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权力行使 注意界限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权力行使 注意界限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4.2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教学目标】
1、理解民事权利的限制内容及对名誉权、著作权等权利的限制;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不得妨碍他人合法权利。
2、明确作品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使用的条件,不动产权利人在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同时,应该注意到相邻方的合法权利。
3、结合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和生活实例,阐述法律关于邻里关系的处理原则;有限制地行使民事权利,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教学重点】侵权责任的内容;邻里关系处理原则
【教学难点】法律对知识产权的限制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PPT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林某在某电商平台注册了一家店铺,并通过了实名认证。云某通过网络在该店铺订购了一条某品牌的裤子。收到货品后,云某发现货品与网页宣传不符,就发表了买家评论并给予差评。之后,双方为此产生争议,云某又追加评论,谈了自身感受。林某对此大为不满,向人民法院起诉云某侵害名誉权。
思考:结合视频和材料你在网购时给过差评吗?你认为云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
议学提示:
案例中云某对商品质量及经营者服务的评价仅是个人对商品及服务的情感表达,并没有诽谤、诋毁、损害等违反法律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注意:给不满意的商品和服务打差评是我们每个消费者的权利,同时,我们给评价也不能“太任性”,要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在互联网时代买家、卖家要共同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和网络道德规范。
新课讲授:
一、民事权利有限制
情境一:
李某连续十次在外卖平台上点了同一家饭店的外卖,因为没有好评返现,所以无一例外都给了差评。由于李某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店家的生意,于是店家找到了李某,随后双方爆发了争吵,根据当时的监控视频记录,当时店家怒怼李某,表示李某在做缺德事,但是李某却反口相驳,表示自己是消费者,有给差评的权利。并且声称“你来找我删差评么 不好吃!给差评是我的事,我是不会删的!”双方越吵越凶,但归根结底是李某理亏,最终她删除了差评。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对李某的言行予以评价。
议学提示:
①消费者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李某有权根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对自己接受的服务及购买的商品,进行评价监督。
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李某是属于恶意给的差评,其行为构成民事侵权,有义务删除差评停止侵权,且应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对餐厅的影响。李某的行为已经影响了餐厅正常经营秩序,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店家可以收集证据要求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③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并且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1)民法对名誉权(人身权)设定的界限
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因为这些行为是保障消费者批评、监督权所必需的。
但是,借机以诽谤、诋毁、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
情境二:
镜头一:小王同学在写一篇作文时,写道:“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望着窗外一片白茫茫的大雪,我不由自主吟咏出了岑参的著名作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镜头二:张老师在撰写一篇论文时,引用了知网上三篇论文中的观点。他在论文的“参考文献”中,注明了这些观点的出处、作者及发表期刊。
镜头三: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收录一篇某当代作家的散文。
请判断以上行为是否侵犯著作权?为什么?
(2)民法对著作权的限制: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
1. 作品的合理使用
含义 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
特定情形 a.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b.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c.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d.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
2.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
含义 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这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
特定情形 a.报刊转载其他报刊上发表的作品;
b.在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等。…………
情境三:
赵某是一漫画作品的著作权人,A公司在未经赵某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了赵某的漫画并且未对其漫画作品进行署名。在赵某将A公司起诉到人民法院后,该公司称,因使用漫画时无法确定著作权人,所以A公司的行为应认定为合理使用而非侵权行为。
情境二 李某仅为练笔,基于赵某关于漫画作品的一篇文章改写成另一篇文章,并不打算发表,而被热心的杨某见到后,擅自推荐给报社刊登出来。
(1)结合情境一说明,A公司的理由是否有道理?请说明理由。
(2)结合情境二说明,李某、杨某是否侵犯赵某的著作权?为什么?
议学提示:
(1)著作权人的著作权依法享有不受侵犯的权利,非经权利人许可,他人不得侵犯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在未知著作权人的情况下,A公司依然不可以侵犯著作权人相关著作权,擅自使用著作权人的漫画作品且未进行署名,应认定为该公司侵犯了赵某的著作权,A公司主张的合理使用不能得到认可。
(2)杨某的行为和造成赵某的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至于李某仅为练笔的改写,应属于合理使用范围,与损害事实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阶段小结:
二、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情境四:
住在王某楼下的李某在其阳台上安装防盗栏,宽度40公分。在安装过程中,王某以李某安装的防盗栏顶部为水平面并且宽度达40公分给自己带来了被偷盗的危险为由,阻止李某安装该防盗栏。李某说:“从一楼到三楼的阳台均安装了防盗栏,我也是为了安全才安装防盗栏的。况且,我是在自己家的阳台上安装防盗栏,不关你家的事。你要是觉得不安全,你也可以在你家阳台上安装防盗栏啊!”于是,两人争吵起来,王某一怒之下,将已经被安装工人放到四楼但尚未固定的防盗栏的护绳用剪刀剪断,致使防盗栏从四楼摔到一楼,完全损坏,所幸并无人员伤亡。于是,李某将王某告上法庭,要求赔偿防盗栏损失800元。
说明本案应当如何处理。
议学提示:
①应该由王某和李某共同承担损失责任,王某承担主要赔偿责任,李某自行承担部分损失。②王某承担主要赔偿责任。所有权人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支配其所有物,他人不得侵犯其所有权。防盗栏归李某所有,王某擅自剪断防盗栏的护绳,应当认定为一种侵权行为,应当承担主要赔偿责任。③李某自行承担部分损失。不动产权利人挖掘土地、建造建筑物、铺设管线以及安装设备等,不得危及相邻不动产的安全。本案中原告李某在阳台上安装防盗栏,宽度达40公分且顶部为水平面,足以让正常人进行攀登,已对被告王某的住宅安全造成威胁,李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侵害了王某的相邻权,所以,李某应当承担部分损失。
原则 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
处理 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要求 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
解决方式 本着和平友好相处的态度互相退让、协商一致,是最佳的解决方式。一般情况下发生居民间的相邻权纠纷,可以通过自主协商,或者找如物业公司、居委会、片区民警等的第三方介入调解,解决矛盾。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