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文学小说作家名人人物介绍课件(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林语堂文学小说作家名人人物介绍课件(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By Yushen
YOUR LOGO
A UNIVERSITY
名人介绍



INTRODUCTION TO PPT BY FAMOUS CONTEMPORARY WRITERS




PPT




演讲人:XXX
时间:20XX.XX
By Yushen
YOUR LOGO
A UNIVERSITY
作家简介
PART 01
AUTHOR PROFILE
主要作品
PART 02
MAIN WORKS
创作特点
PART 03
CREATIVE FEATURES
人物评价
PART 04
CHARACTER EVALUATION
CONTENTS


By Yushen
YOUR LOGO
A UNIVERSITY




Part 01
AUTHOR PROFILE
By Yushen
作家简介
PART 01
AUTHOR PROFILE
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
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1954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景星学社社员等职。 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 ,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主持编撰《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林语堂
By Yushen
作家简介
PART 01
AUTHOR PROFILE
人物经历
1895年10月10日出生于福建龙溪(今漳州平和坂仔)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为教会牧师。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读了一年,助学金却被停了,林语堂只好前往法国打工,后来到了德国。先在耶拿大学攻读,1922年通过转学分的方式获得了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后又到莱比锡大学攻读比较语言学,1923年获得博士学位,期间结识了同在德国留学,后成为一代教育大家的厉麟似。 1923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
By Yushen
作家简介
PART 01
AUTHOR PROFILE
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主持编纂《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 1972年10月,《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编竣出版,林语堂视此为写作生涯巅峰之作 。
01
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出版《京华烟云》,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去世,四月移灵台北,长眠于故居后园中,享年八十岁。
02
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54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因林语堂与南洋大学校董发生分歧,仅上任半年。1966年定居台湾,出版《平心论高鹗》,讨论《红楼梦》后四十回真伪问题,引发红学辩论 。
成长经历
By Yushen
YOUR LOGO
A UNIVERSITY




Part 02
MAIN WORKS
主要作品
PART 02
MAIN WORKS
By Yushen
汉译英主要作品 《咏怅集》 《幽梦影》 《西厢记序》 《水浒传序》
《华阳散稿自序》 《兰亭集序》 《秋醒词序》 《齐物论》
《蝶梦》 《英雄气短说》 《黛玉葬花诗》 《莺莺札》
《声声慢》 《桃花源记》 《石钟山记》 《愚溪诗序》
《庐山草堂记》 《货殖列传》 《扬州瘦马》 《家书》
《园宅》 《凤姐说茄子鲞》 《杂事秘辛》 《息机说》
《浮生六记》 《不亦快哉》 《东坡诗文选》 《冥寥子游》
《板桥家书》
主要作品
PART 02
MAIN WORKS
By Yushen
散文杂文文集 《人生的盛宴》 《剪拂集》 《吾国与吾民》
《欧风美语》 《大荒集》 《我的话》
(第1卷,又名《行素集》)
《我的话》 (第2卷,又名《拙荆集》) 《生活的艺术》 《孔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 《浮生若梦》 《从异教徒到基督徒》
《新生的中国》 《俚语集》 《锦秀集》
《中国圣人》 《语堂文存》 《讽颂集》
《拨荆集》 《爱与刺》 《有不为斋文集》
《雅人雅事》 《第一流》 《文人画像》
《无所不谈》 《优游人间》 《道家是个幽默派》
主要作品
PART 02
MAIN WORKS
By Yushen
教育读物 书名 出版年份 出版社
《开明英文读本》
开明出版社
《开明英文文法》
开明出版社
《语言学论丛》 1932年 开明出版社
《最新林语堂汉英辞典》
正中书局
《中国新闻舆论史》 1972年
《当代汉英辞典》 1936年
By Yushen
YOUR LOGO
A UNIVERSITY




