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2第2课时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学习目标1.认识常见金属与某些盐溶液的置换反应。2.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素养要求: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的良好行为习惯、从细微实验现象差别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预习导学】课时线索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教材中的实验,填写下表。实验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铝丝表面 生成,蓝色溶液变成 色 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铜丝的表面 ,溶液逐渐变成 色 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2.阅读教材中的记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并说明其主要应用。【答案】有红色物质 无 2Al+3CuSO4Al2(SO4)3+3Cu附着一层银白色固体 蓝 Cu+2AgNO3Cu(NO3)2+2Ag【合作探究】任务驱动: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1.实验探究选择药品及设计实验步骤(重点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根据化学方程式描述实验现象):①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 现象描述:铁钉 生成,蓝色溶液变成 。 化学方程式: 。 结论: 。 ②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描述:铜的 ,溶液逐渐 。 化学方程式: 。 结论: 。 ③把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描述:无明显现象。结论: (金属活动性)。 2.规律:金属+盐→ + 【拓展延伸】人们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强弱 意义: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金属活动性越强。【提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为什么有氢(指的是酸中的氢元素或氢离子)的位置,有什么作用 【归纳总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氢前金属,一部分是氢后金属。②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注意:酸是浓硫酸和硝酸除外的酸,这两种酸的氧化性太强,不遵循金属和酸反应产生盐和氢气的规律。③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置 可以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们的 中置换出来。(即 )。 判断反应的注意事项:①前换后(即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②盐可溶(盐必须是可溶的,不可溶不反应,如铜能够置换硝酸银中的银,但不能和氯化银发生反应)。③K、Ca、Na这三种太活泼的金属除外(如:将钠和硫酸铜溶液混合,是钠先和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产生蓝色沉淀,写出先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答案】1.表面有红色物质 浅绿色 Fe+CuSO4FeSO4+Cu Fe>Cu(金属活动性) 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固体 变成蓝色 Cu+2AgNO3Cu(NO3)2+2AgCu>Ag(金属活动性) Cu2.新的金属 新的盐(属于置换反应) ③靠前的金属盐溶液 前换后,盐可溶或强换弱 ③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Cu(OH)2↓+Na2SO4跟踪演练1.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并产生氢气。(1)铁和稀硫酸( ) (2)铜和稀盐酸( ) (3)铁和稀硝酸( ) (4)镁和稀盐酸( ) (5)铝和浓硫酸( ) 2.下列硫酸盐不能由金属和稀硫酸直接反应制得的物质是 ( )A.MgSO4 B.Fe2(SO4)3C.FeSO4 D.ZnSO43.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Y和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Y溶解并产生气泡,X、Z不反应;如果把X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A.Y>X>Z B.X>Y>ZC.Y>Z>X D.X>Z>Y【学习小助手】本节课主要学习了金属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为我们判断置换反应能否发生提供了判断依据。这两个知识都是本节课的重点,特别是后者能为我们以后在解决相关问题时提供很重要的理论依据。【答案】1.(1)能(2)不能(3)不能(4)能(5)不能2.B 3.A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