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1第1课时 溶液学习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2.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3.知道溶液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用途。◎素养要求:练习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影响溶解性的因素,探究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预习导学】课时线索溶液的组成→影响溶解性的因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1)溶液是由 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 的、 的 。 (2)溶液由 和 两部分组成。 (3)蔗糖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a.溶液有哪些基本的特征 b.如何判断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 2.(1)将1~2小粒碘加入5 mL水中,观察到碘 溶于水;将1~2小粒高锰酸钾加入5 mL水中,观察到高锰酸钾 溶于水。二者的对比可以说明 ,即物质的溶解性与 有关。 (2)将1~2小粒碘加入5 mL水中,观察到碘 溶于水;将1~2小粒碘加入5 mL汽油中,观察到碘 溶于汽油。二者的对比可以说明 ,即物质的溶解性与 有关。 a.影响溶质溶解速率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对溶解速率分别有何影响 【答案】1.(1)一种或几种 均一 稳定 混合物(2)溶质 溶剂(3)蔗糖 水 氯化钠 水 a.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b.固液形成溶液时,固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作溶剂,量少的一种叫作溶质;有水时,不管水量多少,水作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2.(1)不能 能 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 溶质的性质(2)不能 能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 溶剂的性质 a.溶剂的温度、溶质与溶剂的接触面积、搅拌。 溶剂的温度越高,溶解速率越快;溶质与溶剂的接触面积越大,溶解速率越快;搅拌可加速溶解。【合作探究】任务驱动一:判断能形成溶液体系的物质完成教材实验9-1,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写下列表格。被溶解 的物质 溶解其他物 质的物质 现象 结论蔗糖 水 蔗糖 溶于水形成 【答案】蔗糖 溶解 能 溶液跟踪演练1.将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植物油 B.食盐 C.食醋 D.白糖【方法归纳】判断体系是否为溶液的方法:一是根据物质是否能够被溶解来判断,二是根据形成的混合体系是否均一、稳定来判断。【答案】1.A任务驱动二:探究影响溶质溶解性的因素完成教材实验9-2,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写下列表格。实验 溶质 溶剂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① 碘 水 实验①②(或实验③④)的对比可得出影响溶解性的因素是 实验①③(或实验②④)的对比可得出影响溶解性的因素是 ② 碘 汽油 ③ 高锰酸钾 水 ④ 高锰酸钾 汽油 【答案】不溶解 溶解 溶解 不溶解 溶剂的性质 溶质的性质跟踪演练2.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冰水溶解B.用热水溶解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答案】2.A任务驱动三:判断溶液的特征、溶质和溶剂完成教材实验9-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填写下列表格。实验 振荡前现象 振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结论向滴有红墨水的水中缓慢加入乙醇 乙醇和水 乙醇和水 乙醇和水 乙醇和水 ,形成 【答案】分层 均匀混合,不分层 不分层 可以互溶 乙醇的水溶液跟踪演练3.(教材变式)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均一的、无色的B.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是一种溶液C.溶液一定是一种混合物D.溶液一定是固体溶于水形成的【学习小助手】能形成溶液时,被溶解的物质在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如蔗糖溶液中蔗糖以分子形式存在,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存在。由于微粒的不断运动,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而不能溶解的物质则往往以许多分子的集合体的形式存在。【答案】3.C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