Part 03
CREATIVE FEATURES
创作特点
PART 03
CREATIVE FEATURES
By Yushen
林语堂散文所涉领域极广。他认为理想的散文“乃得语言自然节奏之散文,如在风雨之夕围炉谈天,善拉扯,带情感,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如与高僧谈禅,如与名士谈心,似连贯而未尝有痕迹,似散漫而未尝无伏线,欲罢不能,欲删不得,读其文如闻其声,听其语如见其人”。 (见《小品文之遗绪》)从他创造性地将西方的humour译成“幽默”始,一直到晚年自诩为道家精神,林语堂始终保持这种谈话风的艺术范式,并以闲适幽默为格调、性灵超远为立场。
散文创作
创作特点
PART 03
CREATIVE FEATURES
By Yushen
林语堂小说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的比较文学现象,体现出鲜明的承续与超越特征,这种特征展现在“艺术家”、“世界”、“读者”这种三元框架之中,
小说创作
透过“艺术家”把握林语堂的文化边缘特征、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人格符号和人格滋养,
领悟
透过“世界”把握林语堂的性灵与表现中西合璧的审美世界观,透过“读者”把握林语堂的文学追求和文化传播策略,构成了“在场”地把握林语堂小说创作和艺术成就的基础
创作特点
PART 03
CREATIVE FEATURES
By Yushen
翻译作品
林语堂的翻译特点是通畅易懂,少用“行语”,中等文化的读者都能看懂,这也是他探索的结果。1936年他“做”《生活的艺术》,写到260页,他觉得用语深奥,论辩枯燥,会失去读者,于是推倒重来,换用一套话语,以风可吟、云可看、雨可听、雪可赏、月可弄、山可观、水可玩、石可鉴之类细腻动人的东方情调去观照竞争残酷、节奏飞快的西方现代生活,于是文风一变,空灵动人。他避用哲学概念,弃用政治口号,引俗入雅,降雅为俗,将雅俗融合,写出了无学究气、智慧而快乐的生活哲学
创作特点
PART 03
CREATIVE FEATURES
By Yushen
林语堂时刻忘不了乡音——闽南话。他在平和坂仔出生、生长,后来到厦门的就读,闽南话作为最初的母语深入他生命深处。他在《来台后二十四快事》中,不仅把听乡音的快乐列在其中,而且还摆在第二和第三位。林语堂的许多文章中都融入了闽南话、闽南文化的元素,其中体现最为集中的是他1963年写的自传体小说《赖柏英》,不仅仅这是他对初恋女友的回忆,还是闽南文化的传播,在书中闽南话、闽南风俗集中得到了体现。
思乡之情
By Yushen
YOUR LOGO
A UNIVERSITY




Part 04
CHARACTER EVALUATION
人物评价
PART 04
CHARACTER EVALUATION
By Yushen
林语堂早年已立志发明“中文打字机”。当时科学严谨的汉字检索系统仍未建立起来;又由于汉字本身是符号文字而非字母文字,长期以来人们对制成中文打字机的可能性多持怀疑态度。为解决这一难题,林语堂在数十年间不断研究探索,自斥资金,购置设备,一再尝试,以致一度倾尽家财、负债累累,终于成功发明 了“明快中文打字机”,于1946年在美国申请专利。1952年,取得该项发明的专利权。打字机以“明快”命名,乃取其明易快捷之意,寄托了他希望人人都能顺利操作使用的心愿。除开“明快中文打字机”,他另有若干项小发明亦获得专利,其中一件就是可以挤出牙膏的牙刷。
发明创造
人物评价
PART 04
CHARACTER EVALUATION
By Yushen
林语堂的幽默像是生活的一种调味品。林语堂抗战前寓居上海近九年,并被谑称为“幽默大师”。林语堂在自己的《八十自叙》中说:“并不是因为我是第一流的幽默家,而是在我们这个假道学充斥而幽默则极为缺乏的国度里,我是第一个招呼大家注意幽默的重要的人罢了。”
人物评价
林语堂被称为幽默大师,他谈吐诙谐,热衷幽默。对中国幽默文学的异军突起起了作用。他也一向以童心未泯自况。他富有创造性地把英文的Humour音译为中文的幽默,从而使幽默一词在中国迅速流行开来。
诙谐幽默
人物评价
PART 04
CHARACTER EVALUATION
By Yushen
位于漳州芗城区,于林语堂105岁诞辰纪念日 (2001年10月8日)当天开馆。至2005年10月8日先后接待了7万多名参观者。该馆坐落在其父母长眠的虎形山上香蕉林中,占地面积7亩,前眺林语堂故居,背蕉林环抱。主体为半圆形二层建筑,借鉴台北林语堂故居的建筑风格,体现林语堂先生中西合璧的思想。馆舍正面墙上,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题写的“林语堂纪念馆”。馆前,安放一尊2米高的林语堂先生坐式青石塑像。纪念馆有81级花岗岩台阶,暗喻林语堂81年的生命。
林语堂纪念馆
By Yushen
YOUR LOGO
A UNIVERSITY
名人介绍
INTRODUCTION TO PPT BY FAMOUS CONTEMPORARY WRITERS




PPT




演讲人:XXX
时间:20XX.XX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