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第二单元《月下踏歌》第二单元《月下踏歌》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云南的什么作品?《阿细跳月》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彝族,看看彝族还有哪些生活习俗?听到作品的名字,你们会想到什么?彝族人民在盛大的火把节的晚上,会纷纷点起火把尽情歌舞的场面以及青年男女借此相互诉衷肠。聆听音乐聆听全曲这首乐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创作背景《火把节》片段选自由王西麟的《云南音诗》第四乐章。《云南音诗》创作于1963年,时隔15年后于1978年首演,1981年获得“全国首届交响诗作品评奖”一等奖。聆听音乐,这首作品表现了哪些场景?由几个部分组成?这是一部风俗性、色彩性的交响套曲。生动地播绘了云南各少数民族的生活情景。全曲共有四个乐章:第一乐章《茶林春雨》好似一幅烟雨蒙蒙的音乐水墨画,寓意万物的欣欣向荣。第二乐章《山寨路上》以脚步声的音乐形象,表现了人群自远而近,又逐渐远去的情景,音乐情绪喜悦、风趣、生机盎然。第三乐章《夜歌》表现夜海的深邃和悠远,似有幻觉和传奇色彩,引人无限的選想。第四乐章火把节它播绘了云南各族人民欢度传统节目的欢乐情景,也是回旋曲式。聆听引子部分这段音乐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它描写了什么场景?音乐一开始,就是对欢乐歌舞场面的播绘,情绪非常热烈:由它引出基本主题,它的性格豪放,音调朴实,是男子们的群舞,由弦乐和木管乐器主奏。欣赏第一乐段聆听音乐,判断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场景?他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它是由基本主题发展而成,由单簧管和短笛主奏,小提琴用拨弦为之伴奏。聆听第二乐段聆听音乐,判断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情景?他的情绪、速度又是怎样的?第二乐段是抒情性质的,它是姑娘们的舞蹈音乐,由双簧管主奏! 弦乐组用拨弦为之伴奏。聆听第三部分通过聆听音乐判断这部分音乐表现了怎样的场景?第三乐段它先由低音乐器演奏,继而传给中音乐器,最后传给小提琴用八度音方式奏出,在伴奏上采用三种不同的节拍,表现青年们不同的舞姿。边听音乐边用乐器伴奏聆听第四部分这部分音乐你们熟悉吗?力度、情绪有什么变化?高潮之后突然静了下来,这时只剩下大管、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节奏音型,当单簧管和中提琴加入演奏带有切分舞蹈特点的乐句之后,第一乐章主题再现,它在全曲中起到了前后呼应的效果! 最后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全曲。整体欣赏精彩演绎自由发挥拓展思路,开阔视野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谢谢观看感谢您观看与支持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月下踏歌》第3课《火把节》【教材分析】《火把节》是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月下踏歌》第3课欣赏课。《火把节》片段选自由王西麟的《云南音诗》第四乐章。《云南音诗》创作于1963年,时隔15年后于1978年首演,1981年获得“全国首届交响诗作品评奖”一等奖。是一部风俗性、色彩性的交响套曲。生动地播绘了云南各少数民族的生活情景。全曲共有四个乐章:第一乐章《茶林春雨》好似一幅烟雨蒙蒙的音乐水墨画,寓意万物的欣欣向荣。第二乐章《山寨路上》以脚步声的音乐形象,表现了人群自远而近,又逐渐远去的情景,音乐情绪喜悦、风趣、生机盎然。第三乐章《夜歌》表现夜海的深邃和悠远,似有幻觉和传奇色彩,引人无限的選想。第四乐章火把节它播绘了云南各族人民欢度传统节目的欢乐情景,也是回旋曲式。随后是第一插部,它是由基本主题发展而成,由单簧管和短笛主奏,小提琴用拨弦为之伴奏【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属于小学段的高段,高段的学生在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表现能力等方面相对而言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并且能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去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同时也能把这个年龄段的个人思想融入到歌曲中,通过表现唱来表现出来,因此,在歌曲学唱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通过聆听作品感受旋律的优美和中国民族音乐以及乐器的特色(二)艺术表现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哼唱主题音乐。(三)创意实践能用乐器、肢体语言简单的表演唱歌曲。(四)文化理解通过聆听音乐了解作品背景及创作,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对中国少数民族节日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哼唱主题音乐。(二)教学难点:1、能通过作品的速度、力度、情感等方面以及演奏乐器分析作品2、能用乐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提问导入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云南的什么作品?