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人文与社会》三下 1.1《多彩的节日》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人文与社会》三下 1.1《多彩的节日》 教案

资源简介

《多彩的节日》
教材解析:
本课教学内容面广而量大。而教材只有图和少量的文字,比较单一。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教学本文的主旨,是增进学生对传统节日以及民俗文化的了解和喜爱。本课的内容贴近生活,浅显易懂,读起来节奏感、韵律感强,学生易于接受。教学时,主要让学生根据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样过这些传统节日的,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为我国民间有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感到自豪,感受传统节日带来的快乐,进一步感受民族悠久的历史。培养热爱民族文化的思想和爱国主义情感。
2、能力目标:学习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培养思考和探究的习惯。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交流收集的资料等方式加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通过小组展示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自信。
3、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民间有许多传统节日,了解节日的时间和主要习俗,能分辨公历和农历;知道我国传统节日一般都伴有不同的传说,反映劳动人民的愿望,民间节日习俗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集中反映。拓展知识面,掌握更多的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
(二)、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等,感受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对本课的话题很感兴趣,但所了解的知识有限,也不够深入。如果按传统的教法,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以教材和教师的补充讲解为主,这样学生学得比较被动,知识面也较窄。本课采用学生自主收集节日资料进行汇报交流,其间教师再以信息技术形式(与节日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古诗等)辅以补充的方式,既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阅读、收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又能跳出教材,丰富教材内容的信息量,使教材更具体、丰厚、直观,这也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一个体现。
方法策路:1、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师课前指导学生通过图书、上网等方式查找资料,解决疑问,体现自主性。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将收集的资料分类整理,同时引导学生展示资料,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小组协作学习:对同一个问题经过互相讨论、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实现全面认识,体现协作性。
教学预设过程:
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你们和家人都一起过哪些节日?你们说到的这些节日,有一些是国际上的节日(比如:儿童节),有一些是我们国家建国以后才有的节日(比如:国庆节),而有一些是我们中国独有的,而且是世世代代都在过的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这些世代传承下来的节日,我们管它叫——传统节日。你们都猜对了,这些节日在今天学习的课文中也都提到了,咱们赶紧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由看图片猜谜入手,将同学们带入情景,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了解传统节日
(一)中国是一个传统大国、礼仪之邦,那自然我们不能忘记祭奠我们的先祖,清明节和端午节就是祭扫先人的节日。
启发思考: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文中关于这两个节日的描述。想一想这两个节日有什么不同?(板书:清明节、端午节)
预设:清明节扫墓是为了纪念逝去的先人、长辈。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
讲解:清明节在春天,不仅是个节日还是个节气,人们在祭祖之外还会出门踏青、插柳、放风筝、吃青团。端午节是在夏天,人们赛龙舟、吃粽子都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的,除此之外端午时节蚊虫盛行,因此人们还会佩香囊、避五毒、饮雄黄酒等。
(二)提问:七夕节是为谁而过的节日呢?找一找答案。
预设:为牛郎织女而过的节。
讲解:传说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有七夕这天,喜鹊搭桥,帮助他们相聚团圆。七夕又叫乞巧节,一些年轻的姑娘在庭院会向织女星乞求智巧,乞求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板书:七夕节)
引入下文:重阳节是一个教育我们爱老敬老的节日,王维有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写的重阳节这一天,登高、插茱萸,尊师敬长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在这一天我们更应该为我们的长辈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多关心他们一些、多孝敬他们一些,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板书:重阳节)一年中的节日过完,转眼又到新的一年,让我们结合着图片,试着背一背这首民谣。
拓展提问:这些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个?说一说你是怎么过节的?
(设计意图:探究学习,在充分诵读的过程中,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己感悟主动去寻找想要探索的答案,激发学习主动性。)
(一)元宵节
师:春节刚过,便迎来我国的又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
1、生说元宵节名称的来历。
2、谈元宵节的习俗。(师点击课件出示舞龙图、花灯图)
3、生上台朗诵古诗《生查子元夕》(生点击课件出示古诗内容)
(二)中秋节
1、课件出示“嫦娥奔月图”,引出中秋节。
2、小组上台展示。
说中秋节名称的来历。(生边说边点击课件出示内容)
说习俗。(生点击课件出示月饼、月夜、柚子灯、孔明灯的图片)
说传说——吴刚伐桂的故事
念古诗——李白的《静夜思》
(三)重阳节
1、欣赏歌曲版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引出重阳节。
2、说重阳节名称的来历。(生点击课件出示内容)
3、说习俗。
(四)春节
1、这些传统节日中,你们最喜欢哪个节日?(生答:春节)
2、交流春节的时间,区分阴历和阳历
3、谈春节的来历:生说“年”的传说
4、谈过年的准备:扫尘、准备年货、贴门神、贴年画、贴春联、贴倒福等(师点击课件出示门神、年画、窗花、倒福、春联图)
5、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春联,谈谈春联的特点,了解春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
6、谈除夕的习俗
7、谈拜年,了解对不同的人拜年要说不同的吉祥话。
8、生朗诵古诗《元日》(师点击课件出示古诗内容)
总结全文,升华意义
除了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节日?(生交流)这些节日有些是我国后来才有的现代节日,有些是从外国流入我们中国的洋人节。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要牢牢记住和热爱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在传统节日来临时,记得给家人带去祝福。其实,父母的要求很简单,就像一首歌里唱的“父母不求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唱唱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常回家看看》。(播放歌曲)
总结:这首歌唱出了普天下父母对自己儿女的真诚期盼。在座的同学当中,有不少同学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平时不能回家,你们的爷爷奶奶想他们吗?你想他们吗?同学们,终有一天,你们也会长大,也会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但不管你们走到哪里,不管工作有多忙,都要记得——常回家看看,因为家里有人牵挂你们。
板书:
多彩的节日
春节   门神、年画、窗花、倒福、春联图
元宵节       舞龙图、花灯图
端午节       赛龙舟、、插艾草、包粽子
中秋节 月饼、月夜、柚子灯、孔明灯
重阳节 登高 赏菊 放纸鹤 吃重阳糕
清明节 扫墓
作业设计:
1、背诵《传统节日》。
2、拓展延伸:我国有很多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
3、搜集一些关于传统节日的诗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