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2023-2024学年热点主题班会大观园(全国通用)课件(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杜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2023-2024学年热点主题班会大观园(全国通用)课件(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和暴力
杜绝校园欺凌
共建和谐校园
心理问
响健康
影响人格发展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时常发生。欺凌,对孩子而言伤害是巨大的,严重阻碍其健康成长。对于被欺凌者而言,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会带来难以治愈的心理、精神创伤,影响其日常生活。那么,如何防范校园欺凌?孩子们该如何正确保护自己?
心理问题

人格发展
1
防范校园欺凌之家长篇
2
防范校园欺凌之学生篇
3
防范校园欺凌之学校篇
4
什么是校园欺凌
PART 01
什么是校园欺凌
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校园欺凌的危害
校园欺凌不仅会对受害者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受害者可能会感到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同时,校园欺凌也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社会声誉。
PART 02
校园欺凌之家长篇
如果你的孩子是
欺凌者
1.清楚严肃地告诉孩子坚决不允许这样的行为,决不能接受孩子“只是好玩”之类的理由。
2.安排一个有效而非暴力的惩罚。
3.花时间陪孩子,增强对孩子的了解。
4.与学校合作矫正孩子的行为,经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
5.避免让孩子收看有大量暴力内容的电视、电影,或是玩暴力的电玩。
6.第一时间反思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方式,杜绝可能会导致孩子模仿的行为。
如果你的孩子是
受欺凌者
如果你的孩子是被欺凌者,请特别注意!!!
切不可说的几句话——
当孩子遭受欺凌向家长倾诉时
家长非但没有给孩子切实可行的建议
反而埋怨孩子:
这些话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惶恐、失望
家长的漠视,比欺凌更可怕
1.当与孩子讨论时,要适时鼓励,让他(她)知道可以信任你,随时可以得到你的帮助。
2、确认学校是否对欺凌行为有所处置或处置是否得当,必要时可以和学校共同解决。
3、如果欺凌情形发生在往返学校的路上,应安排较年长的学生陪同上下学,或亲自接送孩子直到问题解决。
4、如果孩子内向害羞而缺少社交,应多帮他(她)安排兴趣相符的社团活动以用心培养孩子适当的社交技巧,并且建立自信心。
5、教会孩子识别各种各样的欺凌,让孩子熟悉不同类型欺凌的应对方法。可以在家中与孩子进行一对一“演练”。多次重复训练后,孩子的自信心和胆量会明显增强。
6、与孩子一起商量解决方案,多询问他(她)的意见和想法,引导并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在鼓励中锻炼他(她)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7.及时和孩子沟通,疏导孩子的心理压力。如果孩子有逃避上学等心理问题,应当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PART 03
校园欺凌之学生篇
什么样的孩子易成为
欺凌者
典型欺凌者具有以下人格特征:霸道和冲动,倾向使用暴力欺压他人;
比较自我中心,对受害同学缺少同情心;
得到部分朋辈的认同,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突出。而一些孩子看见欺凌者的暴力行为得逞,于是协助及附和欺凌者,嘲笑受害者无用,有些则藉此保护自己,免受欺凌者,则易成为被动欺凌者。易受侵害的孩子往往存在着或大或小的性格缺陷,而孩子人格的形成受家庭影响最深切。只有合格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孩子。
典型欺凌者具有以下人格特征:
倾向使用暴力欺压他人;比较自我中心,对受害同学缺少同理心;得到部分朋辈的认同,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突出。
而一些孩子看见欺凌者的暴力行为得逞,于是协助及附和欺凌者,嘲笑受害者无用,有些则藉此保护自己,免受欺凌者,则易成为被动欺凌者。
易受侵害的孩子往往存在着或大或小的性格缺陷,而孩子人格的形成受家庭影响最深切。只有合格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孩子。因此,受害儿童大多来自以下家庭。
以自我为中心
暴力欺压他人
缺少同理心
性格缺陷
01
易冲动,判断事物不客观,处理问题带情绪,自控能力差,易受情境影响。
