来欣赏一下彝族的风采?欣赏完你有什么感受呢?同学们说的很好,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作品,它的名字《快乐的罗梭》聆听音乐,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再次聆听音乐,该作品表现了怎样的画面?《快乐的罗梭》是一首弹拨乐合奏曲,作曲家张式业根据彝族民间音调改编而成。首乐曲短小精致,旋律简单、优美流畅,情绪轻快活泼,具有很强的舞蹈律动感,是一富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乐曲,刻画了玮族人民载歌载舞、歌唱美好生活的形象。同学们你们知道“罗梭”是什么意思吗?“罗梭”是彝族的意思,下面我们分段聆听,首先聆听第一部分,听听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情绪是怎样的?这一主题是由月琴主奏的,月琴是彝族人民较喜爱的乐器。主题在高音区重复演奏一遍后接着又在其他音区、调性上反复演奏,并且运用了不同的乐器、不同的力度、给人一种循环往复、不断变化的感觉。这段音乐主题只有两个乐句,第一乐句由“1”“3”“5”三个音组成,第二乐句以“6”“1“3”为骨干音,对比强烈,这也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常有的特点乐曲首先是一段简短的前奏,然后直接进人乐曲的主题。下面我们哼唱主题下面我们边哼唱主题边模拟月琴演奏表现音乐聆听第二部分,听听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情绪是怎样的?乐曲转人中段,琵琶主奏,由四二拍转为四三拍,旋律抒情、优美,与第一段形成对比,仿佛月亮初升,一对对青年男女围坐在篝火旁互诉衷肠。下面模拟琵琶演奏音乐聆听第三部分,听听这段音乐你熟悉吗?情绪是怎样的?乐曲第三部分,完整再现主题。先由扬琴主奏,速度越来越快,舞蹈速度也随之加快。紧接着乐队合奏,仿佛欢乐的人群情绪高涨,姑娘们的舞裙在快速旋转,簿火也越饶越旺。音乐就在这样的高潮中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下面我们边听音乐边跟着老师学跳彝族舞蹈动作下面我们完整的欣赏下面上台第一部分哼唱,第二部分模拟演奏,第三部分跳舞的形式表现音乐下面请同学们欣赏视频欣赏完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呢?下面集体进行表演唱谢谢大家的观看感谢您观看与支持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3803001.mp3 03804001.flv 13dec76d218242b1b80bbc147151b07b.mp4 【2022年新课标】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快乐的罗梭》教案.docx 【2022年新课标】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快乐的罗梭》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