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会 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打铁花 一场光与火的盛宴 课件 (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班会 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打铁花 一场光与火的盛宴 课件 (21张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一场光与火的盛宴
打铁花
“烘炉入夜熔并铁,飞焰照山光明来。”
教师: XXXX
时间: 2024
中/国/传/统/文/化
前言
“烘炉入夜熔并铁,飞焰照山光明来。”
“打铁花”初源于工匠们的祭祀活动。每年年初,五门工匠们开业之前,为首的工匠就会经过协商,搭好花棚,并在花棚的北方,面向南搭一神棚,选定吉日,到本县老君庙、火神庙中献上各种祭祀品。
中/国/传/统/文/化
目录
历史起源
01
活动准备
02
狂野的民间艺术
03
打铁花传承保护
04
中/国/传/统/文/化
历史起源
每年年初,五门工匠们开业之前,为首的工匠就会经过协商,搭好花棚,并在花棚的北方,面向南搭一神棚,
选定吉日,到本县老君庙、火神庙中献上各种祭祀品。
第一章
历史起源
“打铁花”的历史起源
“打铁花”初源于工匠们的祭祀活动。每年年初,五门工匠们开业之前,为首的工匠就会经过协商,搭好花棚,并在花棚的北方,面向南搭一神棚,选定吉日,到本县老君庙、火神庙中献上各种祭祀品。
之后,五匠中各门店、字号内的所有人等,都抬着本店供奉的老君神像,列队而行,一路吹吹打打、鸣放鞭炮到神棚。沿途各工匠的店铺都要设香案供品迎送。队伍到达神棚后,把老君神像安放在神棚之内,举行祭祀仪式,求老君爷、火神爷保佑全年平安、生意兴隆、四季发财。夜晚开始打花。
历史起源
参加打花的多是各门店的工匠,打花之前都要在神棚内跪拜、更衣,求神灵保佑安全,避免烧伤。工匠们的祭祀活动得到道士们的支持和参与。道士们或提供打铁花的场地(多是属于庙产的空地),或出钱出物。在工匠们祭祀游行时,道士们往往组织笙、箫、管、笛、丝竹、锣鼓等乐器,为工匠们助兴助威。
平时,工匠们为道士们铸造钟、罄、云牌、香炉、火盆之类,也是不收费的。遇到道教的重大庆典,道士们也会出钱出物,请工匠们举办“打铁花”,为道教增添光彩。这无形中促进了“打铁花”活动的开展。显而易见,“打铁花”的最初目的一是为了展示本行业的气派,取悦于群众,扩大影响,等于做一次广告。二是讨个吉利,利用“花”与“发”的谐音,取“打花打花,越打越发”之意,象征着事业发达兴旺。
历史起源
确山铁花始于北宋,鼎盛于明清。古代确山道教圣地乐山,与湖北武当山、泌阳铜山并称中原道教三山。打铁花原是炼丹道士祈福禳灾、驱邪镇宅的法事活动,也是民间金银、铜、铁、锡五门工匠每年春节开业时和道士们一起为祭祀共同的祖师爷——太上老君而举行的一种仪式,具有道教神秘色彩和五金工匠的行业特点。
确山铁花
历史起源
北宋灭亡后,打铁花随着确山人的南移和北迁流传全国,形成了不同的式样。明清时期,由于官府提倡和社会各界支持,确山铁花达到鼎盛,并从原来的工匠开业庆典或玉帝、老君、王母娘娘诞辰等道教祭祀活动扩展到还愿、升迁、嫁娶、高中、建宅节日等一般性的喜庆活动。
确山铁花在本土流传过程中,不断吸收放鞭炮、放烟花、耍龙灯、打铜器、游社火等多种艺术元素,逐渐形成恢弘壮阔、气势磅礴、喜庆吉祥的独特表演风格。民国初年,因战乱和灾害,确山铁花濒于灭绝。新中国成立后,确山打铁花也仅于1952年、1956年和1962年表演过三次。至1988年,经杨建军挖掘整理,确山铁花再次展示出独特的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
活动准备
每年年初,五门工匠们开业之前,为首的工匠就会经过协商,搭好花棚,并在花棚的北方,面向南搭一神棚,
选定吉日,到本县老君庙、火神庙中献上各种祭祀品。
第二章
前期准备
打铁花表演前,要在一个宽阔的广场中间搭起一个丈余高的二层八角大棚,称为“花棚”,花棚顶上铺一层新鲜的柳树枝,树枝上绑满各种烟花、鞭炮、起火等。
第一步
花棚顶部正中竖起一个丈余高的杆子,称为“老杆”。
第二步
老杆顶上也绑上长挂鞭炮、大型烟花,称为“设彩"。
第三步
花棚象征着一元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五行、五行生万物之意。
第四步
