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风吹火灭,风吹焰旺”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风吹火灭,风吹焰旺”

资源简介

“风吹火灭,风吹焰旺”——2024年2月各地联考作文金题及导写
金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风,吹灭微弱的火,吹旺强劲的焰。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材料解读: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风能吹灭微弱的火,又能吹旺强劲的焰”一句,描述一种自然现象,陈述了一个道理,面对挫折和磨难,微弱的事物,很容易越来越微弱,以至灭亡;强健的生命,会茁壮成长,越来越强大。
“风”和“火”具有比喻含义,“风”可以比喻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等,“火”则可以比喻生活中的“人、群体、国家”等。“风,吹灭微弱的火,吹旺强劲的焰”困难可以打到弱者,却可以让强者更强。由此看来,无论个体、群体或国家民族,要成才、成长、成就,求得美丽富强、兴旺发达和繁荣昌盛,就不能畏惧眼前的困难,要做强大的自己,把它们作为逆袭的跳板,实现美好理想,成就精彩人生。
材料中,有风、火、焰三个名词,有微弱、强劲两个形容词,有吹灭、吹旺两个动补(动词性)短语,原材料将爱情比做火,将别离比做风,可以给人更多启发和暗示:在别离之外,风还可以比喻挫折、打击、环境、风气、机遇、帮助、坚守等;火和焰还可以比喻亲情、友情、希望、理想、向往、追求、成长等,可以外铄(借力),可以内求(自发)。内在的火焰,可以是对人、对客观事物的热爱和专心,可以是人或物的成长。外在的因素,可以是时代的风尚,一方习俗等。好校风有好学校,好学风有好学生,好作风有好公民,好国风、好民风有先进国家、强大民族。微弱的火,很容易被风吹灭,强劲的火,则可以借助风势越来越旺,微弱的火要怎样,才不至被吹灭?强劲的焰如何才更强旺?这些都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简言之,个人成长进步,事业兴旺发达,国家富强,民族复兴,需要“火”,更离不开“风”。
写作提示:
行文时,可采用比喻论证,人生就像火焰在风中燃烧。我们无法控制风向如何变幻,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燃烧自己。让我们不断提升自己,不被风打败。如此,我们才能在这无边的世界中成为那最亮的星。可以举例论证,如马龙没有向伤病、时间屈服,心怀热爱,执着追求,终于成为六边形战士;一大批建功立业的诗人,成就大唐盛世,成就诗的国度;华为遭遇极限施压,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借力,最终涅槃重生等。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就像“绳子,捆绑了别人却束缚了自己。”一样,风吹能使火灭,风吹也能使得焰旺。考场上如果能将平时积累的素材灵活巧妙地运用,将关键词嵌入其中,辨证分析,就可以化难为简。
微弱的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不灭的火:薪不尽,火不灭。
强劲的焰:众人拾柴火焰高。
助力成长的风: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助力的风:东风得势,时代更新。乘此时机,奋勇前进。
春风又绿江南岸:和风送暖,星星点点的草色终成绿草如茵的草坪。
微弱的火,是个人、群体、国家、民族的理想之火、希望之火、善良的种子、美好的萌芽,凭借风一天天成长、强健、壮大起来,终于成为优秀的个体、强大的群体、复兴的民族、富强的国家。(像新月一样逐渐饱满的生命,一个在成长的过程,不仅是肌肉和体格的增强,而且随着身体的发展,精神和心灵也同时扩大。——莎士比亚)
参考立意:
1.借助风力,促自我强大。
2.提升自己,不轻易言败。
3.逆风而起,助力成长。
4.在时代的浪潮中变得强大。
范文赏析:
借挫折劲风,燃青春旺焰(53)
尹雪
巴尔扎克有言:“挫折,是强者的进升阶梯,是弱者的无尽深渊。”
至理名言切中肯綮。于人而言,挫折正如自然界的风,既可吹灭微弱的火,也可吹旺强劲的焰。掩卷覃思,抒予拙见:当代青年应当巧借挫折之疾风,燃烧青春之旺焰。
漫漫人生征途,没有人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挫折之逆风随处可见,但只有勇于抗争,才能逆风而上,迎来光明前景。
观朱霞,悟其明丽;观山岳,悟其浩瀚;观古今志士,当悟逆风生长之重。盲人董丽娜勇迎失明之逆风,在黑暗中向阳奋进,成为第一个盲人硕士;江南少女江梦南不畏挫折,迎击失声的逆风,考取清华大学绽放耀眼人生;音乐家贝多芬在无声的世界中,抗击失聪的逆风,终扼住命运的咽候、奏出生命的交响曲……
倘若他们畏惧挫折,在尘世中随风逐流,又何以燃起如今生命的火焰 依我之见,挫折之逆风不可畏惧,只要饱含一颗积极进取、勇敢抗争的赤诚之心,便可迎着逆风,向光生长。
然而,与生活中的挫折逆风抗争并不意味着蛮力生长,还应巧借风之力,吹旺生命之焰。
