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备课方案19 牧场之国备教材教法文本解读1.内容简说课文描写了荷兰美丽、幽静的牧场风光。作者笔下的荷兰是由大片碧绿草原和成群牛羊组成的自然王国,体现出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意境。2.结构特点课文第1自然段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用一句话点明了荷兰这个国家的三个特点,明确了本文是将笔触定格于荷兰广袤的牧场。第2~4自然段描写了牧场的主人——牛、马、羊等动物自由、悠闲的生活;牛群吃草是那么专注,骏马驰骋是那么潇洒自如,绵羊和山羊,黑猪和小鸡,都是那么悠然自得。第5自然段写了傍晚出现的挤奶人,驶向城市的运奶的车船,还有天地都暗下来后沉睡的牲畜,漆黑的夜晚中发出微弱的光的灯塔。课文整体表现出荷兰牧场宁静、安详的生活画面。3.写作特色第2~4自然段描绘了牧场上动物们富有情趣的生活。比如,把牛群吃草时的专注神情,说成它们仿佛正在思考什么,说明了牛群不受干扰,环境安静祥和;说小鸡、山羊等牲畜“安闲地欣赏”,显示出它们的闲适自由。文中反复出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有的在段尾,起到对自然段内容进行总结的作用,如第2、4自然段;有的在段首,起到总起的作用,如第3自然段;还有结尾独立成段的第6自然段,是对全文的总结。课文用这种一咏三叹的方式,表达了对荷兰牧场宁静、安详、悠闲、和谐的赞美。课文的语句优美舒缓,富有节奏,充分表现了荷兰牧场的诗情画意。4.插图说明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充满浓郁的荷兰风情。图中有广袤的草原,成群的奶牛和骏马,还有标志性的巨大风车,勾勒出令人神往的牧场风光。插图既能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荷兰特有的风貌,也能帮助学生开展语言表达的活动。5.习题运用课后第二题要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第2~6自然段共出现四次“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引导学生品味后交流得出,课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作者眼中的“真正的荷兰”,认真阅读这四个自然段,分别概括出它们的主要内容,也就是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的样子。文中反复出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并小结,反复出现这句话是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表达出对荷兰牧场安宁、美好、和谐的生活的赞美,还能加深读者对荷兰牧场的印象。课后第三题要求学生体会文中描写牛、马、羊等动物的语句中的情趣并摘抄,意在提高学生对语句的品鉴能力,积累范例,并在今后自己的表达中迁移运用。可结合第2自然段的教学,以描写牛群吃草的语句为例,指导学生体会:“专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无比威严”等表达,是将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了事物以人的身份、性格等,突显了牧场上的情趣。此后,可让学生在学习其他段落时,自主找出类似的语句,体会这些语句表现的情趣,并摘抄下来。教学策略1.认写字词本课要求认读“毡、犊”等9个生字,会写“仪、眺”等14个字,其中“眺、吆、畜”3个生字既要求会认,又要求会书写。五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已经形成,可以借助已掌握的各种识字方法进行学习。书写“凳、畜”两个字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收紧上面部分,为下面部分留出位置。“畜”字的上半部分是“玄”,不要多加草字头。“罐”字右半部分笔画较多,要写得紧凑一些。书写“眺”字时,注意右部笔顺是:撇、点、提、竖弯钩、撇、点。文中“牛犊、极目远眺、端庄、辽阔”等一些难理解的词语,可以引导学生用看图片、查词典、找近义词、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解决。2.朗读指导本文语言优美,意境宁静辽远,字里行间渗透着愉快、悠然的情绪,读来让人产生如临其境、心旷神怡之感。要在深入体会课文的基础上来读,要一边读一边体会。如,在朗读第2自然段“极目远眺,四周全是……”这句话时,要轻柔、舒缓;在朗读第5自然段描写夜晚的荷兰的文字时,语调应放低,语速稍慢,读出静谧祥和之感,要突出作者对荷兰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阅读理解课文的语句优美舒缓,富有节奏,充分体现了荷兰牧场的诗情画意。作者笔下的荷兰是由大片碧绿草原和成群牛羊组成的自然王国,体现出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意境。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表达了作者对荷兰牧场宁静、安详、悠闲和谐的赞美。体会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之后,发现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并分步指导这些景物是如何体现出荷兰的真正特点的。让学生带着课后第二题中“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回顾全文,并通过片段练写,进一步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体会其宁静之美。体会“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反复出现的作用。学完全文后,让学生带着对荷兰牧场的印象,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全文内容,概括“真正的荷兰”的特点,顺势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四次出现这句话,难道仅仅是为了表现这几个特点吗?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这句话两次出现在自然段的结尾,一次出现在全文的结尾,都是作者看到眼前景象后油然而生的赞叹;一次出现在自然段的开头,引出要写的对象,也是赞美之情的延续。文中反复出现这句话,是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表达出对荷兰牧场上安宁、美好、和谐的生活的赞美。明确文章以动写静的写作方法,积累有情趣的句子,并在自己的表达中迁移运用。4.类文迁移在第二课时第四板块“资料延伸”环节,链接类文《荷兰的花》,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到荷兰不仅仅是牧场之国、花之国……这就是作者向往的地方,体会作者这种“反复咏叹”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明确:在表达强烈情感时,就可以用这样的表达方法。备教学资源1.作者简介卡雷尔·恰佩克是捷克小说家。当过新闻记者和舞台监督。陆续发表长篇幻想小说《鲵鱼之乱》和剧本《白色病》《母亲》等,谴责法西斯主义,号召人民进行斗争,还写过旅途随笔《意大利通信》和中篇、短篇小说。2.荷兰简介荷兰也称“尼德兰”。欧洲西部国家。西、北两面临海,东同德国、南同比利时为邻。面积约4.15万平方千米(包括内陆海)。首都阿姆斯特丹,政府所在地海牙。全境均为低地,三分之一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土地低于海面,靠堤坝及排水防止水淹。河流密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