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教案 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统编版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教案 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统编版必修3

资源简介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了解各种政治力量为了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所提出的三种方案;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必然性。
2.能够结合历史阐述中国各阶层在解决中国问题方面所做的各种探索,对比各种方案,明确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方案才能救中国。
3.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深刻领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明确只有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科学精神:科学认识各种政治力量的作用,深刻体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结论。
3.公共参与:增强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理解,坚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教学重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教学难点】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位。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孙中山曾说:中国是世界上头一等的强国。然而,近代以来,堂堂华夏,不耻于列邦,被轻于异族,经济萧条,财政拮据,政治腐败,军阀混战,列强入侵,社会动荡,危机四伏,看天下,苍生涂炭,谁主沉浮?
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我们的课堂。
新课讲授:出示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总议题:谁主沉浮?
议题一:屈辱时局,认清国情,救亡图存
议题二:艰难求索,建党救国,寻找出路
议题三:浴血奋战,不忘初心,敢于担当
第一幕: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议题一:屈辱时局,认清国情,救亡图存
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一百年前,中国人梳着辫子,美英法已经高楼林立》并图文分析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一百年前,为什么中国与西方国家差距如此之大?为什么中国曾长期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却在近代,我堂堂华夏竟然沦落到如此地步?据此分析中国近代国情、主要矛盾及相应的历史任务。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
议学小结: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主国矛盾
(1)帝国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
(2)封建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
3、历史任务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4、三者关系
拓展提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收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
半殖民地: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不断发展。
突破提升:十七世纪中叶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对比
突破提升: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那么,如何面对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如何完成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面对上述问题,各种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第二幕: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议题二:艰难求索,建党救国,寻找出路
议学情境二:观看视频《今天的中国绝不是换一个皇帝、一个总统就能改变的》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为什么青年毛泽东说,今天的中国绝不是换一个皇帝、一个总统就能改变的?那中国的路到底在何方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换一个皇帝、一个总统并不能改变的中国的现状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党提出的方案是,以党为代表,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党的方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议学小结: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1. 救亡图存——近代中国登上历史舞台的政治力量
2.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
突破提升:比较各种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3. 党的方案被人民拥护的原因
(1)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
(2)党诞生(1921年7月),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3)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和使命
第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议题三:浴血奋战,不忘初心,敢于担当
议学情境三:观看视频《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议学问题: 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正所谓,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数风流,仅仅是让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出路和希望吗?最后结果又如何?那么中国共产党何以风流?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议学小结: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推翻了三座大山;
②三个“彻底结束”,一个“彻底废除
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④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3、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突破提升:谁主沉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本课小结:
课堂练习:
一、单选题
1.高中生小赵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通过文物了解到从1840年至1949年这100多年的历史。根据他参观的内容,他可能会产生的感悟有( )
①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矛盾
②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
③近代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原因是外国入侵
④社会主义中国的建立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①说法错误。
②③:通过文物了解到从1840年至1949年这100多年的历史,由此可知,近代中国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国家,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②③说法正确。
④: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成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主心骨,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2.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反帝反封建长期抗争的道路,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对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段历史认识正确的是( )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
②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任务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其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④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中国资产阶级未对国家进步作出实质性贡献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③: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①③符合题意。
②: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②说法错误。
④: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等运动对历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3.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可是,历次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也好,试图变法图强的戊戌维新运动也好,起自社会下层并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义和团运动也好,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这是因为( )
①没有找到科学的革命理论
②没有依靠坚定的社会力量
③没有明确地提出反帝反封
④没有得到农民阶级的支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③: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③不选。
④:义和团运动有着广泛群众基础,④不选。
①②:这些运动均以失败告终,是因为他们没有清楚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没有找到科学的革命理论,没有依靠坚定的社会力量,①②正确。
故本题选A。
4.近代以来,面对中外反动势力对我国人民的欺压,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寻找救国的出路,下列最适合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是( )
A.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主张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B.以中间派为代表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主张建立人民共和国,并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D.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代表,主张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答案】C
【详解】A: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主张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A说法错误。
B:以中间派为代表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践证明走不通,B不符合题意。
C:最适合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主张建立人民共和国,并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这是经过历史证明的,C说法正确。
D:民族资产阶级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践证明走不通,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5.习近平指出:“条条大路通罗马。谁都不应该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定为一尊,更不应该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强加于人。”国情不同,发展道路也不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首先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材料表明(  )
①基本国情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本依据 
②基本国情决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中国共产党依据基本国情选择中国发展的道路 
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国情决定社会发展的任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③: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首先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依据基本国情选择中国发展的道路,基本国情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本依据,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并没有提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不符合题意。
