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分析化学及实验(习题库)(每1题后的“1”、“2”、“3”代表题目不同的难易程度,其中“3”较难,“2”适中,“1”较简单)二、多项选择题紫外-可见( BD )1、 影响摩尔吸收系数的因素是: 1A、比色皿厚度 B、入射光波长 C、有色物质的浓度 D、溶液温度( ABD )2、 有色溶液稀释时,对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下面描述错误的是: 1A、向长波方向移动 B、向短波方向移动 C、不移动但峰高降低 D、全部无变化( CD )3、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 1A、该物质的浓度很大B、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C、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吸收能力很强D、测定该物质的方法的灵敏度高(ABD)4、下列哪些方法属于分光光度分析的定量方法 1A、工作曲线法 B、直接比较法 C、校正面积归一化法 D 、标准加入法( A B C )5、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中,当试液和显色剂均有颜色时,不可用作的参比溶液应当是A、蒸馏水 B、不加显色剂的试液 C、只加显色剂的试液 D、先用掩蔽剂将被测组分掩蔽以免与显色剂作用,再按试液测定方法加入显色剂及其它试剂后所得试液( ACD )6、下列操作中哪些是正确的 2A、手捏比色皿毛面B、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开机后马上就进行测量C、测定蒽醌含量时,必须打开分光光度计的氘灯D、测定液体化学品的色度时,沿比色管轴线方向比较颜色的深浅(ACD)7、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有机物进行定性分析的依据是( )等。 2A、峰的形状 B、曲线坐标 C、峰的数目 D、峰的位置(ABCD)8、一台分光光度计的校正应包括( )等。 2A、波长的校正 B、吸光度的校正C、杂散光的校正 D、吸收池的校正原子吸收( ABD )1、使用乙炔钢瓶气体时,管路接头不可以用的是 1A、铜接头 B、锌铜合金接头 C、不锈钢接头 D、银铜合金接头( AC )2、在火焰原子化过程中,伴随着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下列哪些反应是不可能发生的 A、裂变 B、化合 C、聚合 D、电离( ABC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造成谱线变宽的主要原因有:1A、自然变宽 B、温度变宽 C、压力变宽 D、物理干扰(A C )4、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由于分子吸收和化学干扰,应尽量避免使用( )来处理样品。 3A、H2SO4 B、HNO3 C、H3PO4 D、HClO4( AB )5、为了使标准溶液的离子强度与试液的离子强度相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2A、固定离子溶液的本底 B、加入离子强度调节剂C、向溶液中加入待测离子 D、将标准溶液稀释( AD )6、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为了防止回火,各种火焰点燃和熄灭时,燃气与助燃气的开关必须遵守的原则是2A、先开助燃气,后关助燃气 B、先开燃气,后关燃气C、后开助燃气,先关助燃气 D、后开燃气,先关燃气( A C D )7、常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测定的元素是 2A、As B、Hg C、Bi D、Sn电化学( ABC)1、在使用饱和甘汞电极时,正确的操作是 1A、电极下端要保持有少量KCl晶体存在B、使用前应检查玻璃弯管处是否有气泡,并及时排除C、使用前要检查电极下端陶瓷芯毛细管是否畅通D、当待测溶液中含有Ag+、S2-、Cl-及高氯酸等物质时,应加置KCl盐桥( AC )2、可用作参比电极的有 1A、 标准氢电极 B、 气敏电极 C、 银—氯化银电极 D、 玻璃电极( ABC )3、影响电极电位的因素有 1A、参加电极反应的离子浓度 B、溶液温度C、转移的电子数 D、大气压(ABD)4、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可用来消除的影响有: 2A、溶液酸度 B、离子强度 C、电极常数 D、干扰离子气相色谱( CD )1、下列组分中,在FID中有响应的是 1A、氦气 B、氮气 C、甲烷 D、甲醇(BC)2、提高载气流速则: 2A、保留时间增加 B、组分间分离变差 C、峰宽变小 D、柱容量下降(ABD)3、气相色谱分析中使用归一化法定量的前提是: 1A、所有的组分都要被分离开 B、所有的组分都要能流出色谱柱 C、组分必须是有机物 D、检测器必须对所有组分产生响应(CD)4、气相色谱中与含量成正比的是 1`A、保留体积 B、保留时间 C、峰面积 D、峰高( BC )5、下列气相色谱操作条件中,正确的是:2A、汽化温度愈高愈好B、使最难分离的物质对能很好分离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低的柱温C、实际选择载气流速时,一般略低于最佳流速D、检测室温度应低于柱温( ACD )6、相对质量校正因子f’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2A、组分 B、固定相 C、标准物质 D、检测器类型(BC)7、范第姆特方程式主要说明 2A、 板高的概念 B、色谱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 C、 柱效降低的影响因素 D、 组分在两相间分配情况( B C D )8、能被氢火焰检测器检测的组分是: 2A、四氯化碳; B、烯烃; C、烷烃; D、醇系物(ABC)9、固定液用量大对气相色谱过程的影响为: 2A、柱容量大 B、保留时间长 C、峰宽加大 D、对检测器灵敏度要求提高(AD )10、在气-液色谱填充柱的制备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2A、一般选用柱内径为3~4mm,柱长为 1~2m长的不锈钢柱子B、一般常用的液载比是25%左右C、新装填好的色谱柱即可接入色谱仪的气路中,用于进样分析D、在色谱柱的装填时,要保证固定相在色谱柱内填充均匀高液和红外( B、D )1、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仪比较增加了 1A、恒温箱 B、高压泵 C、程序升温 D、梯度淋洗装置( B、D )2、并不是所有的分子振动形式其相应的红外谱帯都能被观察到,这是因为 1A、分子既有振动,又有转动,太复杂B、分子中有些振动能量是简单的C、因为分子中有C、H、O以外的原子存在D、分子中某些振动能量相互抵消(AC )3、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仪比较增加了 1A、贮液器 B、恒温器 C、高压泵 D、程序升温( AC )4、 衡量色谱柱柱效能的指标是: 1A、塔板高度 B、分离度 C、塔板数 D、分配系数( B、D )5、若使用永停滴定法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电流降至最低点,则说明 2A、滴定剂和被滴定剂均为不可逆电对B、滴定剂和被滴定剂均为可逆电对C、滴定剂为可逆电对,被滴定剂为不可逆电对D、滴定剂为不可逆电对,被滴定剂为可逆电对( A、C、D )6、下例( )可用永停滴定法指示终点进行定量测定。 3A、用碘标准溶液测定硫代硫酸钠的含量B、用基准碳酸钠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C、用亚硝酸钠标准溶液测定磺胺类药物的含量D、用Karl Fischer法测定药物中的微量水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