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观沧海》古诗译文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1],以观沧海[2]。水何澹澹[3],山岛竦峙[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翻译】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周围树木葱茏,花草丰茂。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注释】[1]碣石:山名。具体位置说法不一,但都在河北省境内。[2]沧海:即大海。[3]澹澹:水波浩荡的样子。[4]竦峙:指山势挺拔耸立。【赏析】根据史料记载,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八月,曹操奇袭鸟桓,取得胜利。在班师回朝的途中,登上今天河北省境内的碣石山,远观沧海,不禁感慨万千,即兴写了这首诗。这首诗描写了碣石山的秋景和大海的壮观,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博大胸怀。《观沧海》共四章,每章都能独立成篇。整首诗想象丰富,气势雄伟。诗人抓住大海景观的外在特征,极力塑造了大海的英雄性格。而诗人之所以着重塑造和刻画大海的英雄性格,是为了表现诗人自己的性格。诗人刻画大海的洪波巨浪,是为了表达自己性格里雄浑无极的一面;描绘日月的纵贯长空,是为了表现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才;描述灿烂夺目的星河,是为了表现自己浩瀚博大的胸怀。后世的很多人都很推崇这首诗,就是因为欣赏这首诗所体现出来的豪迈气势和高远境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