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生开学心理课 学习心理】注意力集中训练营课程信息准备道具:舒尔特方格、按铃场地:心理活动室、普通课室皆可学生年龄段:初一、初二设计理念(一)体验式学习理论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理论。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是这样的过程:“始于体验,进而发表看法,由此引发反思,既而形成理论,并最终把理论所得应用于实践的过程”。该理论强调教师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者,其作用在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寓乐于教,帮助和指导学生主动学习。(二)体验式教学模式(1)“体验式教学”的界定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或己有经验来认识周围事物,并认识、理解、感悟、验证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由此可见,体验式教学既是学生“学”的一种方式,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2)体验式教学的常规环节较为公认的共识是:体验式教学模式由四个环节组成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注意力的概念,认识并初步区分注意的不同类型,认识到能够通过训练将有意注意转变成有意后注意。(二)情感目标让学生感悟注意力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能够有意识地去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三)技能目标能够通过小组讨论,挖掘与分享出适合自己训练注意力的方法,通过活动,能够掌握舒尔特方格的使用方法。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思考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挖掘更多训练注意力的方法,并掌握舒尔特方格的使用方法。(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明白如何训练我们的注意力,并能够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三)关于教学难点的突破问题 拟采用分组竞赛、分组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思想交流,积极互动,分享观点,鼓励学生挖掘他们自身的资源,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课程环节:一、导入新课(5mins)二、训练营开营(10mins)三、训练营特训(12mins)四、训练营考核(10mins)五、总结升华(3mins)导入新课1.正说反做【游戏规则】做与教师指令相反的动作,比如说,当教师说向左看的时候,同学们需要向右看。【设计意图】通过点明今天的主题,以及利用活动的形式,进入到导入环节。2.介绍课题【设计意图】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快速地进入到课堂中来,同时借助游戏点明今天的课题,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1.注意力的定义【教师引导】首先,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我们平时老是说,要集中注意力呀,有没有同学知道“注意力”到底是什么呢?(邀请学生回答)【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清楚注意力的定义。2.影响注意力的因素【教师引导】同学们平时玩游戏吗?那有同学平时会刷短视频嘛?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平时玩游戏或者刷短视频的时候,能够玩好久都不会觉得累,但是一到做作业的时候,才刚做了几道题目,就难以集中注意力了。诶?同学们觉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3.注意力的种类【教师引导】其实呀,玩游戏和刷短视频的过程中,是受到了我们注意中的有意后注意的影响,才会让我们比做作业的时候更容易集中注意力,那有意后注意到底是什么呢?【举例说明】分别讲解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概念及结合例子说明。【设计意图】通过互动与举例子的形式,学生能够知道且初步分辨和识记注意的不同种类,并能够利用不同注意种类的特性,运用到学习中去。4.影响注意力的因素【设计意图】让学生思考并能找出一些影响注意力的因素,为后面找出提高注意力的多种方法进行铺垫。训练营特训【小组讨论】训练注意力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将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这个环节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能从不同同学的不同角度了解到提高注意力的方法。训练营考核1.学生个人体验(5min)【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都进行体验,掌握和学会运用舒尔特方格。2.大组进行PK(5min)【设计意图】运用到大组积分的方法,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更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舒尔特方格的掌握和运用。总结升华教师总结,结束课堂。联盟说:注意力是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之一,是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准备状态,因此注意力训练对中小学生非常有价值。本节课选取了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及有意后注意三者的区分为切入点,在讲解知识的同时注重训练及评价,在自主学习的同时注重合作探究,是一节优秀的心理训练课。老师说:课程亮点:学生拥有充足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时间,在小组讨论的环节,发现其实学生自己能够说出很多不一样的方法。在大组PK的阶段,无论是初一还是初二的学生,对这项活动都意犹未尽。自我评价:在刚开始上的几个班,都由教师介绍完舒尔特方格之后,再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后面经过前辈们的指导,把重心放在了学生合作探究上,最后再介绍舒尔特方格作为补充,调整完课程顺序之后,会觉得学生生成的知识更多了,而不是一味地由老师在引导。总的来说,课程能够调动到学生的积极性。因为舒尔特方格的练习是我在网上找的,我觉得可以加上填写时间的位置,方便学生自己做记录。实际教学后的感悟:为了上初二的这节公开课,我先后用很多班磨了课,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感受。①关于舒尔特方格的适用年龄:在介绍集中注意力方法的时候,作为心理学子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舒尔特方格——一个基本被“用烂”的训练方法。而在给初二上课时,我和我的同事都有点担心是否适合该阶段的年龄特点,但是实际表现出来的效果出乎意料,初二的学生快速掌握了这个方法,并且很乐意参与小组的讨论和后面的PK,公开课现场效果很好。②活动顺序:前辈们认为课堂需要更看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我将小组讨论放在了课堂的中间环节,将舒尔特方格放在了后面。③概念:需要引导学生区分“训练注意力的方法”和“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其实是不一样的,也是我在前几次磨课中被指出的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