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三国古代名人人物介绍 课件(共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诸葛亮三国古代名人人物介绍 课件(共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By Yushen
汇报时间:2024.02
演讲人:XXX
诸葛亮
ZHU
中国古代名人个人生平介绍PPT模板
PPT TEMPLATE FOR PERSONAL BIOGRAPHIES OF ANCIENT CHINESE CELEBRITIES
名人
介绍
GE
LIANG
YOUR LOGO
A UNIVERSITY
人物生平 / 主要影响 / 历史评价 / 轶事典故
By Yushen
人物生平
PART 01
CHARACTER'S LIFE
主要影响
PART 02
MAIN IMPACT
历史评价
PART 03
HISTORICAL EVALUATION
轶事典故
PART 04
ANECDOTES AND ALLUSIONS
CONTENTS
目录
By Yushen
YOUR LOGO
A UNIVERSITY
人物生平
PART 01
CHARACTER'S LIFE
人物生平 / 主要影响 / 历史评价 / 轶事典故
人物生平
PART 01
CHARACTER'S LIFE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作者简介
人物生平
PART 01
CHARACTER'S LIFE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 刘备依附荆州刘表时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占据荆州、益州,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的“隆中对”策,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成功建立蜀汉政权,与孙权、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伐吴失败后,刘备于永安举国托付于诸葛亮。刘禅继位后,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
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 。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PART 01
CHARACTER'S LIFE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
诸葛亮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时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
躬耕陇亩
人物生平
PART 01
CHARACTER'S LIFE
主词条:三顾茅庐、隆中决策
建安六年(201年),刘备为曹操所败,投奔荆州刘表同时,积极联络当地的豪杰。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于新野(位于今河南南阳)。后来司马徽与刘备会面时,表示:“那些儒生都是见识浅陋的人,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能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此时只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又受徐庶推荐,刘备希望徐庶引亮来见,但徐庶却建议:“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访。”刘备便亲自前往拜访,去了多次才见到诸葛亮。与诸葛亮相见后,刘备便叫其他人避开,向他询问道:“现今汉室衰败,奸臣假借皇帝之命,皇上失去大权。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与能力,想伸张大义重振天下,但自己的智慧谋略不够,所以时常失败,直至今日。不过我志向仍未平抑,先生有没有计谋可以帮助我?”
隆中对策
人物生平 / 主要影响 / 历史评价 / 轶事典故
By Yushen
YOUR LOGO
A UNIVERSITY
主要影响
PART 02
MAIN IMPACT
主要影响
PART 02
MAIN IMPACT
>
身为丞相,诸葛亮深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 他不仅带头廉政,树起一面旗帜,同时还把廉政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设来抓,对蜀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诸葛亮时期的廉政建设,首先表现在对蜀汉宫城规模和惠陵规模的严格控制上。
政治—廉政建设
主要影响
PART 02
MAIN IMPACT
晚年的白居易大多在洛阳的履道里第度过,与刘禹锡唱和,时常游历于龙门一带。作《池上篇》、《醉吟先生传》自况。845年,白居易74岁,尚在履道里第举行“七老会”,与会者有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与白居易;同年夏,以七老合僧如满、李元爽,画成“九老图”。白居易晚年笃信佛教,号香山居士,为僧如满之弟子。
军事—治军思想
主要影响
PART 02
MAIN IMPACT
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
军事发明
诸葛亮的军事发明
孔明灯
八阵图
木兽
地雷
木牛流马
诸葛连弩
孔明锁
孔明棋
主要影响
PART 02
MAIN IMPACT
《前出师表》,是中国三国时代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后主的一篇表。当时为建兴五年(227年),蜀汉已从刘备殂亡的震荡中恢复过来,外结孙吴,内定南中,励清吏政,兵精粮足;诸葛亮认为已有能力北伐中原,实现刘备匡复汉室。表文表达了作者审慎勤恳、以伐魏兴汉为己任的忠贞之志和诲诫后主不忘先帝遗愿的孜孜之意,情感真挚,文笔酣畅,是古代散文中的杰出作品。
作品成就
主要影响
PART 02
MAIN IMPACT
《后出师表》,是蜀建兴六年(228年)十一月诸葛亮二次伐魏前给蜀后主上的表章,为了与建兴五年春第一次北伐前所上表疏区别,后人题曰《后出师表》,此表始见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习凿齿《汉晋春秋》,习氏谓“此表,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 于是,自清代始,出现了关于此表真伪问题的争辩,至今莫诀。
作品成就
人物生平 / 主要影响 / 历史评价 / 轶事典故
By Yushen
YOUR LOGO
A UNIVERSITY
历史评价
PART 03
HISTORICAL EVALUATION
历史评价
PART 03
HISTORICAL EVALUATION
司马徽: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
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孙权:
①丞相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无以远过。
②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重复结盟,广诚约誓,使东西士民咸共闻知。
汉末三国
历史评价
PART 03
HISTORICAL EVALUATION
王羲之:荀、葛各一国佐命宗臣,观其辙迹,实奇士也。然荀获讥于忧卒,意长恨恨,谓其弘济之心,宜被大道;诸葛经国达治无间然,处事而无玷累,获全名于数代。至于建鼎足之势,未能忘已,所谓命世大才,以天下为心者,容得尔乎?
