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中考一轮复习(五)中国各族人民的家园 教学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文地理中考一轮复习(五)中国各族人民的家园 教学课件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人文地理一轮复习
(五)中国各族人民的家园 第1课时
目录
CONTENTS
国土与人民
Strata and fossils
01
山川秀美
History of earth evolution
02
学业质量
简要分析、概括地球表层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主要特征,
以及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点(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一、国土与人民
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73°E~135°E,4°N~53°N
西部和北部深入内陆
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北温带
南部有小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
北半球、东半球
中国陆地面积约______万平方千米,位居_________。
960
世界第三
幅员辽阔
任务一:
读图,描述我国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与相对位置)。
海陆兼备
疆域四至:
南北跨度大(近50个纬度)
——南北气候差异显著,
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东西跨度大(近62个经度)
——时差大,最东端与
最西端时间相差4个小时
海洋国土
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
约18000千米
北起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口
南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
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5000多个,多良港。
东海
黄海
渤海
南海
台湾岛
海南岛
台湾海峡

气候湿润
优良港湾
西
亚欧大陆
中亚、西亚、欧洲
邻国众多
1.图中柱状能体现我国纬度位置的是( )
A. B. C. D.
B
2.歌曲《敢问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是 ( )
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②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③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④曾母暗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A
任务二 根据地图描述浙江省的海陆位置。
浙江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临东海,北接上海、南临福建。
浙江”名称由来
“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折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
目前,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镇、______)三级。
自治区
直辖市
特别行政区

自治县


民族乡

5
4
2
2.行政区划
任务三:
读图,指出浙江省对应的数字,顺时针列举浙江邻省。
识记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3
6
5
4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3
32
1
2
34
17
22
28






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
自治区
广西
壮族
自治区
内 蒙古自治区


青海
四川
云南
宁夏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山东
江苏
山西
浙江
福建
广东
安徽
江西
陕 西
台湾
海南
贵州
省级行政区之“最”
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
纬度位置最高,最东、最北的:
跨经度最广的省(区):
纬度位置最低、跨纬度最广的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黑龙江省
内蒙古自治区
海南省
生活中我们接触到很多的事物,它们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读下列甲、乙、丙、丁4幅汽车牌照,回答1—2题:
1.上面4幅汽车牌照属地中,纬度最低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四幅汽车牌照属地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正确的是( )
A.甲——长沙 B.乙——福州
C.丙——贵阳 D.丁——杭州
冀B.Q9156
闽A.A8868
桂C.S6698
琼A.E1122
D
B
(1)截止2023年,我国总人口已达14.25亿人。
(2)分布特点:
黑河
腾冲
不均匀:东密西疏
3.众多的人口
(1)我国共有56个民族:
汉族人口最多(91.5%)
55个少族民族
(2)民族分布特点: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山川秀美
中国的地形
读图,找一找我国的地形有哪些类型?
山地、盆地、高原、平原、丘陵
复杂多样,种类齐全
任务:在图中找出以
下内容——
主要山脉
三大平原
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三大丘陵
在图中写出中国的主要山脉名称,并在相应位置标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名称。
1、哪种地形面积最广?
山地
2、按习惯,把哪几种地形统称山区?
3、计算山区约占我国总面积的多少?
山地、丘陵和较崎岖的高原
2/3
我国地形特点:1.地形复杂多样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山区面积广大
攀枝花铁矿
琼中风景
舟曲泥石流
深山养蜂
探究与分享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一:海南琼中,便文村王秀尾家的民宿、农家乐接连开门迎客:“山区耕地少,过去收的粮食只够口粮,现在吃上‘旅游饭’每月能挣3000多元!”。
材料二: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琼中还培育了深山养蜂、林下养山鸡等生态农业。
材料三:鞍山、马鞍山、攀枝花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基地。
材料四: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突发特大泥石流,造成1481人遇难,财产损失巨大。
山区可发展旅游业;
山区矿产资源丰富
可发展多种农业;
山区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山区平原面积小,不利于种植业;地形崎岖,不利于交通;
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根据颜色判断中国地势的特点(哪边高?哪边低?)


