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分析化学及实验(习题库)(每1题后的“1”、“2”、“3”代表题目不同的难易程度,其中“3”较难,“2”适中,“1”较简单)一、单项选择题紫外-可见( B )1、 一束( )通过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A、平行可见光 B、平行单色光 C、白光 D、紫外光( D )2、在目视比色法中,常用的标准系列法是比较 1A、入射光的强度 B、透过溶液后的强度C、透过溶液后的吸收光的强度 D、一定厚度溶液的颜色深浅( A )3、__________互为补色 1A、黄与蓝 B、红与绿 C、橙与青 D、紫与青蓝( C )4、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的 1A、红色光 B、橙色光 C、黄色光 D、蓝色光( C )5、某溶液的吸光度A=0.500;其百分透光度为 1A、 69.4 B、 50.0C、 31.6 D、 15.8( C )6、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说明 1A、该物质的浓度很大 B、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C、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强 D、测定该物质的方法的灵敏度低。( C )7、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的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1A、向长波方向移动 B、向短波方向移动C、不移动,但峰高降低 D、无任何变化( C )8、下述操作中正确的是 1A、比色皿外壁有水珠 B、手捏比色皿的磨光面C、手捏比色皿的毛面 D、用报纸去擦比色皿外壁的水( A )9、某有色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用2cm吸收池测得其吸光度为0.750,若改用0.5cm和3cm吸收池,则吸光度各为 1A、0.188/1.125 B、0.108/1.105 C、0.088/1.025 D、0.180/1.120( D )10、用邻菲罗啉法测定锅炉水中的铁, pH需控制在4~6之间,通常选择( )缓冲溶液较合适。 1A、邻苯二甲酸氢钾 B、NH3—NH4Cl C、NaHCO3—Na2CO3 D、HAc—NaAc( C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适合检测波长范围是 1A、 400~760nm; B、 200~400nmC、 200~760nm D、 200~1000nm( B )12、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水中微量铁的试样中,参比溶液是采用 1A、溶液参比; B、空白溶液; C、样品参比; D、褪色参比 。( A )13、721型分光光度计适用于 1A、 可见光区 B、 紫外光区 C、红外光区 D、 都适用( C )14、在光学分析法中, 采用钨灯作光源的是 1A、原子光谱 B、紫外光谱 C、可见光谱 D、红外光谱( D )15、分光光度分析中一组合格的吸收池透射比之差应该小于 1A、1% B、 2% C、 0.1% D、 0.5%( A )16、721型分光光度计底部干燥筒内的干燥剂要 1A、定期更换 B、使用时更换 C、保持潮湿( A )17、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 1A、400—760nm B、400—760μm C、200—600nm D、200—760nm( C )18、721型分光光度计不能测定 1A、单组分溶液 B、多组分溶液 C、吸收光波长>800nm的溶液 D、较浓的溶液( C )19、某化合物在乙醇中的 max=240nm,ε max=13000L/(mol cm),则该UV-VIS吸收谱带的跃迁类型是 1A、 n→ * B、n→ * C、 → * D、 → *( C )20、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为 1A、mol cm/L B、 L / (mol cm) C、 mol /(L cm) D、 cm/ (mol L)( C )21、当未知样中含Fe量约为10μg L-1时,采用直接比较法定量时,标准溶液的浓度应为A、20μg L-1 B、15μg L-1 C、11μg L-1 D、5μg L-1( C )22、有甲、乙两个不同浓度的同一有色物质的溶液,用同一厚度的比色皿,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为:A甲=0.20;A乙=0.30。若甲的浓度为4.0×10-4 mol/L,则乙的浓度为( ) 2A、8.0×10-4mol/L B、6.0×10-4mol/L C、1.0×10-4mol/L( D )23、有两种不同有色溶液均符合朗伯-比耳定律,测定时若比色皿厚度,入射光强度及溶液浓度皆相等,以下说法哪种正确? 2A、透过光强度相等 B、吸光度相等 C、吸光系数相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B )24、在分光光度测定中,如试样溶液有色,显色剂本身无色,溶液中除被测离子外,其它共存离子与显色剂不生色,此时应选( )为参比。 2A 溶剂空白 B 试液空白 C 试剂空白 D 褪色参比( B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A、透射比与浓度成直线关系; B、摩尔吸光系数随波长而改变;C、摩尔吸光系数随被测溶液的浓度而改变; D、光学玻璃吸收池适用于紫外光区。( B )26、如果显色剂或其他试剂在测定波长有吸收,此时的参比溶液应采用 2A、溶剂参比; B、试剂参比; C、试液参比; D、褪色参比。( D )27、下列化合物中,吸收波长最长的化合物是 2A、CH3[CH 2]6CH3 ; B、[CH 2]2C=CHCH 2CH=C[CH 3]2 ;C、CH 2=CHCH=CHCH 3 ; D、CH 2=CHCH=CHCH=CHCH 3 。( D )28、有A、B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物质溶液,A溶液用1.00cm 吸收池,B溶液用2.00cm 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的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 2A、 A是B的1/2; B、 A等于B; C、 B是A的4倍; D、 B是A的1/2( C )29、在示差光度法中,需要配制一个标准溶液作参比用来 2A、扣除空白吸光度 B、校正仪器的漂移 C、扩展标尺 D、 扣除背景吸收( C )30、控制适当的吸光度范围的途径不可以是 2A、调整称样量 B、控制溶液的浓度 C、改变光源 D、 改变定容体积( D )31、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其突出优点是 2A 、可以扩大波长的应用范围 B、 可以采用快速响应的检测系统C、 可以抵消吸收池所带来的误差 D、 可以抵消因光源的变化而产生的误差( D )32、某化合物在正己烷和乙醇中分别测得最大吸收波长为λmax=317nm和λmax=305nm,该吸收的跃迁类型为 2A、σ σ* B、n σ* C、π π* D、n π*( D )33、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两组分含量时,若两组分吸收曲线重叠,其定量方法是根据( )建立的多组分光谱分析数学模型。2A、朗伯定律 B、朗伯定律和加和性原理C、比尔定律 D、比尔定律和加和性原理( A )34、用硫氰酸盐作显色剂测定Co2+时,Fe3+有干扰,可用( )作为掩蔽剂。 2A、氟化物 B、氯化物 C、氢氧化物 D、硫化物(C)35、在分光光度法分析中,使用( )可以消除试剂的影响 2A、用蒸馏水 B、待测标准溶液 C、试剂空白溶液 D、任何溶液( C )36、吸光度为( )时,相对误差较小。 2A、吸光度越大 B、 吸光度越小 C、0.2~0.7 D、任意( A )37、下列为试液中两种组分对光的吸收曲线图,比色分光测定不存在互相干扰的是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