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千人糕 课文备课方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 千人糕 课文备课方案

资源简介

课文备课方案
6 千人糕
备教材教法
文本解读
《千人糕》是一篇叙事性故事。文中的“千人糕”实际上就是外形普通、口感平常的米糕,文中为了强调普普通通的米糕的制作材料、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完成,所以称之为“千人糕”。
课文共11个自然段,主要通过爸爸和孩子之间3组对话来展开叙述。
第1至5自然段是第一组对话,爸爸告诉孩子什么是“千人糕”。最初孩子对“千人糕”是陌生的,因而当爸爸提议今天来吃千人糕时,孩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想知道什么是千人糕。
第6至9自然段是第二组对话,爸爸和孩子探讨“千人糕”制作的劳动过程。孩子的言行及心理变化,爸爸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不动声色地继续与孩子交流,通过“这糕是怎么做成的”引出下一个话题。
第10至11自然段是第三组对话。爸爸的总结性发言揭示了这篇课文的主旨。从“仔细想了想”“的确应该”等词语中,可以感受到孩子已经充分认同爸爸所说的话。
课文语言朴实,平中见奇,表达比较有特色。一是题目“糕”前冠以“千人”,使其变得富有悬念,易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二是以人物对话为主展开叙述,爸爸循循善诱,孩子心领神会,爸爸关爱孩子,孩子深受教育,很有情趣。
课文有两幅插图,连接起来可以看出米糕能“摆在面前”的整个过程。第一幅图:稻米、种子、插秧、甜菜、甘蔗、熬糖,展现了制作米糕的主要材料“米”和“糖”是怎么来的。第二幅图:展现了米糕制作、包装、运输、销售的劳动过程。通过两幅插图,可以很直观地感受米糕制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关系到许许多多人的劳动,有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米糕的来之不易。
课后练习第二题,可以在学完课文,弄清“千人糕”的由来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需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如“千人衣”“千人笔”“千人饼”,让学生明白每一项劳动成果都需要很多人的辛勤付出,正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教育学生要珍惜劳动成果。比如“千人衣”所需的劳动,出示与制衣相关的图片:种棉花、摘棉花、纺纱、织布、服装加工、销售等。引导学生借助图片,发挥想象,说说自己穿的衣服经过哪些人的劳动才能制成。
教学策略
1.认写字词
(1)识字。联系生活识记;通过形近字比较、熟字换偏旁识记;结合课文、联系语境识记;利用形声字特点识记。
(2)写字。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和独体字分类指导。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味”的右边,下面一横比上面一横长;“具”里面有三横。
2.阅读理解
(1)朗读指导。这篇文章内容形式以人物对话为主,朗读的目标应定位在指导读出人物的语气上,通过朗读对话,想象体会人物心理,读出不同的语气。要对学生进行默读指导。可以先读句子,之后再渗透什么是默读,怎样进行默读。
(2)理解运用。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式概括主要内容;细读课文,抓住对话,体会情感变化。最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3.积累表达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如近义词理解法、图片理解法等,课下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多练习,以促进学生达到熟练的程度。如在理解“的确、销售”时,就可以用近义词理解法。
4.类文迁移
可在第二课时“拓展阅读”环节,链接类文《落花生》。这篇类文和课文的共同点是文体相同,故事情节都是通过父子间的对话展开的,都在用小事件阐述大道理。通过阅读类文,启发学生像文中这样思考问题,举一反三,拓宽思维空间,激发探究意识,并引导学生对“乐于与人合作”“做人朴实”“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及“无私奉献”等美好品格有更具体的感知和体悟。
备教学资源
1.甜菜
藜科,二年生草本植物,根圆锥至纺锤状,多汁。茎直立,基生叶矩圆形,长叶柄,上面皱缩不平,下面有粗壮凸出的叶脉,全缘或略呈波状,叶柄粗壮,茎生叶互生,较小,花团集,花被裂片条形或狭矩圆形,胞果上部稍肉质。种子双凸镜形,红褐色,5~6月开花,7月结果。
原产于欧洲西部和南部沿海,从瑞典移植到西班牙。甜菜是甘蔗以外的一个主要糖来源。菜用甜菜在美国普遍烹食或腌食,俄罗斯甜菜浓汤是东欧的传统甜菜汤。糖用甜菜是最重要的商业类型,饲料甜菜和叶用甜菜的栽培与大多数作物一样。
2.甘蔗
甘蔗属,多年生高大实心草本。根状茎粗壮发达。秆高3~6米。中国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南方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甘蔗适合栽种于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冬夏温差大的地方。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出产甘蔗,最大的甘蔗生产国是巴西、印度和中国。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主要用于制糖,表皮一般为紫色和绿色,也有红色和褐色,但比较少见。
3.爱惜粮食的名句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存粮如存金,有粮不担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