易冲动,判断事物不客观
02
独立意识建立,期望别人把自己看成大人;爱出风头,喜欢逞强,希望充当伙伴崇拜的“老大”。在该心理驱使下,易以暴力挑衅来获得成就感,满足虚荣心。另一些青少年则相反,心理脆弱,自我防护能力差,受暴力侵害时选择忍气吞声,“受点皮肉之苦可消灾”,助长校园暴力行为的滋生蔓延。
爱出风头喜欢逞强
03
自我意识刚刚形成,易出现自我同一性和社会角色的矛盾冲突。此时青少年最需要的是精神支持,能使自己看到希望。然而,他们从小到大,无时无刻不处于有形/无形竞争压力下;加上其他方面的困扰,压力日积月累,精神得不到松弛调整,思想苦闷,易把压力转向对他人和社会实施攻击。
自我意识较强
欺凌者的主要表现
欺凌者的主要表现
04
有强烈的伙伴集团倾向。这些集团容易在不良头目带领下发展成反社会团伙,“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为朋友两肋插刀”,发展帮派成员,为扩大地盘打群架,成为团伙暴力的根源。
有强烈的伙伴集团倾向
05
不良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大。青少年特别关注人际关系;交往中扮演好自身角色,有助于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缺乏交往技能,则难以和别人沟通,不能愉快相处,易出现孤独、彷徨等情绪问题。此时出现暴力倾向的可能性很高。
不良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大
06
伴随自尊的发展,特别爱“面子”。一旦交往受挫,便封闭自己,因孤独感、嫉妒心理而诱发激情报复,甚至演变成故意杀人。“差生”自认“低人一等”,对他人心怀嫉妒;破碎家庭子女缺少温暖环境,自卑心强等,格外易将所有的挫折和批评(即使明知是善意的)都当成是对自己人格的“诋毁”,从而激发强烈的暴力行为动机。
缺少温暖环境,自卑心强
哪些孩子又易成为受害者呢?
校园
欺凌和暴力
Bullying and violence
受害者的主要类型
弱势家庭
封闭、外来、下岗、贫穷家庭的孩子易形成自闭性格。
喜欢炫耀、露富
富裕家庭喜欢炫耀、露富的学生容易成为被抢劫、勒索的目标。
暴力家庭
受到父母暴力行为的影响,孩子也习惯用拳头来解决问题,而这样的孩子在互殴中往往也成为被侵害的对象。
单亲家庭
来自这样家庭的孩子自卑敏感、不愿和别人沟通,缺少家庭管教。这些孩子往往性格内向、害羞、老实怕事;在同学间不受重视,缺乏与朋辈相处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只有很少朋友,在学校中十分孤单;有身体或智能障碍者;沉默、表达能力不佳者;性格或行为上有异于他人(如有特长、爱张扬的学生易招来“教训”,邋遢的孩子容易成“出气筒”)。
1.机智选择应对方式
如果与对方能力相当,要明确冷静告诉对方停止欺凌行为。一味忍让或者紧张不安,只会助长欺凌者嚣张气焰。
如果对方人多,实力悬殊,要看准时机,迅速离开;跑不掉时可以拖延时间再求助,生命安全第一。
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2.及时求助
校园欺凌具有反复性、长期性的特点,不及时处理很有可能导致更持久、更严重的欺凌。因此,第一次被欺凌后一定要及时向老师、家长求助,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3.不要责备自己
被欺凌不是你的过错。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信心,多交一些好朋友。
PART 04
校园欺凌之学校篇
一、教会孩子分辨
“校园欺凌”和“社交冲突”
二、加强各方面教育
开展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治教育。
三、组织学习,建章立制
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
四、完善体系
1、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
2、营造温暖和谐的校园氛围,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和疏导。
3、公布防范校园欺凌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五、及时处置
1.一旦发生欺凌事件,要及时发现、调查处置。
2、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3、学校、家长、公安机关及媒体应保护遭受欺凌学生以及知情学生的身心安全,严格保护学生隐私。
4、要特别防止网络传播等因素导致事态蔓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使受欺凌学生受到二次伤害,甚至引发连锁性事件。
对孩子爱之有道,不要一味的满足其要求,
言听计从。适当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孩子坚强品格。
总之,校园欺凌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我们应该加强家庭教育、提高社交技能、加强学校管理、建立预警机制等措施,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