立一座熔化铁汁的熔炉,用大风匣把事先准备好的生铁化成铁汁待用。
中/国/传/统/文/化
狂野的
每年年初,五门工匠们开业之前,为首的工匠就会经过协商,搭好花棚,并在花棚的北方,面向南搭一神棚,
选定吉日,到本县老君庙、火神庙中献上各种祭祀品。
第三章
民间艺术
狂野的民间艺术
你看过很多耀眼璀璨烟花,一定不能错过狂野与闪耀并存“千人打铁花”盛景。
铁水腾空一瞬间,顿时化作星漫天。这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传承以来最狂野的民间艺术——打铁花。
狂野的民间艺术
打铁花本来就是一件难度系数相当高的事情,当温度高达1600-1800摄氏度的铁水,在豪气冲天、身怀绝技的勇敢传承者们手中扬起,只见金花飞溅,绚丽而壮观。
难度系数高
在七十年代,中国还是在物质匮乏的时候,过年时,人们为了娱乐,用打铁剩下的碎铁液,打到高空,看到艳丽的铁花,十分精彩,大家都很高兴。
在七十年代
狂野的民间艺术
烟花
打铁花
后来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烟花。过年的时候,人们会买些烟花,自己燃放。每年正月十五燃放烟花,而打铁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生活条件的改善
追逐
工艺
就像吃惯白面大米又想起吃粗粮一样,这几年人们看厌了燃放的烟花,重新追逐起打铁花这一传统娱乐工艺。重新重视传统文化
传统娱乐工艺
狂野的民间艺术
将沸腾的铁水打向高高的铁树,铁花在枝条上、缝隙间飞舞四溅,冲撞中骤然炸开。
在严冬穿着防护服对抗高温的铁花:烧火用的小炭块,给火吹风的风箱都是老式的风箱。
等铁融化了,徒弟舀起杏核大小的铁液,打铁花传承者们在金花飞溅中,
狂野的民间艺术
必须要用尽全力击打,追求铁水的高和散,让铁水变成微小的铁屑在空中燃烧冷却……如果力度不大,或者打击的位置不准确,铁水没有完全散开,铁花飞跃的高度也会有限,除了打出的铁花不美观之外,还极易烫伤自己或他人。
因此,“打铁花”对艺人们身体条件和技术的要求极大,必须要有充足的体力和熟练的技术才行。
技术的要求极大
狂野的民间艺术
火树璀璨,像千万朵金花耀眼绽放,像千万条火龙吐纳舞动。只见人动花动、花在人中,人在花下,人花共舞;满树花团锦簇,金龙翩跹,惊艳震撼的艺术场面,塑造出一幅“火树金花不夜天”的豪情场面。
艺人以精湛独步的技艺,独具匠心的打法,让这一东方恢弘大剧,成为中国铁花林中一支极为绚丽的奇葩,吸引了八方来客。
独具匠心的打法吸引众多来客
中/国/传/统/文/化
打铁花
每年年初,五门工匠们开业之前,为首的工匠就会经过协商,搭好花棚,并在花棚的北方,面向南搭一神棚,
选定吉日,到本县老君庙、火神庙中献上各种祭祀品。
第四章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01
打铁花技艺历史悠久,表演气势磅礴,场面宏大。打花艺人在千余度的铁花中赤膊上阵而能进退自如
04
为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02
不被烫伤,现代烟花的灿烂夺目和传统绝技的神秘惊险交织在一起,令人叹为观止。
03
打铁花涵容了道教文化、商贸习俗、民间工艺等内容,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宝库
保护措施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打铁花”项目保护单位确山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2023年10月31日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确山县文化馆获得“打铁花”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19年11月
传承人物
杨建军 |
男,汉族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编号:05-3035,河南省确山县申报。
2002年,杨建军自筹资金20多万元组建了确山铁花民间表演队,开始对这一千年绝技进行传承和展示性保护工作。
开封打铁花艺人王军在传承古老技艺的同时,融入舞火龙等民俗元素,并创新出“铁花火龙”表演节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