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枫树上的喜鹊 课文备课方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 枫树上的喜鹊 课文备课方案

资源简介

课文备课方案
9 枫树上的喜鹊
备教材教法
文本解读
《枫树上的喜鹊》是一篇想象丰富、充满童趣的散文。“我”喜欢站在渡口边的枫树底下看喜鹊的窝,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教喜鹊弟弟学习、游戏,“我”为懂得他们的语言交流而感到高兴。表达了“我”对喜鹊一家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
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叙述线索清晰,情节简单。第1~4自然段主要讲“我”喜欢枫树上的喜鹊,这部分4次直接写到“我喜欢”:渡口旁像绿色太阳伞的枫树,我喜欢;枫树上喜鹊的窝,我喜欢;站在枫树下看喜鹊的窝,我喜欢;窝里有几只小喜鹊了,我喜欢。第5~12自然段讲“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教喜鹊弟弟唱歌游戏、学拼音、认识太阳,描述了“我”与喜鹊一家的共鸣共语。第13自然段只有一句话,直抒胸臆,表达了“我”快乐的心情。
课文想象丰富。“我”从喜鹊简单的叫声中,听出了语调的丰富变化,由此展开想象,与喜鹊进行心灵的交流。课文通过拟人化的叙述和描写,赋予喜鹊以灵性和情感,营造了一个纯真、美好的童话世界。“学拼音”和“看日出”这两部分,都是先写看到的,再写听到的,最后写想到的,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
课文多次运用反复的手法。在第1~4自然段,反复说“我喜欢”“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等,强调“我”对喜鹊的喜爱。在第5~12自然段,反复说“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反复说“我懂得”,强调“我”懂得喜鹊的行为和语言。这种间隔的反复,形成了一种往复回环的节奏美。课文还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第1自然段“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把枫树比作一把一直打开的绿色太阳伞,突出了枫树高大、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特点,还赋予它以人的情感——一直不辞辛苦地为渡口上的人们和住在树上的喜鹊遮蔽烈日,抵挡风雨。第5自然段“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运用排比的句式,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人格化的动词“教、唱歌、做游戏、学、发明”,表现“我”对喜鹊一家的喜欢。
课文采用第一人称,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把读者带到村里渡口旁的大枫树下,听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让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课文语言质朴、自然,以儿童的口吻叙事抒情,充满童真和稚趣。如,“我很喜欢它。”“我喜欢极了。”“我真是喜欢极了。”“喜鹊弟弟长得真快,好极了。”“我真高兴啊!”在平淡朴实的文字中饱含真情和趣味。
课文第一幅插图是渡口旁的枫树上,有个喜鹊窝,第二幅插图勾勒的是太阳从渡口对岸的山冈后面升起来的美丽画面。均和课文内容相呼应,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课后第二题可以结合课文第5~12自然段的学习,让学生先说后写。以下例子供参考:
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妈妈,我要吃!我要吃虫子!”
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妈妈,我饿了!我饿了!”
我知道,她是在说:“乖孩子,别急!吃完了妈妈再去找。”
我知道,她是在说:“乖孩子,快吃吧!吃饱了快快长大。”
教学策略
1.认写字词
(1)识字。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借助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来读准字音,如“渡”,可由声旁“度”读准字音;也可以利用已学过的同音字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如,借助熟字“阴”读准“荫”,再如借助“刚、钢、冈”同音,记住“冈”应该读第一声。识记方法: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如“度—渡、阴—荫、掌—撑、并—拼、董—懂、安—案”;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如“每—母,刚、钢—冈”;组词做动作加强识记,如“撑”,组成“撑船、撑伞”,通过做“撑船”“撑伞”的动作,了解这些动作离不开手掌。
(2)写字。“姨”字右边的撇(竖撇)注意与“弟”字的第七笔撇加以区别。“母”为独体字,可以同“每”进行比较,注意笔顺。
2.阅读理解
在内容理解上,教师可以设置总领全篇的问题,如,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非常喜欢枫树上的喜鹊?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我”对喜鹊的喜爱之情。(1)注意默读能力的培养,通过默读,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如默读第1~4自然段,画出文中带有“我喜欢”的句子,想一想:“我”喜欢的是什么?再引导学生在全班交流,梳理出“我喜欢”的句子,并说一说“我”喜欢的事物。默读第5~12自然段,思考这部分讲了哪些有趣的事,用不同的记号分别标画出“我”在枫树下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通过默读和读后的交流,了解这部分的内容。(2)文中的一些重点词句,可以借助插图加以体会。如: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它的绿荫遮蔽了村里的渡口。这两句讲的是“我”喜欢枫树的原因——枫树像高大的绿色太阳伞,为人们遮风挡雨,无私奉献。可出示插图,让学生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枫树,教师顺势点拨:枫树的枝叶很茂密,遮挡住了强烈的阳光,让树下有一大片阴处,夏天特别凉快,这阴处就叫“绿荫”,“遮蔽”指的是茂密的枝叶遮住了渡口。
3.积累表达
童话里的喜鹊可以是“喜鹊阿姨”,也可以是“喜鹊弟弟”,童话里的“喜鹊”会说话。课文别出心裁,解读鸟语,真正体现出“童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可以创造童话”。先学习文中对鸟语的解读,再引导学生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大胆想象,尝试解读,最后放手让学生自创情境,自由表达。体验中,学生触摸到了童话语言的特点,感受到了童话语言的魅力。在语言运用上,教师可抓住文中典型的句式和段落,引导学生根据创设的情境展开想象进行仿写。课文运用句式“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展示了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学知识的场景,结构整齐而富有节奏感,体现了喜鹊阿姨教得认真,喜鹊弟弟学得努力。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学着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平时自己身边的场景,在感受生活乐趣的同时,丰富语言积累和生活经验。
4.类文迁移
在教学第二课时“拓展阅读”环节时,引导学生阅读类文《喜鹊和蚂蚁》。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与课文一样,主人公也有喜鹊。通过对比阅读,了解我国的喜鹊文化,喜鹊代表喜庆、吉祥,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鸟类,人们赋予喜鹊身上的能量也都是正能量,类文中的互相帮助就是作者要传递给孩子们的一种正能量。通过链接类文,培养学生聆听大自然、热爱小动物、友爱同学、帮助有需要的人的爱的能力。
备教学资源
1.作者简介
郭风(1917—2010),原名郭嘉桂,福建莆田人。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散文、散文诗和儿童文学的创作事业,出版作品50多部。1936年毕业于莆田师范学校,194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195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渡口
渡口指的是道路越过河流以船渡方式衔接两岸交通的地点。包括码头、引道及管理设施。也指有船摆渡的,过河的地方。
3.枫树
枫树,叶片较大,与人的手掌大小相近,叶柄细长,使得叶片极易摇曳,稍有轻风,枫叶便会摇曳不定,互相摩擦,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给人以招风应风的印象。所以,枫树得名于风。“枫”字与“风”字读音相同,“枫树”就是“风树”,表示招风应风的一类树。
4.“绿荫”和“绿阴”有区别吗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对词语“绿荫”“绿阴”都进行了注释。
绿荫:(名)指树荫,组词为绿荫蔽日。也作绿阴。
绿阴:同“绿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