④:材料并没有提到中国社会发展的任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6.毛泽东指出:“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资产阶级的共和国中国不能有。”毛泽东的话的依据有( )
①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②中国缺乏民主共和观念
③中国封建势力的阻碍
④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弱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③④:材料中毛泽东的话强调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中国封建势力的阻碍,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弱小,①③④正确。
②:中国有民主共和观念,该选项的说法不符合事实,而且该选项不是依据,②排除。
故本题选B。
7.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 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行不通,原因是( )
①帝国主义要维护其在华特权,决不允许中国强大
②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
④资本主义在中国没有发展的土壤和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①③: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行不通,原因是帝国主义要维护其在华特权,决不允许中国强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①③符合题意。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这不是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行不通的原因,②不符合题意。
④:资本主义在中国有发展的条件,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该选项不符合实际情况,④排除。
故本题选C。
8.认识国情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条件。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 )
①依然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
②农民和地主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③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④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③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即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③④正确。
①:近代中国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依然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不符合实际,①排除。
②:农民和地主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多重矛盾之一,但不是主要矛盾,②错误。
故本题选D。
9.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我们已经知道中国现时的社会,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这表明认清当时中国的国情( )
A.就能轻而易举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B.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C.是认清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D.各种政治力量才能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方案
【答案】C
【详解】C: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这表明认清当时中国的国情是认清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C符合题意。
A:近代中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能轻而易举的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A错误。
B:认清中国近代国情是认清中国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但并不会迎刃而解,B错误。
D:只有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方案,D错误。
故本题选C。
10.鸦片战争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从那时起,救亡图存就成为中国人民关注的重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我们最伟大的梦想。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②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
③五四运动后,工农联盟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④认清中国当时的国情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本题是逆向型选择题。
①③: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五四运动后半段,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①③错误,符合题意。
②: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②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④:认清中国当时的国情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④该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1.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说法正确的是( )
A.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买办资产阶级是真正可以依靠的力量
B.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中国革命的前途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认识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D.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
【答案】C
【详解】A:买办资产阶级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A错误。
B: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中国革命的前途是建立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B错误。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是认识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C正确。
D: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D错误。
12.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 )
①能够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②在中国革命中找到了“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正确答案
③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④使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能够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中国革命中找到了“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正确答案,①②符合题意。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不符合题意。
④: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3.我们要弄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要依据,科学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相关论述不正确的是( )
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
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我国的国际地位也随之改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③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③④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①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这种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都是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表述,①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4.“百年汽笛声声催,回想昨日光荣行。”某中学高一(2)班举行党史教育活动,学生们从这一活动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民开始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②中国共产党开始成为工人运动的领导力量
③我党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执政使命
④深刻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开始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①错误。
②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开始成为工人运动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②④符合题意。
③: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但中国共产党成立时,还不是我国的执政党,因此“执政使命”说法不科学,③排除。
故本题选D。
15.当近代西方国家冲破封建制度的罗网,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时,五千年文明古国从此惨遭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与压迫。近代中国遭受侵略与压迫的原因有( )
①西方一些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相继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扩大海外市场
②中国日趋没落的封建制度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中国农民阶级缺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④多次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对清政府的打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②:中国日趋没落的封建制度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近代中国遭受侵略与压迫的最主要原因;西方一些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相继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扩大海外市场是近代中国遭受侵略与压迫的外部原因,①②符合题意。
③:中国农民阶级进行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③错误。
④:多次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对清政府的打击是近代中国遭受侵略与压迫的直接表现,不是原因,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6.毛泽东同志在总结中国革命时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鲜明界线。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①使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有了光明前景
②使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发生变化
③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和理论逻辑
④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鲜明界线,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有了光明前景,使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发生变化,①②正确。
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但是没有改变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和理论逻辑,③错误。
④:五四运动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④排除。
故本题选A。
原创精品资源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