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学习目标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掌握并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步骤进行简单的计算。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分析,体会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意义。◎素养要求:能通过定量分析,找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步骤,建立化学反应中宏观物质与符号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比例模型的方法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预习导学】课时线索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步骤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相对质量之比 实际质量之比。 2.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1) ; (2) ; (3) ; (4) ; (5) 。 【答案】1.等于2.(1)设未知量(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和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合作探究】任务驱动一:根据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例1:加热分解6.3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多少 分析:这道题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要求:阅读教材后把解题步骤默写在下面。问题:根据对例1的阅读和讲解归纳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1) ; (2) ; (3) ; (4) ; (5) 。 【答案】解:设加热分解6.3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2KMnO4K2MnO4+MnO2+O2↑2×158 326.3 g x=x≈0.6 g答:加热分解6.3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 g氧气。(1)设未知量(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和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跟踪演练1.将24.5 g氯酸钾和适量二氧化锰混合后在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方法归纳】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时,设的未知数不能带单位,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写出相对质量时一定是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要写在对应物质化学式的正下方,列比例式和求解要注意单位。【答案】1.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x。2KClO32KCl+3O2↑245 9624.5 g x=x=9.6 g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9.6 g。任务驱动二: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来求反应物的质量例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5.6 t氧化钙,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 分析:这道题是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来求反应物的质量,即已知产品的质量求原料的质量。要求:阅读教材后把解题步骤默写在下面。【答案】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CaO+CO2↑100 56x 5.6 t=x=10 t答: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10 t。跟踪演练2.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可以制得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如需生产4.4 t二氧化碳,理论上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方法归纳】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纯净物质量的计算,题目中所给的物质若含有杂质,需要求出纯净物的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的总质量×物质的纯度;题目中涉及气体体积的有关计算,要注意将气体的体积转化成质量后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学习小助手】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虽然属于技能性内容,但练习和领悟同样重要。因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关键是理解化学反应原理,而不是数学计算技能。因此对于给出的题目,一定要先分析化学反应原理,然后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进行正确的解答。【答案】2.解:设理论上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CaO+CO2↑100 44x 4.4 t=x=10 t答:理论上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10 t。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