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云南彝族的作品《阿细跳月》,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彝族,看看彝族还有哪些生活习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乐曲,它的名字叫作《火把节》(书写板书《火把节》)【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问,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二、师生互动,赏析乐曲教师:听到作品的名字,你们会想到什么?预设:回答问题教师:彝族人民在盛大的火把节的晚上,会纷纷点起火把尽情歌舞的场面以及青年男女借此相互诉衷肠。1、初听音乐教师:聆听全曲这首乐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的作品的创作背景:《火把节》片段选自由王西麟的《云南音诗》第四乐章。《云南音诗》创作于1963年,时隔15年后于1978年首演,1981年获得“全国首届交响诗作品评奖”一等奖。是一部风俗性、色彩性的交响套曲。生动地播绘了云南各少数民族的生活情景。2、再听音乐教师你们猜猜这首作品表现了哪些场景?由几个部分组成?(播放音乐)预设:回答问题全曲共有四个乐章:第一乐章《茶林春雨》好似一幅烟雨蒙蒙的音乐水墨画,寓意万物的欣欣向荣。第二乐章《山寨路上》以脚步声的音乐形象,表现了人群自远而近,又逐渐远去的情景,音乐情绪喜悦、风趣、生机盎然。第三乐章《夜歌》表现夜海的深邃和悠远,似有幻觉和传奇色彩,引人无限的選想。第四乐章火把节它播绘了云南各族人民欢度传统节目的欢乐情景,也是回旋曲式。3.分段赏析教师:下面我们来分段欣赏。首先来欣赏这部作品的引子部分,聆听音乐,判断这段音乐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它描写了什么场景?(播放音乐)预设:听音乐,回答问题。教师:乐章一开始,就是对欢乐歌舞场面的播绘,情绪非常热烈:由它引出基本主题,它的性格豪放,音调朴实,是男子们的群舞,由弦乐和木管乐器主奏。教师:下面我们欣赏第一乐段,聆听音乐,判断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场景,他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播放音乐)预设:听音乐,回答问题。教师:它是由基本主题发展而成,由单簧管和短笛主奏,小提琴用拨弦为之伴奏,下面我们随着音乐哼唱主题,并用肢体来表现音乐。(播放音乐)预设:表现音乐教师:下面聆听第二乐段。通过聆听音乐,判断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情景,他的情绪,速度又是怎样的?(播放音乐)预设:听音乐回答问题。教师:第二乐段是抒情性质的,它是姑娘们的舞蹈音乐,由双簧管主奏! 弦乐组用拨弦为之伴奏。下面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律动预设:表现音乐教师:下面聆听第三部分。通过聆听音乐判断这部分音乐表现了怎样的场景?(播放音乐)预设:听音乐,回答问题。教师:第三乐段它先由低音乐器演奏,继而传给中音乐器,最后传给小提琴用八度音方式奏出,在伴奏上采用三种不同的节拍,表现青年们不同的舞姿。下面我们边听音乐边用乐器伴奏预设:用乐器伴奏教师:下面聆听音乐。听听这部分音乐你们熟悉吗?力度、情绪有什么变化?(播放音乐)预设:听音乐,回答问题。教师:高潮之后突然静了下来,这时只剩下大管、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节奏音型,当单簧管和中提琴加入演奏带有切分舞蹈特点的乐句之后,第一乐章主题再现,它在全曲中起到了前后呼应的效果! 最后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全曲。下面我们整体欣赏预设:欣赏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教师:我们上台,第一部分哼唱主题,第二部分声势动作,第三部分用乐器伴奏表现音乐预设:上台表演唱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教师: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来感受一下彝族的火把节(播放视频)预设:欣赏视频教师: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预设:回答问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加深对我国少数名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五、结语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板书设计】《火把节》引子+ A +B +C+A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mp3 2711754573e797ca59056e4c8bdc25e3.mp4 【2022年新课标】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火把节之夜》教案.docx 【2022年新课标】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火把节之夜》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