西高东低
1
2
3
呈三级阶梯状
沿着北纬30°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说一说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平均海拔
我国地形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 界线 第二级阶梯 界线 第三级阶梯
4000米以上 昆仑山脉 | 阿尔金山脉 | 祁连山脉 | 横断山脉 1000—2000米 大兴安岭 | 太行山脉 | 巫山 | 雪峰山 500米以下
高原:青藏高原 盆地:柴达木盆地 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丘陵:东南丘陵
我国地形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 界线 第二级阶梯 界线 第三级阶梯
4000米以上 昆仑山脉 | 阿尔金山脉 | 祁连山脉 | 横断山脉 1000—2000米 大兴安岭 | 太行山脉 | 巫山 | 雪峰山 500米以下
高原:青藏高原 盆地:柴达木盆地 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丘陵:东南丘陵
我国地势产生的影响
1、对河流:
2、对交通:
使许多河流自西向东流;阶梯交界处,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东流的大河沟通了东西交通,便于内地与沿海的联系。
5、对人口分布:
3、对地形:
因平原大多为河流冲积而成,故河流多分布于东部地区
4、对气候:
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使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呈东密西疏的特点
1.读右图,找出五个城市相对应的气候类型并连线,再把下面气候类型特征填入对应的括号内(填字母):
乌鲁木齐
热带季风气候(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温带季风气候( )
温带大陆性气候( )
高原山地气候( )
拉萨
海口
杭州
哈尔滨
A.冬冷夏热,降水较少,温差大。
B.气候寒冷,呈垂直变化。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E.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E
C
D
A
B
温州
◎中国气候
北回归线
2.阅读《中国气候类型》图,完成表格: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云南南部、广东雷州半岛、
海南岛、台湾岛南部
秦岭-淮河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西北内陆
青藏高原
中国气候的特征:
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是一种盛行风向随季节发生明显变化的风。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风向
特征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印度洋
偏北风
偏南风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4.阅读课本P14页,结合上图完成下列表格:
地势西高东低
思考:根据上面两幅图,说一说地势对季风活动有什么影响?
中国三级阶梯分布图
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一系列高大的山脉阻挡了冬季风的南下和夏季风的北上。
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
巴颜喀拉
冈底斯
§ 我国大致以: 、 山脉、
山、 山、 山一线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其东南部受夏季风明显,为 区,西北部夏季风无法到达,为 区。
季风
非季风
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 从《中国降水分布》图,可以看出我国西北部夏季风无法到达,非季风区气候偏 ,由此可知季风主要影响了我国 的时空分布。
干旱
降水
中国降水分布
口诀:“大-阴-贺-巴-冈”,谐音是“大饮喝八缸”
从夏季气温、降水上来看,三地气候有何共同点?
夏季,气温 ,降水量 。


雨热同期
季风的特点及影响
特点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表 现
雨热同期 季风气候给我们提供了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优越条件。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有利 珠江流域一带绿野相连,城市集中,人口密集,是富饶的宝地;而纬度大致相当的西亚一带却沙海连绵,荒漠广布。这种差异的形成季风起了巨大的作用。水稻种植可以到达黑龙江省的北部。
不稳定性 引发涝灾 夏季风来得早,退得迟 这些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降雨量远远高于正常年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引发旱灾 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 2001年春季,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遭受了十年来最严重的旱灾
暴发寒潮 冬季风强烈 2023年年末,湖北等地气温骤降,发生了严重的寒潮冰雪灾害
全长约6300千米,中国第一大河
母亲河——长江
上游
中游
下游
峡谷多、落差大、
水力资源丰富
河道弯曲
湖泊众多
江阔水深航运便利
作用:
航运(黄金水道)、发电、灌溉
问题:
治理:
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流水量大,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雨季容易造成洪涝灾害,防洪工作十分重要
保护水资源、治理水污染、修复水生态
上游
中游
下游
峡谷多、落差大、
水力资源丰富
含沙量大
地上河
黄河景观:
黄河第一坝——龙羊峡大坝(青海)
“塞上江南”——宁夏平原(宁夏)
壶口瀑布、开封“悬河”
作用:
发电、灌溉
问题:
治理:
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泥沙沉积,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 “地上河”
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比较长江和黄河
比较点 长江 黄河
发源地 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峰 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
全长 6300千米,中国第一大河(“之”字形) 5400多千米,中国第二长河(“几”字形)
特点 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大、支流最多、流量最大、水能最丰富、航运量最大 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支流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上游)湘江、汉江和赣江(中游) 湟水、洮河(上游);渭河、汾河(中游)
注入海洋 东海(上海市) 渤海(山东省)
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 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
作用 灌溉、发电、航运(黄金水道) 灌溉、发电
治理措施 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防洪。中上游:禁止滥伐森林,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兴建水库。 中下游:疏通河道,加固江防大堤,兴修水利,保护水资源等 上游:修建水库,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下游:加固黄河大堤,疏浚河道,引黄淤灌
共同点 ⑴都发源于青海省,都流经青海、四川两省,都流经青藏高原地形区⑵长江黄河上游流经第一、二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⑶都自西向东注入海洋,入海口附近形成了广阔的三角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