于卷轶典籍中,观古览今,便不难明白一个道理:凡成就大事者,皆在挫折逆风中,巧借风力,实现成功的华丽转身。三国时期,诸葛亮处于敌强我弱的挫折险境,巧借东风,实现大获全胜;桑迪亚哥面临鲨鱼围攻的困境,一次次的失败逆风让他更加坚毅,终在最终重梦雄狮;企业华为身处美国技术锁封的逆风,借逆风施压技荆斩棘,发布新手机实现逆袭……
正是由于他们的不惧挫折,巧借风力,才在逆境中突破重围,实现成功。
正如老子所言:“高下相成,难易相生,长短相随,万事万物都处在对立统一的妙趣中。”逆风既可阻挡前行,但只要改变方向,巧借风力,也可一往直前,事半功倍地到达成功的彼岸。因此,青年更应不畏挫折,迎难而上,面对困境,勇往直前;面对险境,随机应变,终将通往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繁星灼其华,明月耀映日。立足于新时代青年应勇于迎击挫折逆风,于寰宇大潮中扬帆奋进,燃炽青春之旺焰。
怀握控风之力,吹散万里阴霾(50.5)
张若林
风缓,灭微火,风急,吹焰烈。凡事皆有度,而控风力之大小执掌在我们手中,唯有盈握万物之本性,才能扫除阴霾万里。
如若将我们每一个人都视作风,那么我们对世事的态度将是风的力度,唯分其轻缓,才不会让大事的泰山纹丝不动,而又在处理小事时“用力过猛”。
正如萧伯纳所言:“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譬如后唐主李煜空叹“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令人悲悯,前期纵乐无度,后期心如死灰,便是不知淫逸无度的祸患,不知风力急缓。而韦庄也道“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年少时的踌躇满志终是被这炎凉的世事给湮灭了,令人扼腕叹息。此二者皆不知控风力之重要,因而遭遇人生的不幸,便只能将苦闷吞咽在心。但从中我们亦能寻得启示,于个人把握世事的态度犹如风之于火,于细微之处时时在意,在危急之时坚张不屈,方悟人生之大道。
而如果个人的每一缕微风汇聚成卷起汪洋恣肆的飓风,我们或许能察明更多。
风之力需要集聚,个人之力覆灭微火,而众人之心却能煽动每一个人心中的烈焰,晨曦点点终汇星河长明。当王艺文用现代科技将陶瓷微雕技术传承时,华夏民族延续千年的火种终必在未来烛照人心。当吴天一用内心坚守明晰大爱有形,高原的每一位工人都将把爱内存于心。的确,个人之力实在有限,我们每一个人都如一粒沙子,在旱漠中难寻踪迹,但众人之心凝结亦聚沙城。同样,世界也不能缺少我们,落叶悲鸣,森林亦哀其缺失一隅,故而从风吹火之故事中,亦藏匿着众志成城之道。
可若将视线移至荧屏后的阴暗角,我们也会讶异的发现,控风之力也拥有更多的解释。
如果将此置于网暴事件来看,我们反而缺少一种“大事化小”的智慧,这种智慧并不是对时事的漠不关心,而是对事情客观而又理性的判断,也是每一个良好网民应尽的责任。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做到“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画凌烟,上甘泉,自古功名属少年”,此时我们正是血气方刚的少年,需要更谨慎地把握风力,控风微,以不湮灭明火,控风急,却不可年少轻狂。
唯其心坚,志载千秋。
风中的火焰:自我提升与坚韧不屈
风,那个无孔不入的存在,吹拂过我的人生旅途,时而温柔,时而狂暴。它如同一位严师,考验着我的意志和决心。而我,作为一团火焰,在风中摇曳,试图保持自己的温度与亮度。
记得小时候,家境并不富裕,经济的压力就像一阵阵冷风,试图吹灭我那微弱的火光。然而,我坚信知识的力量,我知道唯有自我提升,才能真正改变命运。因此,我像一团不灭的火焰,顶着风,努力燃烧自己。每当我觉得快要被风吹灭时,我就会回忆起那个初心,那个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这股内在的力量,就像一股狂风,助我心中的火焰更加旺盛。
随着长大,我更是深切体会到生活的无常与风的多变。有时候,是顺风,推着我快速前进;有时候,是逆风,试图将我吹倒。在风中,我学会了适应和调整,不再只是一团盲目燃烧的火焰。我开始思考如何与风共舞,如何在保持自己的温度与亮度的同时,不被风吹灭。
面对困难和挑战,我告诉自己:“你是一团火焰,不是一根木柴。”火焰的生命力在于燃烧,在于不灭的意志。于是,我一次次地站起来,一次次地与风抗争。我提升自己的技能,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每一次的挑战都成为了我生命中的燃料,助我心中的火焰更加旺盛。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曾经试图打败我的风,都成了我人生旅途中最宝贵的财富。它们磨练了我的意志,让我更加坚韧不屈。而我,那团在风中摇曳的火焰,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和步伐。
面对未来,我知道还会有更多的风等待着我。但我已经不再惧怕。因为我知道,只要我保持内心的火焰不灭,只要我持续地自我提升和坚韧不屈,任何风都无法打败我。
人生就像火焰在风中燃烧。我们无法控制风向如何变幻,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燃烧自己。让我们不断提升自己,不被风打败。如此,我们才能在这无边的世界中成为那最亮的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