两晋南北朝
历史评价
PART 03
HISTORICAL EVALUATION
王勃:于是诸葛适在军中,向令帷幄有谋,军容宿练,包左车之际,运田单之奇,曹悬兵数千,夜行三百。轴重不相继,声援不相闻,可不一战而禽也?坐以十万之众,而无一矢之备,何异驱犬羊之群,饵豺虎之口?故知应变将略,非武侯所长,斯言近矣。
隋唐
历史评价
PART 03
HISTORICAL EVALUATION
近现代
周恩来:武侯治蜀,黔首以其诚而守其法。化干戈为玉帛,孔子折冲齐鲁。反内犯为罗拜,子仪心服回纥。王阳明诚格蛮苗,华盛顿德感民众。是诚也,大之垂举后世,小之造福一身。
人物生平 / 主要影响 / 历史评价 / 轶事典故
By Yushen
YOUR LOGO
A UNIVERSITY
轶事典故
PART 04
ANECDOTES AND ALLUSIONS
轶事典故
PART 04
ANECDOTES AND ALLUSIONS
据《古今刀剑录》记载,章武元年,刘备在金牛山采得铁矿,铸造八柄宝剑,一把刘备自己佩戴,其余七把分别赐予刘禅、刘永、刘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每把剑都取了好听的名字,并让诸葛亮在剑上铭字。
蜀汉灭亡后,蜀主八剑一直下落不明。后来诸葛亮佩剑章武剑被李师古所得,李师古将此剑据为己有,并改名师古剑。
蜀主八剑
轶事典故
PART 04
ANECDOTES AND ALLUSIONS
在山区的居民过去要放送消息,会施放孔明灯,相传是诸葛亮传下来的。又有说诸葛亮南征时发明一种铜鼓,称为“诸葛鼓”,白天做饭,晚间可敲它作警报。而现有许多成语,如“事后孔明”,意思是等到事情过后才发表各种高论,自以为先知;也有“三个臭皮匠,胜个诸葛亮”,意思是指形容集体智慧的伟大。在云南(三国时南中之地),佧佤族有传说指诸葛亮曾教他们祖先盖房子、编竹箩;傣族传说指当地的佛寺大殿屋顶就是仿照诸葛亮的帽子建造的。
相关发明
轶事典故
PART 04
ANECDOTES AND ALLUSIONS
司马懿曾给诸葛亮写信提到,降魏的蜀汉大臣黄权经常坐起来赞叹述说诸葛亮,甚至都不顾贻人口实之嫌。 司马懿本人在与诸葛亮交战时,派人秘密查看诸葛亮,只见诸葛亮乘坐素车,戴葛巾,手持白羽扇,指挥三军进退。司马懿听说后叹道:“可谓名士矣!”
人格魅力
人物生平 / 主要影响 / 历史评价 / 轶事典故
By Yushen
汇报时间:2024.02
演讲人:XXX
谢谢观看
THANKS FOR WATCHING
中国古代名人个人生平介绍PPT模板
PPT TEMPLATE FOR PERSONAL BIOGRAPHIES OF ANCIENT CHINESE CELEBRITIES
YOUR LOGO
A UNIVERSITY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